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不同朝代的音乐文化在其风格上都有着巨大的不同,且各具特色。另外,我国还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合而成的国家,在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上,种类也是十分的丰富。在当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将民族音乐融入到了教学内容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民族荣誉感。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还展示了强烈的时代色彩,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感受到当时的一些时代氛围,深化对民族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音乐文化;文化传承
我国在歌舞文化方面的发展比较全面,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所以也创造出了不少的经典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有一部分还被编入了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中,成为了中小学生必学的音乐曲目。但是,在当下的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影响了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受西方音乐的影响较大,导致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保护好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在当下的教育中,应当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树立学生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从而更好地将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1.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融入现状
1.1 内容较为单薄
在最初的音乐教本中,民族音乐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国的音乐市场受到了国外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在后续的教材更新中,加入了许多新元素在其中,弱化了民族音乐的内容,这也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在接受学生的音乐教育时,则无法体会到其中浓郁的民族情感。中小学阶段是树立民族意识的关键,所以教学的内容还是应当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主,在长期的艺术熏陶下,学生的民族情感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但是,不仅目前的教材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比重开始变轻,教师的民族文化意识也逐渐变得薄弱,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从教材的上进行改善,加重民族音乐的内容比重,丰富教学的内容是相当关键的。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书面化
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在于形式感和情境感,针对于当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的书面化,完全忽略了传统民族音乐渗透的美感,所以使得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毫无兴趣。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忽略了升华音乐作品中的本身含义,许多传统的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仅仅在于作品的原创新和技巧性,更是在于作品本身的内涵性和情感的变化,这些才是音乐中的精华。但教师的教学仅仅只停留在了教材上,没有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也感受不到其中的魅力所在。
1.3 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不足
当下的年轻人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较大,且从小就接触这些外来的音乐文化,导致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厚,没有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再加上学生的音乐教学也未曾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重点教学,所以学生内在的民族情感也不够浓烈。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有非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在情感还是在意境上,都是一些流行音乐所无法达到的高度。若学生只学习流行音乐,而忽略民族音乐,那么我国众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则无法得到更好地传承,这不仅是我国的损失,更是音乐史上的一种损失。
2.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2.1 丰富音乐教材中的内容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内容缺失是当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最大问题,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应当进行改善的就是音乐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一些课外的知识,来对民族音乐进行补充,当学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于民族乐的兴趣。例如《太阳出来喜洋洋》、《兰花花》、《茉莉花》等,这些都是比较知名的民族音乐作品,在乐器表演作品上,更是有数不胜数的优秀音乐作品,例如《二泉映月》、《赛马》、《十面埋伏》等。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教师针对每一个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能够深化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民族的认知。
2.2 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在于表演的情境,首先教师应该加深自身对于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体会到其中的情境美后,才能够准确地向学生进行教学。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环境和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来加深作品中所传达的情境美,将这种抽象化的事物进行实体化,可方便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十面埋伏》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环境营造成类似楚汉之战的场景,然后配合上《十面埋伏》这么气势雄伟激昂的曲调,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印象。
2.3 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
在培養学生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时,首先应当加强教学中民族音乐的知识占比,然后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民族发展观念,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另外,学校也要重视学生传承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经常举行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感受一下民族音乐的魅力,这对于学生民族音乐传承意识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欣赏一下专业的民乐表演,提高学生对于民乐的兴趣,促进民乐的发展。
结束语:
我国的民族音乐种类十分的多元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民乐,在技巧和表演形式上都存在有巨大的差异。由于当前的民乐发展受到了阻碍,使得民乐的传承开始出现了危机,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当代人对于民乐的了解,促进民乐的未来传承,在中小学阶段,应当提高对民乐知识的传播,树立强烈的民乐传承意识,这样能够改善当下的民乐发展现状,扩展民乐的发展范围。
参考文献
[1]周颖. 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教育[J]. 戏剧之家,2019(16):175.
[2]刘希海. 论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J]. 北方音乐,2019,39(16):219-220.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音乐文化;文化传承
我国在歌舞文化方面的发展比较全面,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所以也创造出了不少的经典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有一部分还被编入了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中,成为了中小学生必学的音乐曲目。但是,在当下的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影响了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受西方音乐的影响较大,导致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保护好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在当下的教育中,应当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树立学生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从而更好地将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1.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融入现状
1.1 内容较为单薄
在最初的音乐教本中,民族音乐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国的音乐市场受到了国外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在后续的教材更新中,加入了许多新元素在其中,弱化了民族音乐的内容,这也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在接受学生的音乐教育时,则无法体会到其中浓郁的民族情感。中小学阶段是树立民族意识的关键,所以教学的内容还是应当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主,在长期的艺术熏陶下,学生的民族情感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但是,不仅目前的教材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比重开始变轻,教师的民族文化意识也逐渐变得薄弱,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从教材的上进行改善,加重民族音乐的内容比重,丰富教学的内容是相当关键的。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书面化
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在于形式感和情境感,针对于当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的书面化,完全忽略了传统民族音乐渗透的美感,所以使得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毫无兴趣。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忽略了升华音乐作品中的本身含义,许多传统的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仅仅在于作品的原创新和技巧性,更是在于作品本身的内涵性和情感的变化,这些才是音乐中的精华。但教师的教学仅仅只停留在了教材上,没有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也感受不到其中的魅力所在。
1.3 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不足
当下的年轻人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较大,且从小就接触这些外来的音乐文化,导致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厚,没有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再加上学生的音乐教学也未曾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重点教学,所以学生内在的民族情感也不够浓烈。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有非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在情感还是在意境上,都是一些流行音乐所无法达到的高度。若学生只学习流行音乐,而忽略民族音乐,那么我国众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则无法得到更好地传承,这不仅是我国的损失,更是音乐史上的一种损失。
2.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2.1 丰富音乐教材中的内容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内容缺失是当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最大问题,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应当进行改善的就是音乐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一些课外的知识,来对民族音乐进行补充,当学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于民族乐的兴趣。例如《太阳出来喜洋洋》、《兰花花》、《茉莉花》等,这些都是比较知名的民族音乐作品,在乐器表演作品上,更是有数不胜数的优秀音乐作品,例如《二泉映月》、《赛马》、《十面埋伏》等。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教师针对每一个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能够深化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民族的认知。
2.2 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在于表演的情境,首先教师应该加深自身对于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体会到其中的情境美后,才能够准确地向学生进行教学。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环境和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来加深作品中所传达的情境美,将这种抽象化的事物进行实体化,可方便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十面埋伏》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环境营造成类似楚汉之战的场景,然后配合上《十面埋伏》这么气势雄伟激昂的曲调,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印象。
2.3 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
在培養学生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时,首先应当加强教学中民族音乐的知识占比,然后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民族发展观念,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另外,学校也要重视学生传承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经常举行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感受一下民族音乐的魅力,这对于学生民族音乐传承意识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欣赏一下专业的民乐表演,提高学生对于民乐的兴趣,促进民乐的发展。
结束语:
我国的民族音乐种类十分的多元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民乐,在技巧和表演形式上都存在有巨大的差异。由于当前的民乐发展受到了阻碍,使得民乐的传承开始出现了危机,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当代人对于民乐的了解,促进民乐的未来传承,在中小学阶段,应当提高对民乐知识的传播,树立强烈的民乐传承意识,这样能够改善当下的民乐发展现状,扩展民乐的发展范围。
参考文献
[1]周颖. 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教育[J]. 戏剧之家,2019(16):175.
[2]刘希海. 论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J]. 北方音乐,2019,39(16):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