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中国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常态下如何创新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文化自信;中国梦;意义
[作者簡介]张静(1973-),女,汉族,籍贯:吉林省九台市,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6-0025-02
中国经济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同经济建设相比而言,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新的治国理政的举措。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逐渐进入一个新常态。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对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贯穿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中的主线,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人类总是经历事物的正反面发展、总结正反面经验,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后,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本质。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不能单纯理解为经济发展方面,它有更加广阔的内涵。狭义的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样态。那广义的?恐怕还包含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在内的多种形态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固化”的发展时期,所有这一切必须变革融通新的发展理念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有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阐述。马克思在肯定以道德、观念等形式出现的文化必然为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前提下,也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反作用”。②相对于作为基础的经济建设者而言,文化自信属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建设。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诉求与追求,往往会渗透在文化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中,也会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一、文化自信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不仅再一次把坚持文化自信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而且用“三个更”形容文化自信,充分表明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文化自信”的重大性。那么何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赖。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根本、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二、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一)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珍视我国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正在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自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有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③
(二)具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灾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从总体上看,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在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我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等,正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增添国人越来越多的自信。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三、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作为精神成果,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文化建设的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等都包含着文化创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离不开看似无形却真切存在的文化力量支撑和推动;同时,这种发展进步也为文化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着精神能量。抽去文化的因素,无法全面讲清“中国奇迹”;离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整体进程,无法透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看到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力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一)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增强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要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还要细看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历史变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进程,看当代中国不断增强的、指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有着鲜活而具体的体现。一系列人们津津乐道的数据,记述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步伐,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和评说。
(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潮流所向。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④
至今已开办十年有余的孔子学院,便是我国推行文化走出去的最好实践。据报道,截止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院总数达到190万人。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之花,已借孔子学院及其他诸多实践之力,开遍世界。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在展示中华文化风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阐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三)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有三个:第一,国家富强:中国梦的基石。第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国际坐标——领先世界。第三,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国梦承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国梦是“三合一”的复合体,即社会主义之梦、现代化之梦、和民族复兴之梦总汇和交集。
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支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先进的文化能赋予一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有潜移默化的“化”人和育人作用。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能提升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赋予人奋发昂扬的正能量。先进的文化还能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构建更有力的软环境,为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注释]
①马光远.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N].光明日报,2015-01-2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版.
③沈壮海.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人民网,2015年11月29日.
④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新华网,2016年8月5日.
[关键词]新常态;文化自信;中国梦;意义
[作者簡介]张静(1973-),女,汉族,籍贯:吉林省九台市,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6-0025-02
中国经济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同经济建设相比而言,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新的治国理政的举措。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逐渐进入一个新常态。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对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贯穿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中的主线,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人类总是经历事物的正反面发展、总结正反面经验,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后,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本质。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不能单纯理解为经济发展方面,它有更加广阔的内涵。狭义的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样态。那广义的?恐怕还包含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在内的多种形态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固化”的发展时期,所有这一切必须变革融通新的发展理念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有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阐述。马克思在肯定以道德、观念等形式出现的文化必然为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前提下,也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反作用”。②相对于作为基础的经济建设者而言,文化自信属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建设。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诉求与追求,往往会渗透在文化建设的理念与举措中,也会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一、文化自信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不仅再一次把坚持文化自信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而且用“三个更”形容文化自信,充分表明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文化自信”的重大性。那么何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赖。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根本、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二、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一)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珍视我国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正在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自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有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③
(二)具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灾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从总体上看,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在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我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等,正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增添国人越来越多的自信。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三、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作为精神成果,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文化建设的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等都包含着文化创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离不开看似无形却真切存在的文化力量支撑和推动;同时,这种发展进步也为文化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着精神能量。抽去文化的因素,无法全面讲清“中国奇迹”;离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整体进程,无法透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看到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力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一)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增强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要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还要细看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历史变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进程,看当代中国不断增强的、指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有着鲜活而具体的体现。一系列人们津津乐道的数据,记述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步伐,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和评说。
(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潮流所向。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④
至今已开办十年有余的孔子学院,便是我国推行文化走出去的最好实践。据报道,截止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院总数达到190万人。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之花,已借孔子学院及其他诸多实践之力,开遍世界。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在展示中华文化风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阐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三)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有三个:第一,国家富强:中国梦的基石。第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国际坐标——领先世界。第三,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国梦承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国梦是“三合一”的复合体,即社会主义之梦、现代化之梦、和民族复兴之梦总汇和交集。
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支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先进的文化能赋予一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有潜移默化的“化”人和育人作用。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能提升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赋予人奋发昂扬的正能量。先进的文化还能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构建更有力的软环境,为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注释]
①马光远.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N].光明日报,2015-01-2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版.
③沈壮海.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人民网,2015年11月29日.
④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新华网,2016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