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礼是人类维系社会交往、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礼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形成,并且以区域化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逐渐稳定下来。颜渊曰:“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本文即是从国、家、个人三个方面来论述、分析学习礼学的现实意义,并对当代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尚礼”缺失现象和补救措施提出浅见。
  关键词: 礼 国家 家庭 个人 现实意义
  《说文解字》:“礼(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指“礼”是既定的要实践的事,以此用来给上天看,以获得赐福。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由此可见古代礼仪最初可能起源于对神灵的祭祀,祈求敬天保民,赐福社稷。而后世发展演变成的“五礼”,其涉及内容更为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神、鬼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社会关系的君臣、家庭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鲜明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同时也反映出礼制从古至今对国家、家庭和个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礼之于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上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把儒家文化推向至高无上的圣坛,而崇尚“仁者爱人”思想的儒家则把礼之重抬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后的历代统治者对礼的追随也是不减反增,清朝的文字狱仅仅是一字不合礼,便招致满门抄斩甚至九族株连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古代帝王重视礼的原因,简单来讲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古代的礼有利于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建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和权威,必须确立一套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社会体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就不该同日而语。帝王们建立起统一的礼仪规范,无非在强制性地划清等级界限,告诉人们:君臣有别,“八佾”、“九鼎”不是一般人可享用,随便黄袍加身者就是扰乱纲纪,不合尊卑秩序的死罪。但从五礼之中的“士昏礼”和“葬礼”来看,就很好地维护了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家庭的内部秩序,其中的夫妇关系、父子关系等伦理关系都有了很好的界定。而与这种界定相对应的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妻和睦等,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大众的普世价值。其次,古代礼的设立确立和巩固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虽然客观上存在弊端,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传统礼制作用下,社会意识形态中“大一统”的文化内涵促使着“分久必合”趋势的发展。尽管历史上有多个外族入侵的朝代,但最后都逐渐的、无形的走向了汉化、儒化、礼化。再次,古代礼的制定也是为了实施教化。通过强制性的礼的规范,使“仁”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调整的作用。
  综上所述,君主的聪明之智在于统一思想,规范行为,把礼仪包装成“夹心糖”,世世代代的百姓在集体无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帮助他们成就了统治、维稳的大业。
  我们的目光抽回现代,礼对现代国家的管理的内推助力作用仍然适用且不可小觑。礼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弘扬社会的道德风尚。当今我们提倡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提倡礼仪文化,提高人民大众道德修养、以德治国的一种方式。试想,西藏地区的分裂势力如果懂得、“团结统一”之礼,便不会有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法国街头那不和谐的破坏行迹;新疆那些制造打砸抢烧恶行的暴徒们如果懂得“以和为贵”之礼,便会有多少人幸免于难,安定生活。同样,礼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前期可以靠经济实力,但是越到后期,考验的却是道德文明程度。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几十年间开始一路领先东亚地区,一方面靠学习先进技术、改进设备,另一方面对西方文明中有益成分的吸收也是其中关键。很多国人出国之后不注重礼仪,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等行为常常招致外国人的反感。外国厕所里用中文赫然写着“请不要随地大小便”颇具讽刺意味。更重要的是,礼借助于仪式所带来的神圣感能够帮助维护社会心理的稳定。古代的婚丧嫁娶礼仪都相当繁复且各具意义,复杂的程式还常常与宗教、巫术相关联,导致一种神圣感的触发。由此,当人有所敬畏时便不会无法无天。现代人过于追求简约和高效,“闪婚一族”因为缺乏起码的仪式感,很容易轻渎情感,造成“闪离”。相反,古人离婚率相当的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父母包办,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在于,繁复的婚姻仪式让人产生庄重神圣感,不敢轻易拿婚姻之事开玩笑。同样的,由此及彼,禮仪的存在也使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更易产生较为稳定的心态。
  二、礼之于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古代,礼的起源和最初形式便是祭祖,体现出家庭之中礼仪的重要地位。从本质上说,礼仪强调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剔除其中的等级性残余,礼仪的此项功用还是大有裨益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从小被教导的最基本的“尊老爱幼”思想。如果没有对长辈、对弱小者的尊敬和礼让,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必然难以生存于世。一个和老人去抢公交车座位,和一个小孩子去争队列的先后必定会为人所不齿,这都说明我们的社会虽然有种种的道德腐化趋势,但家庭礼仪观念已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根深蒂固了。
  同时,只有当个人身处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做到有礼有节,尊老爱幼,推此即彼时,才能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也能固守礼仪,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礼之于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论语》有言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对个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代大家闺秀的基本素养要求“知书达理”,一方面要求有文化,另一方面要求的就是有礼貌、知礼节。我们暂且不谈部分人对旧时严守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的女子的横加指责是否正确,但就基本的个人礼仪修养的培养都一概被否定的现象无疑是错误的。除去封建残余和等级思想,古代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培养还是大有裨益的。礼所涉及的方面极其广泛,餐桌礼仪、装束礼仪、日常礼仪、社交礼仪等等,或许可以诟病这些礼仪太过谨小慎微,不够自由张扬,但我们在实际中很难喜欢一个在饭桌上都冒冒失失的人。薛宝钗或许圆滑世故不招人喜欢,但是她礼数周全、待人热忱,赢得了很多人心确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礼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个人素养、精神面貌和道德教养的综合反映。
  礼仪对个人的意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礼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礼仪的掌握和运用,可反映出其文化修养的水准。中国礼仪的核心是诚敬,讲究的是内炼修养,外树形象,是内外兼修,表里一致,其中“德”是最重要的,“礼”不过是“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只有重德的人,才能把握礼仪的真谛,使自己成为既重内省又重外修的“有礼”之人。
  第二,礼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贵在和睦、融洽。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和”字必须建立在互相礼让的基础之上。试想和一个处处斤斤计较、没理也不饶人、粗俗不堪的同住一个屋檐下,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吗?相反,只有人人之间都以礼相待、文质彬彬,才能把生活中的摩擦降到最少,解决矛盾也更容易一些。
  第三,礼有助于个人意识的建立和巩固。古人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十五岁及笄,隆重的成人礼举行后表示他们已经成人。而借助于婚礼,个人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角色,也要承担起成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进一步确立起成人意识。与此同时,凭借昏礼的仪式,也更好的实现了参与者角色的过渡和转换。
  古人说:“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如果人人都懂礼,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更不会有“我爸是李刚”的有恃无恐。
