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秋,台湾省最高的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将今年的“谢和寿研究奖”颁给了台湾农科院校内茶业学的潜心研究者。这一项事业奖金,从1982年设立至今,已有整整26个春秋了,已有近百位在茶业学上有抱负而家境清寒的研究者得到过这项基金的资助。“谢和寿研究奖”的基金,来源于世界著名茶叶专家谢和寿先生的毕生遗款以及他生前好友的慷慨捐赠,这是中华农学会自1917年创立以来所设立的唯一一项专业性研究基会。
家学渊源 矢志农业
2000年4月25日,一个孤独的灵魂由他的子女接回到他久别的故乡余姚。在他朴质的家里,乡亲们三五成群地到来,默默地哀悼这位出远门归来的乡人,他就是为中华茶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与生命的农业学家谢和寿。
谢和寿(1917—1981),原名显谟,字致祥,1917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大方伯第。祖父谢嘉绪在泗门开设有“祥丰米号”“同馨南货号”及“仁裕木行”等实业。谢嘉绪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他曾在清末捐银1100元助办泗门汝湖农校。其父谢茂容,字赞臣,曾就读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系民国初期姚江同声诗社的名誉社员。
谢和寿出生时,家境富裕,其父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在他7岁时,父亲延聘姚北儒师高健父来家授教。4年后,11岁的谢和寿进入泗门诚意商校读书,开始学习新式课文。次年2月,谢和寿进入上海格致公学读书,校长为美国人裴来。裴来以生性古板、治学严谨而知名。在他的管理之下,格致公学成为了当时上海教育最严,学风最佳的学校。谢和寿在该校求学达7年之久,格致公学的教育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36年6月,谢和寿在格致公学高中毕业,决定进入国立大学攻读农业。学农的志向来源于其祖父的遗愿。“为中华农业的崛起而求学!”这是谢和寿心中抱定了的志向。没想到几个月后,“七·七事变”爆发,战祸很快延及上海,中央大学及诸多名校纷纷迁往内地,谢和寿的升学愿望成了泡影。这一年的秋天,谢和寿随家人从上海返回了故乡余姚。
1938年春,泗门诚意小学增设“战时初中补习班”,谢和寿应诚意学校校董会之邀,到该校执教。1940年,浙江省教育厅筹办浙江战时大学,定名为国立英士大学。当年9月,谢和寿考入了国立英士大学农业专修科茶叶系。1943年春,谢和寿从国立英士大学毕业,经校方分配,入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工作。当时,日军的铁蹄已踏遍浙江全省,浙江的茶业及农事改进工作几近停顿,谢和寿深感学非所用,决定从事实际工作,便应聘于上海同德企业农场,致力于农场的经营管理工作。当时的场长是著名农业学者包伯度,同事中有几位曾是南通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在学习与实践之中,谢和寿得到了更深的涵养。
台湾茶场的拓荒者
l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为了促进台湾农业的利用发展,台岛急需大量的农业专业人才。1946年3月,谢和寿接到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农林处邀请他赴台担任农林处技术室技士的聘函。在收到聘函的前几日,谢和寿还收到了母亲因病卧床不起的信函,此时的谢和寿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艰难抉择,但当他想起求学时的抱负,想起台湾岛上百业待兴,他毅然决定前往台湾。想不到这一走,竟成了他与所有家人的永别。
谢和寿到达台湾后,担任了行政公署农林处技士,4个月后,调入台湾省农业试验所鱼池试验支所任技士兼制茶系主任,从事红茶的试验研究及推广工作。1948年12月,谢和寿出任鱼池茶场场长,不久又兼任台湾鱼池茶业试验所所长。
