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果实愈伤期间果皮和果肉苯丙烷代谢和愈伤组织的比较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binw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南瓜果实愈伤期间果皮和果肉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力和产物含量的变化,以及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积累的差异.方法:对人工模拟损伤的南瓜果实在室温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处理,测定果皮和果肉苯丙烷代谢关键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苯丙烷代谢产物以及H2O2含量,观察果皮和果肉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结果:愈伤期间,果皮的肉桂酸、p-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和总酚以及肉桂醇、松柏醇、芥子醇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高于果肉.果皮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明显高于果肉,愈伤第7天时,细胞层厚度分别高出果肉17.55%和24.37%.同时,果皮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高于果肉,愈伤第5天时,上述酶活力分别高出果肉24.71%、42.31%、21.65%、13.41%和37.51%.此外,果皮的H2O2含量也显著高于果肉(P<0.05),愈伤第7天时,高出果肉32.75%.结论:南瓜果皮比果肉具有更高的苯丙烷代谢活力和产物含量,以及更高的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果皮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也明显高于果肉.综上所述,表皮的损伤具有较快的愈合速率,果肉的损伤不易愈合反而会加重果实腐烂.因此,南瓜采后应尽量减少伤及果肉的深层损伤.
其他文献
对赤红球菌的组氨酸激酶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将优化后的组氨酸激酶基因(rhks)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rhks.将此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 (DE3)中进行异源表达.在25℃和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条件下,组氨酸激酶融合蛋白(GST-RHK)获得成功表达,并具有催化活性.经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电泳纯的GST-RHK,其中纯化倍数为3.1,得率为19.5%.该蛋白大小约为72.75 kDa,Km、Vmax和Kcat值分别为20.92 μmol/L、0
为提高纳米氧化锌(ZnO)在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中的分散性,以增强纳米复合膜的抗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通过油酸(oleic acid,OA)对纳米ZnO进行修饰,制备OAZnO溶液,并采用浇铸法制备KGM/OAZnO纳米复合膜,通过流变学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微观结构观察、热重分析以及理化性质测定,研究OAZnO的添加对KGM膜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OA提高了纳米ZnO的分散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纳米ZnO与KGM分子间形
首先对湖北襄阳和恩施地区的健康老年人肠道乳酸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然后从中选择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结果 显示,基于可培养方法,湖北襄阳与恩施地区老年人肠道乳酸菌可以鉴定为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的5个菌属,15个种.总的来说,发酵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L.salivarius)占老年人肠道源乳酸菌分离株总量的55%左右,表明人体肠道可以作为发酵乳杆菌的重要分离来源
目的:探讨三羧酸(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在病原真菌侵染果实中的作用.方法:用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接种\'玉金香\'厚皮甜瓜果实,观察(22±2)℃、相对湿度55%~60%条件下病斑直径的变化,测定接种果实病健交界处组织TCA循环和PPP关键酶活力以及中间产物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侵染阶段TCA循环和PPP发挥的作用.结果:果实病斑直径在接种后24 h内
樱桃番茄色泽艳丽,味道酸甜适口,受到消费者欢迎.但樱桃番茄采后容易腐烂变质,且鲜食时其表面致病菌不利于消费者健康.本实验以\'黄妃\'樱桃番茄为材料,通过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腐烂率、生理指标测定以及代谢组学分析,研究高压静电场(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贮藏期生理品质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表明,HVEF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表面的大肠杆菌菌落总数(P<0.05),并能延缓贮藏期间果实腐烂,且对呼吸速率和质量损失率没有明显影响,果实乙烯释放
研究pgm、fba、gap过表达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R-1的抗逆性、黏附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pgm、fba基因的过表达可提高植物乳杆菌LR-1的耐热性、耐酸性和抗胆盐性,这两个基因的过表达促进了该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和黏附.gap基因的转录水平对植物乳杆菌LR-1的抗逆性、生物被膜形成和黏附没有显著影响.pgm、fba、gap的上调提高了该菌株tuf、 luxS的转录水平.这种增加在过表达pgm、fba的重组菌株中比在过表达ap的重组菌株中高.此外,
研究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酚类物质对羟基苯甲醛和阿魏酸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GSF16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药物处理后酿酒酵母的糖代谢时间和乙醇发酵时间延长,胞外核酸、蛋白质和胞内海藻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可以看出,原本完整光滑的细胞经对羟基苯甲醛和阿魏酸处理后细胞表面出现褶皱、粘黏、裂解现象,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呈现的代表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成分官能团的改变可以得出,对羟基苯甲醛和阿魏酸能够破坏酿酒酵母的细胞壁,增大细胞膜
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磺丁基-β环糊精(sulfobutylether-β-cyclodextrin,SBE-β-CD)为原料制备CS/SBE-β-CD纳米粒子,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条件对CS/SBE-β-CD纳米粒子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Zeta电位的影响,得到CS/SBE-β-CD纳米粒子制备的最佳条件,并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
为探讨更有效的鲜切草鱼肉保鲜技术方案,提高鲜切草鱼肉的贮藏稳定性,以β-环糊精金属钾有机骨架材料为壁材,制备凹唇姜精油包结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结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其光、热和酸碱稳定性.此外,将包结物作为保鲜剂添加到鲜切草鱼肉中,通过测定草鱼肉冷藏((4±1)℃)过程中的失水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质构、色泽的变化,对草鱼肉品质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在冷藏第10天,添加包结物的鲜
为选择适合准确鉴定铁皮石斛的DNA条形码,以25份铁皮石斛样品和10份其他不同种类石斛为实验材料,利用目前常用的9条植物DNA条形码(ITS2、nad1、matK、ycbL、psbK-psbI、trnL-trnF、trnG-trnS、rbcL和trnH-psbA)对这些石斛材料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显示,9条DNA条形码的扩增率和测序成功率均很高,通用性很强.其中,rbcL与trnH-psbA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大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不符合条形码的基本要求,其余条形码遗传距离均符合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小于种间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