  反观当今社会,当初的礼仪之邦,现在无礼遍布天下倒成了常态。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也极不合礼:许多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教室的桌子、墙壁上随处能看到许多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图书上随意涂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搭背,大声喧哗,举止不雅;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等。大学生这种只有教育却没有教养,只有知识却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素质和质量。
  中华礼乐文明中,“礼”与“仪”的内涵并不相同,各有侧重,“礼”重视人修身养性的方式,它包含着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义”“智”“信”和“德性”修养方式,而“仪”则是指仪表、仪式、仪节等各种行为规范。他们是形式与思想的关系,形式好比是礼的外壳,思想好比是礼的灵魂,二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论语》中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人们“修身”应注意“质”和“文”两方面,“质”是人应当有的仁、义、礼、智、信等善念的质朴本性,“文”则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以一种得体、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只重视质朴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就显得粗野;重仪表礼节文雅而没有质朴的品质,就显得虚浮。只有内外兼修,“文”与“质”交相辉映,才是君子应有的风范。
  礼仪于古、于今的内涵可能不尽相同,作用也不尽然相仿,但是礼之存对家、国、人都有多重意义。孔子曰:“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只有一套空言论而无行动做配合,也是多说无益——假把式,只有在生活中,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的需要,将礼融入到當代文化里,并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真正的将中国的礼学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十批判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袁行霈等编.中华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礼学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吴蕴慧.《礼记》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方志宏编.礼仪文化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 托马斯·哈代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与张爱玲创作的《半生缘》有诸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均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能干的女子,她们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品质,家庭出身还是爱情经历都颇为相似,但由于二者思想观念和所处时代的不同,导致命运迥异。本文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出发,分析苔丝与曼桢的悲剧命运,彰显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差异。  关键词: 苔丝 曼桢 文
摘 要: 作者针对目前出现的初中或高中学生三年作文只为中考或高考那一篇作文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让“生命写作”压倒“生存写作”的口号,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兴趣难培养的问题,促使学生发挥写作激情,发展写作能力,最终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 生命写作 生存写作 作文教学改革  程少堂先生在《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一文中分别谈到了作文教学改革30年的繁荣与遗憾。繁荣:近30年的中国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市属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分析,结合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策: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师发展服务系统化;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产教融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青年教师能力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产教融合 双师型  杭州市市属高职院校共有四所,分别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
摘 要: 从现有的判断语言活力的标准看,儿童对语言的学习使用情况均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判断依据。福州方言也存在语言的代际传承断裂的情况,如何使这种断裂不至于继续加剧,在儿童时期的学校教育中设置方言课程是一种有效手段。福州的儿童方言教育与方言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福州方言 儿童教育 学校方言教育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推普”,经过半
摘 要: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是一种欣赏,作品人物的价值观还发挥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将小说人物的正面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并置,能有效增强正能量,促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关键词: 小说人物 大学生 价值取向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阅读经典名著不仅是欣赏和认识的过程,还是受感染和受教益的过程。“文学名著集合了文学的精华,其中塑造了大量优秀的人物形象与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
摘 要: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这造成他们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得到的越多,压力水平就会越低。本文选取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视角,研究得出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社会支持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等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路径建议。  关键词: 辅导员 社会支持 贫
摘 要: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思辨性极强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就《声无哀乐论》中的观点和说法进行了“是与否”的判断和讨论,而民族音乐的发展亦需要我们站在思辨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作者将自身思考的论点与民族音乐发展相结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民族音乐发展  一、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一)嵇康其人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
摘要: 课堂是由许多充满个性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从深入解读教材、关注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及时调整教学预案等方面谈谈小学教学教师如何应对课堂意外生成,让这“意外的通道”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展现“美丽的图景”。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应对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
摘 要: 语用学界的两大理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具有突出的理论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言语交际研究中,又各有缺陷,不能对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做出全面系统的解释。研究表明,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多方面存在极强的互补性。本文通过详细论述两者的理论渊源,提出整合两种理论精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进一步引入言语交际研究的全方位视角:顺应—关联模式。  关键词: 关联理论 顺应理论 顺应—关联 语境
摘 要: 英语写作一直是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难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过于乏味单一,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有限。作者通过一节英语写作课,在教学形式上有所转变,使学生在写作的技巧和准备方面都有所收获,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享受了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 英语写作 问题 评价 反思  一、引言  许多职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犹如老鼠见猫,总找不到法子写出好词佳句,在考试中作文失分厉害,使他们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