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善美论苏轼词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_w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作为词学大家,他以真情血泪抒写人类悲欢离合,在真情中寄托善,即对百姓生活、国家及自身命运等深沉思考,并且使真和善在交融中得到美的升华,表现为一种大爱阐释、一种真情满足、一种深沉哲思,使其词成为真善美结晶。
  关键词:真、善、美;苏轼;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089-02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精通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其词成为词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给词以“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的使命,促使词体解放。陈延焯《白雨斋词话》云:“情有所感,不能有所寄,意有所郁,不能无所泄。古之为词者,自抒其性情。”揭示了创作主题借词以寄其所思所感的原动力,词作为抒情性文体更能将诗人内心悲喜交加的情感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表现出来。本文拟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探讨苏轼词。
  一、真——真情流露
  别林斯基说:“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触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因此,任何伟大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文体。”词作为抒情性文体,它将人的情感器官全部打开,使“诗人只不过解放了被监禁在他灵魂中的感情”。苏轼一改词“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的绮靡之音,使词趋于雅化和豪放,其虽革新但未阻碍词写真情的功能,反而更“情深而文明,气深而化神”。苏轼“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常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的真情流露与其追求自由、优游旷达的野性密切相关。苏轼曾在密州明确阐发过“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思想,觉得污垢的尘世,犹如驾车的驹马一般受束缚,而羡纵壑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与杨济甫》二首之一中,他写道:“春色已盛,但块然独处,无与为乐。所居厅前有小花园,课堂种菜,亦少有佳趣。傍宜秋门,皆高槐古柳,一似山居,颇使野性。”这种自由、旷达与大自然相容野性是作者超脱、真情而发。读苏轼词,无论悲、喜、豪放还是婉约,可使自己与之契合,为之感动,达到共鸣。例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将作者自由率性之情形象表现出来。“莫听”二字道出作者自在悠闲,不受干扰的宁静之心,只需表现自己内心感受,释放情感。因此,即使“穿林打叶”的大雨又有何妨?还是一如既往吟啸前进,欣赏沿途风景,不因雨滴而急走狂奔。徐行自有一番情调,因而我行杖芒鞋也轻胜你快马加鞭。“轻胜”二字体现苏轼思想的前瞻性,他认为无论芒鞋还是快马终究都可达目的地,但穿芒鞋徐行的深沉哲思和“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豁达感受,骑快马是无法体会到的。人生充满风浪波折何必惊慌仓逃,因为失望与绝望的尽头就是希望和胜利。因此,回首来时惨淡境地和萧瑟状况有什么害怕?尽管未来依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是体现了一种融合、自若的人生况味。作者将自己人生体验融入情感深处,通过词体现,给人一种自信自强感,读之沁人心脾,充满豪气。如果非诗人真情显露,我们就不会被他自由旷大的野性吸引,也不会被其真情感动。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苏轼正是如此,因为他对真情抒写,使千载之后的我们能与之形成精神对话。苏轼婉约词中更蕴藉着绵邈深情,他的悼亡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使人读之肝肠寸断,催人泪下,使我们看到豪情词人的真情、深情形象。
  无论平淡、旷达野性豪情还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之深情,都是作者肺腑之言率性而发,是“诗人最隐秘深沉的心声,代表他精神本质或灵魂怅望的,往往在他凝神握管的刹那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毫无掩饰造作,使其真情“有超越、净化而转向神圣瞬间”,促使词具有厚重、深沉之感。
  二、善——大爱阐释
  苏词中真情流露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情体验。苏轼生活于北宋时期,北宋文人的主人意识深深扎根于词人心中,因而其词并非空言情,有时代印记,内容典重厚成,“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苏轼将人生、社会感触融入词中,形成忧患意识,使词以“情感的态度方式给社会作出诗意裁判”,“蕴含对美好生活、事物、理想的守望和追求,使词表现出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生幸福向善的内容。”南宋初年,胡仔指出:“凡人能处忧患,盖在其平日胸中所养。韩退之,唐之文士也。正色立朝,抗疏谏佛骨,疑若杀身成仁者,一经窜滴,则忧愁无聊,概见于诗词。由此论之,则东坡所养,过退之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作于黄州,多次贬谪并未减去苏轼关心国计民生的热度,他在《与藤达道书》中写道:“所废弃,未望国虑”,忧患意识必表现词中。此词首句以“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情壮语揭开历史画卷,品评英雄人物,最后停伫于三国周郎身上,回想周郎以多胜少之壮观场面。管窥其词,既可以看出作者希望为国效力、保护百姓安居乐业、建立丰功伟绩的愿望,又显露词人对自己遭到贬谪,不能施展抱负的忧患。其忧患始终以国家安危、社会稳定为核心,兼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和“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作者将英雄人物“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与自己早生华发相比,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人生如梦之叹,做出“一樽还酹江月”之举,浸透了词人对时光的感叹、对英雄的称赞之情,体现了对家国和自身的忧患,忧患中含着词人爱国之情、斗争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苏词中除了对家国和自身的忧患以外,还有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关心和忧患。其五首农村词表现了对百姓生活关心、疾苦关切。如“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寥寥数语,生动描绘了作者体察民情,关爱百姓生活的形象。“敲门试问野人家”,一语道出作者“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百姓生活的尊重。总之,苏词中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以尊尚人的生命、尊严、情感自由精神为中心,并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命运、幸福相交融,给人以善的价值理念。这些真情都蕴蓄于其深沉的忧患意识中,形成善与真交汇,使得苏词“历史理性中存在着人文纬度,人文关怀中存在着历史纬度”,具有超越时代性的时间性光辉,成为词史长河中的耀眼之星。
