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创作风格视角的《傲慢与偏见》作品评析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ue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创作的一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该部作品除了展现作者自身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以外,还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发展中的等级制度的不满态度。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既能够感受到等级制度下女性所遭遇的爱恨纠葛,也能够体会到简·奥斯丁在小说创作方面的语言功底。本文着重从语言创作的风格方面着手对《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作品的创作特点和内涵进行分析评价,以深化对英美现实主义色彩文学作品中语言创作风格独特性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语言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色彩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部小说。虽然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有明显的不同,但这部小说以其取材于英国乡村日常生活和展示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现实状态而成为文学爱好者喜爱的作品。在叙事方面,小说主要通过极具讽刺意义却又充满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来对当时英国等级制度下普通人民生活的现实状态进行描述,一方面为读者创造了更加亲切的作品阅读情感,消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身份差距;另一方面也借助具有文学艺术特点的语言来展现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加通俗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对于英美文学研究而言,从语言创造风格视角着手对《傲慢与偏见》进行评析可以说是了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语言风格的重要切入点。
  一、《傲慢与偏见》概述
  《傲慢与偏见》是基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英国现实社会发展背景而创作的小说。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国家的上层贵族与中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并且这一矛盾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而在这种社会阶级矛盾的影响下,英国的文学创作也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了各种矛盾的揭露方面,文学作品也具有更加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简·奥斯丁出生在一个美国乡镇的牧师家庭,从小便经常接触社会中的中产阶级、牧师等群体。并且,家庭环境的殷实使她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感悟,逐渐形成了准确而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这为其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傲慢与偏见》便是她在感悟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语言功底创作的文学作品。
  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内容主要围绕班纳特家族中几个女儿的婚姻爱情故事展开,通过不同的故事间接地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普遍存在和认同的婚姻观念。在几个女儿的婚姻爱情故事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故事是整部小说的主线。两人最初相识时,双方彼此之间存在偏见,表现出傲慢的态度;随着后来两人交往的深入,两人之间原有的傲慢和偏见的态度逐渐消除,逐渐进入相爱状态。当然,为了突出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作者并没有把故事讲得很平直,而是设计了一定的曲折:两人走到一起后,男主人公达西依然没有完全改变自身傲慢的性格,从始至终都尽量地表现真我,伊丽莎白则往往能够从现实和理性的角度审视达西,最终两人摆脱了双方困扰,成为彼此幸福的归宿。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创作风格分析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使用了多种风格各异的语言创作方式,艺术性地展示了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经历,使小说中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情感韵味变得更加浓烈。
  (一)反讽的语言风格