鱼池茶场位于台湾省台中县新高区鱼池乡,平均海拔900米,邻近日月潭,倚山面湖,其土壤系灰化粘壤土,适合茶树生长,但在日占时期政局动乱,台中一带的茶园几近荒芜。谢和寿来到鱼池茶场后,从开辟12公顷苗圃入手,引入印度“阿萨姆”优良茶苗数千万株,又将前日人所经营的“三庄”“中野”等公司的300余公顷荒废茶场重新垦植,并亲自带队上山垦荒,风餐露饮,经过1年多的辛勤开垦,鱼池茶场的面貌焕然一新。
到达鱼池后,谢和寿一心投身于茶场的重建与产业经营之中,原以为苦战几年,待台湾的农业复兴之后,便可以调回大陆,与家人共叙天伦。不料时局突变,从此两岸隔离,回乡之愿变得遥遥无期。
“阿萨姆红茶”之父
以茶场为家,将全部的精力与思想倾注于开发鱼池、埔里的茶区工作上,并着手启动新城、大雁、五城车坪岭、埔里珠仔山、水头等区新茶园的建设。他通过在台的余姚籍师长蒋梦麟、沈宗瀚等人的帮助,积极争取到了台湾农复会对茶农的经济补助,以支援茶农开垦、育茶苗、买肥料等费用。在他的鼓动下,台中茶农的积极性普遍高涨,茶园面积也扩增到了400多公顷,并引入了梅、李、香蕉、树薯等果树的栽培,茶区一片生气蓬勃。几年后,鱼池、埔里地区的茶业开始丰收,由此给茶农带来了大笔收入。富裕了的茶农对这位茶区的拓荒领袖无不感恩戴德。
1955年,谢和寿被派往日本农林省技术训练中心茶叶部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他潜心研究,刻苦钻研,自主设计出了最新型的五用制茶机。1956年,谢和寿学成回台后对鱼池茶场的制茶工艺进行了改良。在他自己设计的新型工厂里完成了鲜叶茶的大量制造试验,使每公顷产量从原来的2000公斤,一下子增产至1万公斤,成了台湾茶叶制作史上之创举。他一手主持生产的“阿萨姆红茶”以口味纯正、茶香清沁而深受品茗者的喜爱,产品驰誉台岛,并畅销欧美地区。由此,谢和寿被台湾茶叶界称为“阿萨姆红茶”之父。1960年12月,基于谢和寿在“阿萨姆红茶”的试验及推广方面的突出贡献,台湾中华农学会向谢和寿颁发了“中华农学会农业学术事业褒奖”。
1962年,谢和寿就任台湾省农林厅山地农牧局技正,这是谢和寿一生事业的鼎盛时期。但他绝对没有想到,就在他为事业艰苦拼搏的岁月里,他的母亲、爱妻、父亲都相继离别人世,台海的阻隔,让谢和寿没有得到一丝消息。直到他的爱妻去世整整6年之后,他才得知每天朝思暮想的亲人早已与他永别。
10余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谢和寿在鱼池茶场任职达33年之久。经过他的毕生努力,鱼池茶场在原来的穷山僻岙中开辟出茶园400余公顷,人造林地100多公顷,并有大量梅园、苗圃及休闲农业园区等产业。他的农业成就令世人瞩目。1980年,中兴大学出版了他的茶业学专著《实用茶作学》。
谢和寿曾给他的学生李国彦说:“我将来死了,唯一的奢望是能用‘阿萨姆红茶’撒布我的身躯。”李国彦在1964年前一直跟随谢和寿在鱼池开垦茶场。1980年,他以旅游者的身份重回鱼池农场时,在茶园阡陌间看到了正捏土劳作的的老场长谢和寿,感慨万分,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想不到还能在鱼池碰见谢和寿先生,他仍旧担任场长之职,仍然是孤单单一人,所不同者,已满头白发,牙齿脱落,显得特别苍老矣!”
1981年10月4日,谢和寿因肝硬化已至晚期在台北马偕医院与世长辞,享年65岁。为纪念谢和寿为中华茶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台湾中华农学会为谢和寿建立了铜像,并把他生前倾注大量血汗的中明茶区改名为“和寿茶区”。他的生平好友按谢和寿生前遗愿为他筹立了“谢和寿茶业研究奖”基金会。鉴于谢和寿对台湾农业的突出贡献,蒋经国先生题写了“忠勤树绩”匾额以褒扬他的功业。在追悼会上,褒匾如山,白幛如云,台中数百茶农自发来到谢和寿灵堂外,哭祭这位让他们终生难忘的衣食恩人。
2000年4月,谢和寿的子女谢荣时、谢荣均、谢丽文携次孙谢剑华赴台,接回了他的灵骨。一个孤独的灵魂终于回归故里。在谢和寿的遗物中,他的家人发现了10余封没有寄出的家书。书信中斑斓泪迹,依稀可见,其中一封写道:“涵真吾妹,在寂寞孤单的除夕之夜,我深深地思怀着你,虔诚地祝福你,这么久远的别离纵然已使尔我受尽人世的悲辛,但是堪以对你告慰的是我始终保有着白璧无瑕的深情与挚爱,自知珍惜伦情,专研学验,身体亦健好逾昔,尚祈吾妹深信,尔我夫妇似海深情,当能永不辜负。”2000年4月30日,谢和寿与妻涵真一同下葬于青山绿水间的鸣鹤白洋湖畔,一对恩爱夫妻终于相聚,圆了长相厮守的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