  三、美——哲思升华
  真不一定是善和美,但善和美一定是真。“再美的观照的体验中有喜悦、有感动。这都是属于感情……美的观照的体验,是作为感情、体验而显现”,能使我们“在有限中看出无限”,也使“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形成一种自有整体”。苏词中的真和善交融,激发了人们对真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追求。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充满了亲情、哲理和大爱。“问青天”三字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作者深信神仙也不知今夕何夕,因而亲自乘风追问,但是高处不胜寒。词人认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此,不必“凄凄惨惨戚戚”,应怀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词人“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侧面”,为人们呈现出一种“人长久”、“共婵娟”的和谐画面,使读者在其大爱和精辟哲思中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在苏词中,哲思成为一种有意味形式,使词的内容得以深化和升化,乃至产生审美新质,具有永久艺术魅力,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四、结语
  苏词融入亲身经历及真情实感,深婉豪放,感人至深。其词并非情感的自我宣泄,而是以深沉忧患意识丰富扩充情感。同时,又赋予词鲜美、深情和哲思,使人在真情中向善,在真善统一的美的观照中获得“一种满足,一个完成,一种永恒存在”。
  
   参考文献:
  [1]张养年.豪放词[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校:李亚绒)
其他文献
英语的超音段特征经常表达间接的话语含义,但因其不确定性而较难理解和把握。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超音段特征的形式与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掌握超音段特征。文
摘 要:新时期是我国里一个新兴文学的成长和发展阶段。王朔在这个时期充当着一个领跑者的角色。他的作品以内容、话语方式及写作理念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大众文学的先导,尤其是经历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之后,这种新型的文学样式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因此,“王朔现象”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王朔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关系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不可不谈的问题。  关键词:王朔;大众文学;话语  文章编号:978-7-807
和谐税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现行税收征管机制中,征管机构设置与税源分布不相对应,内外协调缺乏有效性,税源管理监控乏力,征管考评存在偏差。诸多问题与漏洞
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偏重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落实,片面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对象的状况、学习效果、学生认知能力等都方面重视不够,这些直接制约着课
德国学者洪堡特基于人文主义语言研究的立场与方法,提出了语言世界观的语言学说。他认为语言能揭示不同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民族精神。洪堡特的语言中的民族精神学说不仅对西方
摘要:当前,严格控制物价涨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人心所向,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势在必行,作好价格监管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  关键词:主管部门;价格监管工作;建议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112-03    当前,我国价格形成机制业已形成,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存在误导资源配置,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
摘 要:“零度写作”是罗兰巴尔的奠基理论,也是他的一部矛盾著作。他提倡“零度写作”,用风格表达作者的情感,自由的语言形式要求白色的中性写作。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风景》体现了零度情感写作观念。旨在揭示零度写作理论中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最终走向。  关键词:风景;零度写作;语言结构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54-02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堪称新写实
摘 要:作为十三个王朝的都城,西安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西周文采,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宋明理学等,时风不同,世俗各异。但是作为一支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当然会有它一以贯之的特征沉淀于西安父老的头脑和生活中,表现出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特征,或曰文化性格。对于千年古都的文化性格,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西安文化;文化性格;时代跨越   文
摘要:实践、场域、惯习以及资本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中的四个核心概念,这四个基本的理论概念相互交织共同组成了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本文不仅详细阐述了场域、惯习以及资本的基本含义,而且充分利用了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视角来探索性的针对腐败问题进行分析,试图从这一角度对腐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实践;场域;惯习;资本;腐败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121-03
生化工程系由原扬州教育学院生物系、化学系与原扬州职业大学轻纺系的部分专业合并而成。现设有三年制应用化工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光伏材料加工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