  作为一种语言风格,反讽是揭示事物中的不合理、荒谬之处,并加以嘲笑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作品《傲慢与偏见》中,诸如充满反讽意味的对话、描述大量存在,而这也成为简·奥斯丁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描写的主要手法。结合小说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看,《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语言风格的体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故事独白中的反讽语言应用。独白是作者出于故事背景介绍、故事内容评述的需要而进行的语言叙述。具有反讽艺术风格的语言往往能够通过讽刺的语言特点来突出故事的背景或者评述观点,从而达到衬托和强化观点的作用。例如在小说故事的开始处,作者写了如下这段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在这里,作者通过引入“凡是一个单身的有钱人,都想着娶一个老婆”的真理来突出“一个没钱的单身女人都想着嫁给一个富有的单身汉”,而这种想法正是小说中班内特太太、柯林斯等人物的思想写照。作者通过“universally”这个词讽刺了这种想法的荒谬,而这种反讽的语言风格更加突出了个别人不切实际的想法的现实存在。
  第二,人物对话中的反讽语言应用。人物对话中一方使用反讽的语言往往是想表达对对方的一种看法和感受,而这也成为人物描写的重要方式。以柯林斯向伊利斯白求婚时的对话为例,柯林斯所说的“我差不多一进这屋子,就挑中了你做我的终身伴侣”,虽然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柯林斯列举了自己求婚的四条理由,但对话中的“挑”字已经暴露了柯林斯傲慢和自命不凡的态度,而这种方式的语言表达恰恰突出了柯林斯在求婚时的傲慢态度。
  (二)不同性别人物的语言风格
  人物是故事的要素,也是故事中思想的重要表现者,而人物特点的描述和表现往往是以语言为着力点。受社会制度的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文学中存在着较明显的以性格为基础的语言风格差异,例如男性与女性在语言表达风格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通过不同性别人物的语言描述来突出不同性别的人物形象,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和风格。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班内特夫妇与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对话就明显地体现出不同性别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从班内特夫妇的语言来看,班内特太太與班内特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班内特太太一直以“my dear”称呼自己的丈夫,显然,这是一种表达亲昵性的语言,而班内特先生则在语言上表现得比较理性、冷静,并且对班内特太太夸张的语言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这也就是在小说中经常看到班内特先生经常对班内特太太不理睬或者直接说“no”的原因之一。从男性之间的语言对话来看,表现出的大多是不友善、充满竞争性的风格。例如,在描述与简跳舞的彬格莱让达西邀请一名女伴跳舞时,对达西所说的“Come, Darcy,”said he,“I must have you dance. I hate to see you standing about by yourself in this stupid manner! You had much better dance”(“来吧,达西,”他说,“我必须让你跳舞,我不喜欢看到你规规矩矩地站在这里!你最好还是过来跳舞”)。这里,作者使用了“must”“hate”“had much better”等语气较为强硬的词语。   通过对男性与女性、男性与男性之间的语言对话分析可以看出,语言作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和特点的重要方式,是体现人物细节的重要方式。《傲慢与偏见》中针对不同人物的语言创作也是基于人物个人的性别等特点进行的塑造。
  (三)戏剧化语言的应用
  戏剧化语言是作者通过前后对比或转折的方式来描述故事,进而突出人物形象。在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往往通过使用戏剧化的语言来达到相应的艺术性效果。例如,在两个女儿都如班内特太太所愿嫁入豪门后,作者用了一句“Happy for all her maternal feelings was the day on which Mrs. Bennet got rid of her two most deserving daughters”(班内特太太把两个最值得疼爱的女儿嫁入豪门的那一天,正是她做母亲的生平感到最高兴、最荣耀的一天)来描述,句子中“happy”一词表达的喜悦感情和“got rid of”具有的贬义色彩使得整个语句的意思形成了明显的落差,从而产生了戏剧化的语言描述效果。
  三、结语
  《傲慢与偏见》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除了向读者展示不同人物所经历的浪漫而又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外,还通过富有艺术性的语言风格来突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语言性。通过从语言创作风格的视角对《傲慢与偏见》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品艺术性地运用了反讽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根据不同性别人物特点设计相应语言特点的对话,同时能够在作品的恰当位置设置相应的戏剧化语言,达到了艺术性的语言创作与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慧.《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创作风格[J].戏剧之家,2020(7):207-208.
  [2] 张艳艳.《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创作风格探析[J].文化学刊,2019(12):92-94.
  [3] 刘爱叶.试论《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创作风格[J].黑河学院学报,2018(8):157-158.
  [4] 蔚雯雯.從《傲慢与偏见》看英美文学的语言创作风格[J].黑河学院学报,2017(3):164-165.
