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8-MOP浓度和照光间隔时间对人皮肤光毒反应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外用8-MOP光化学疗法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临床.对一些皮肤病如:银屑病、白疲风、掌拓脓疱病,扁平苔癣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适应症有日趋扩大之势.但在此疗法中的二个重要条件一外用药物的浓度、上药至长波紫外线照射的间隔时间一在国内外的报告中有很大的差异.

其他文献
当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在适当的支持物上进行空气-液体界面培养时细胞分化并形成多层的复层组织即重建表皮。这些三维培养物不仅为研究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同时也为皮肤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模型。表皮中除了含有约占80%的角质形成细胞外,还有黑素细胞和特化的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该细胞在皮肤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捕获外源性抗原,通过真皮移行到区域淋巴结并将抗原
期刊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ABC免疫组化技术,对21例面部播散性粟粒状狼疮皮损和血液中结核杆菌存在情况、皮损内溶菌酶染色情况等进行了研究,以探讨结核杆菌感染在面部播散性粟粒状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1937年,Behcet认为口腔和生殖器溃疡及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等三征为一独立疾病,尔后报告的病例尚有皮肤、关节、胃肠道、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肾、肺等系统损害。
期刊
盐酸氯丙嗪引起的职业性皮炎,不仅发生在原料生产过程中,亦发生在制剂加工及应用过程中.由于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早已为国内外所重视,并作了不少研究.作者等于1974年8月在上海某制药厂氯丙嗪车向作调查,并随访观察三年,现报告如下.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一种深部霉菌病.常见者为淋巴管型,播散型罕见,我院在1979年发现一例播散性皮肤型现报告如下.
为探讨遗传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同卵双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定的重要性①.本文报告一对同卵双胎兄弟和一个妹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就SLE的发病机理进行讨论.
氟在卤族元素中居首位,较氯更活泼,多数氟的化合物对皮肤均有腐蚀性,而氢氟酸腐蚀性最强,有因接触后致严重坏死而截肢甚至死亡者。尤其是人体沾染氢氟酸后,当时并无任何症状,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在此期内,如处理不及时,酸浪继一续向深部渗透,待到疼痛发生时,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期刊
目的 检测一板层状鱼鳞病家系中患者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突变。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PCR扩增该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并行DNA测序。结果 患者皮肤转谷氨酰胺酶1的活性完全缺失。PCR结合DNA测序发现患者该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异常:第604位碱基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使第202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Q)变为终止密码(R202X),导致其编码的蛋白缺失了C端的61
患者男性,59岁,工人.于3个月前自觉双眼肿胀、消瘦,腰酸、乏力,经过一个半月后伴双足背侧先后发生肿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