巧抓妙词佳句 品味诗歌意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要达成这一目标,抓住字句,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尤为关键。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于《诗格》中,“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即作者在诗中所要描绘的客观景象;“情境”,即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境”,则是“物境”与“情境”的融合,即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清代王夫之对此有十分精妙的阐释:“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意境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妙词佳句”,品味诗的意境美,从而使学生受到审美熏陶。
  一、巧抓诗中“景句”,品味其意境的图画美
  许多古诗都借景抒情,情寓景中,情景交融,既为人们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图画,又较好地衬托出作者的情感,形成一种独特的优美意境。所以,我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巧抓诗中“景句”,品味其意境的图画美。
  王维的《使之塞上》一诗,作者于开元二十五年,在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胜吐蕃后,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一路上,作者心情十分愉快。当看到特有的北国风光时,作者欣然而作。
  于是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在热情洋溢地交代本诗写作背景后,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并让学生找出写景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北国风光,再画出简笔画。学生在语言描述及其笔画时,都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其意境奇特,气象博大,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描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不愧为千古名句。
  再如,脍炙人口的小令《秋思》,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而且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值得体会。为此,我在教学中先让一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小令中描写了几种景物?勾勒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然后互说,并选代表上黑板勾画,一幅幅秋郊夕照图呈现在学生眼前:在秋的夕阳下,在栖息着乌鸦,缠着枯藤的老树旁的一条古道上,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却不知走向何方。图的苍凉之情,哀愁的情调使学生俱生怜悯之情。
  二、巧抓诗中“情句”,品味其意境的情操美
  诗歌的意境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图画之美,而且能让人感到情操美,尤其是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能使情操得到直接陶冶。因而,我巧抓诗的“情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意境的情操美。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使人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这是对学生进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的最直接的“情句”。所以,我以这一“情句”为切入点,让学生感悟:如果你当时面对文天祥这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并决心为民族而捐躯这一感人情境时,你想说些什么,在今天你读到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你又有何感想?学生说,假如我当时在场,如果是他的同道,我一定会当即向文天祥表示,和他一样为民族大义而慷慨赴刑;如果是他的敌人,会对文天祥说,你是位真英雄,凭这一点,我要放了你。
  同样,在学习夏完淳的诀别诗《别云间》时,为使学生从这首充满血泪的诗句中体会到一个与学生年龄相仿,年仅17岁的英雄对国家的一片丹心。我在引导学生领会诗意后,采用分别上台朗诵表演,其他同学评点的方法,反复让学生体会其意境,学生从朗诵与表演中深刻体会作者在诗中所寄寓的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陶冶了学生情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精神与责任感。
  三、巧抓诗中“妙词”,品味其意境的艺术美
  古诗不仅语言精炼,而且构思精巧。有的诗,只要抓住犹如整个诗的眼睛的某一个“妙词”,即可把握全诗。
  杜甫的《望岳》,虽然整个诗句中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处处围绕一个望字,从望的不同距离,分别构造出不同的意境。为此,我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及注释,初步了解诗意,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哪一个“妙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说它是全诗的“诗眼”?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发现题目中的“望”字是全诗的“诗眼”。全诗都紧扣这个“望”字,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远望泰山;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近望泰山;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仰望泰山;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凝望泰山。从研讨中,同学们对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册小”尤为赞叹,认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而且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认为自己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心胸气魄。
  学习此诗后,我又让学生应用本诗抓“妙词”,抓诗眼的方法学习《钱塘湖春行》,同学们在应用学法中发现,白居易的这首诗在构思上与《望岳》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以题目中的“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人的感受。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四、巧抓诗中“佳句”,品味其意境的哲理美
  为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还注意发掘古诗意境中富有哲理美的“佳句”进行品析,并将其巧妙地渗透在一定的情境中,从而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
  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我没有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的哲理直接灌输或强加于学生,而是在学生领会诗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请联系时代背景及诗的上下句,探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包含的哲理,我们生活中应该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学生通过联系与品析而领悟:诗人在诗中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以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来开导自己,从而振作精神面向未来。同样,今天的学生也应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暂时的困难。
  不过,并非每首诗都有“妙词佳句”或“诗眼”或千古名句,有许多诗都是浑然天成的,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等诗,虽然内容看似平淡,但却创造出一幅幅寓思想情感于景物之中的自然美景图,所以只要我们巧妙引导学生抓景物,悟情感,就一定能使学生品味出诗的意境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货隆初级中学(22614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地方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剖析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了适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特征,总结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选择。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铜梁县中医院位于铜梁县城巴川镇龙门街200号,铜梁县中医院心内科是同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农村中药能力建设心脑血管病特色专科,是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专门
关于齐普夫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验证与应用一般基于传统行政性市区划分,结合中国城市情况与经济地理学背景,提出以更符合城市定义的建成区规模作为功能性城市指标对齐普夫定律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片收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税源隐蔽、税收征漏、现行税制模式的不完善,导致税漏流失。使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难以体现。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合理有效地调节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讲练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成为老师们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我的做法是:精讲实练,打造高效课堂。一、抓住重点,力求精讲很多老师认为,课堂是老师的剧场,三
文言文用精炼的语言,刻写了先哲们的生活、审美和人生,流传至今的是先人的智慧、经验和艺术。朱自清曾说过:“我主张大家都用白话文写作,但文言文必须读;词汇与成语,风格与技巧,白话
均衡、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给可以让公司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公司的资产运营情况、公司盈利状况及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帮助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发掘公司的真实价值。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