  作 者: 徐爱华,江苏警官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编 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红楼梦》可谓是一部命名文化的范本。《红楼梦》文本构建了三个文化空间:现实世界、诗意世界和太虚幻境。这三个世界都有迥异的文化命名,并由此维系其文化空间。《红楼梦》的符号生产纷繁复杂,既有他命名和自命名,也有命名和再命名。这三个世界的命名看似分别是世俗权力的命名、诗人意志的命名、命运主宰的命名,但三者之间的命名机制其实是一致的:因循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呈现出内在统一性。本文从命名体系中最核心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古典诗词融入流行歌曲的原因,从两者融合的视角介入,通过古典唐诗的本体探究其作品与现代化歌曲融合的空间和路径,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融合类型:唐诗词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唐诗词间接构成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重要素材、某些流行歌曲继承唐诗词的某一风格情感、某些流行歌曲借用唐诗词标题并演绎拓展。  关键词:唐诗词 流行歌曲 融合 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唐代诗词是寄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语言已经成为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广告语也成为社会语用的一个部分。“江小白”白酒品牌从2012年进入市场,就以其新颖独特的广告文案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其公司文案、设计师和编辑有超过一百人,甚至有网友直接称“江小白”就是一家广告公司,足以看出其广告语言深入人心的程度。基于此,本文将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研究2019年江小白广告语对消费者
期刊
摘 要:索绪尔的语言思想集中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其核心观点是:语言是纯粹的价值系统。索绪尔的语言思想产生有深刻的学术背景,本文结合学者对索绪尔语言思想渊源的研究从语言学内部和语言学外部两个大方面总结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学术渊源,阐释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所做出的真正贡献。  关键词:索绪尔 语言学思想 学术背景  一、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索绪尔是现代语
期刊
摘 要:密集的珠宝书写是《简·爱》重要的叙事特征,其所指往往与阶级差异、阶级冲突、阶级定位等概念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指向性。由于珠宝书写以小说叙述者与主人公的二元属性为基础,因而其代表的阶级话语便体现出双声复调之特性。因此,《简·爱》的阶级立场杂糅了平民立场与资产阶级立场双重维度。从珠宝书写所体现的阶级立场可见,《简·爱》既是一部在性别、政治、经济等层面超越传统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在这些层
期刊
摘 要:在石一枫的中篇小说《地球之眼》中,“道德”一词被反复提及,石一枫透过安小男对道德一次次的不懈追寻,展现了面对物质世界道德理想该何去何从的深层次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地球之眼》中关于物质世界的道德追寻,聚焦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力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与追寻的深沉观照与现实思考。  关键词:道德 安小男 物质世界 追寻  一、物质
期刊
摘 要:无论多么宏观的文学形态演变都是经由个别作家的个别创作来完成的,正如无论多么宏观的社会历史形态都是经由个别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一样。狄更斯和老舍的小说创作,在时间上处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之间。这是西方的现实主义登越高峰和东方的现实主义勃然兴起的时期,其后不久,就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现代文学由盛而衰,现代主义文学渐次出现并极为活跃的状况,而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则因政治生活的剧变和苏
期刊
摘 要:苏童的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把创作目光主要放在了“人”的身上,关注人的命运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并多以家庭和家族为背景进行书写。在苏童的中篇小说中,他对家族的叙述呈现出一种与现代小说如巴金的《家》《春》《秋》这类作品不同的个人特点,最终多以悲剧作为结局,而其中的家族悲剧成因又是复杂的。他用家庭伦理关系导致家族覆灭的叙述方式,来展现对历史、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同音词数量很多,学界对其的研究也有不少。本文主要是从同音词的定义、来源以及同音词中的同形同音词方面入手,以此来帮助我们了解同音词的研究概况。其中关注比较多的是学者的学术著作和一些学术论文,此外在说明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小小的、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当然也有可能由于自己的语言知识浅薄,从而导致所提出的想法不可避免的是错误的。  关键词:汉语 同音词 同音同形词  我们知道,
期刊
摘 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所表达的孤独主题是深刻且富有警示意味的。作品通过一连串颇具荒诞性的意象,以马孔多小镇这一人类社会的缩影展现了文明发展的一种可能:当民族无人传承、历史无处记载时,遗忘的飓风就会将文明的痕迹摧毁,徒留一片孤独的精神荒原。人们挣扎于荒诞的生存现状并投向非理性的怀抱,便加剧了遗忘的进程,沉溺于无法撼动的孤独宿命。  关键词:《百年孤独》 孤独 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