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术前行增强磁共振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和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绘制ROC曲线.结果: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小[(55.71±14.18)岁v s(66.46±7.25)岁,P<0.001],边界清楚较多见(81.1%v s 43.6%,P=0.001),更少出现主胰管扩张(23.1%v s 70.3%,P<0.001)、淋巴结转移(25.6%v s 48.6%,P=0.038)及周围脂肪浸润(43.4%v s 89.2%,P<0.001),增强后三期强化率均高于胰腺导管腺癌组(P<0.001).影像学特征中,主胰管扩张、周围脂肪浸润、强化方式是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的多因素鉴别诊断效能的AUC为0.93,诊断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3.3%.结论: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边界、对比强化率、转移征象有助于其与胰腺导管腺癌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管彩超诊断中风患者颈动脉颅外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均接受血管彩超检查,并以神经内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斑块情况;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对血管彩超诊断中风患者颈动脉颅外病变诊断价值分析.结果:61例患者总共检查122条颈动脉,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共检查出91条病变颈动脉;经过颈部彩色血管超声检查存在79条病变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总共检查出221例
目的:对比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PTNB)诊断非小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122例经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存在占位性肿瘤,但行痰液细胞学培养及支气管镜检查等依然不能确诊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在超声引导下行PTNB,纳为超声组,80例在CT引导下行PTNB,纳为CT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正确率及穿刺并发症.结果:超声组活检穿刺成功率为100.00%,CT组为98.75%,两
病例男,77岁,主因思睡、乏力2月就诊.患者2月前出现思睡和乏力症状,伴记忆衰减、反应迟缓.血常规化验单显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遂以贫血收入院.近期患者食欲、精神不良,多感疲乏无力,体质量指数无减低,二便无异常.1999年于外院经骨髓穿刺等检查诊断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遵医嘱行隆化诺(干扰素α-1b)、羟基脲等药物治疗,后因白细胞偏低等副反应停药,自服盐酸阿拉格雷,目前已停用;既往有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房颤、慢性支气管炎、上消化道大出血、肺结核、肾结核病史;早年曾行扁桃体切除术、右侧斜疝手术、混合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和常规超声鉴别局灶性胰腺炎(Focal pancreatitis,FP)和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PC患者57例(PC组)和FP患者29例(FP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对比分析增强超声造影对FP和PC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2组患者早期和晚期增强模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P患者早期增强模式以
病例女,29岁,孕妇,G2P0,一次小月份胎停.本次自然怀孕.停经23周余,平素月经规律,否认母体基础性疾病,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无不良生育史.于外院行中孕期产科检查时发现小下颌可能,遂来我院进一步检查.rn超声所见:胎位右骶前位,双顶径5.3 cm,股骨长3.9 cm,胎动可及,胎盘后壁Gr0级,羊水指数17.0 cm,胎心150次/分,脐动脉S/D比值3.2.根据目前超声检查,未见明显胎儿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现象.胎儿下颌后缩.胎儿左耳
目的:应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技术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脑灰、白质结构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改变,并探索其与临床状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T2DM患者37例(T2DM组)及健康志愿者26例(对照组)进行MRI扫描.MRI扫描前、后一周内,记录被试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MRI数据采集包括矢状位3D T1 TFE序列及轴位3D pCASL序列.应用SPM8软件分析被试脑灰、白质C
医学研究中,时常观察到相关关系(association),但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才是临床研究的最终目标.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包含关联的时序性、强度、可重复性、特异性、一致性、剂量反应关系、生物合理性以及实验证据8个方面.为了获得因果关系,临床研究设计与分析中蕴含了众多因果推断元素.本文解析混杂因素的存在对因果关系的影响,并针对随机分组、分析数据集及亚组分析3个重要问题,探讨其中的因果推断元素.医学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临床研究中的因果要素,从而正确认识研究所能提供的证据等级,并在实际工
参考已发布的政策法规指导意见,通过文献检索现实世界研究相关的专家共识指南,总结国内外现实世界临床研究不同领域的研究现况,归纳不同领域现实世界临床研究证据转化的观点,结合典型案例,为现实世界数据转化为现实世界证据的应用提供策略支持.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男女差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27例(男8例,女19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SAPHO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关节肿痛(27例)及皮肤脓疱病、痤疮、化脓性汗腺炎(8例)等.影像表现均为骨及关节的骨质破坏、硬化、肥厚,髓腔狭窄、消失等慢性炎症性改变,骨显像出现典型“牛头征”等.主要累及前胸壁、脊柱及骶髂关节,分别为23例、11例、8例,而累及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又名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e vasodilator tumor,PHAT)由Smith等[1]于1996年发现,并将其描述为一种类似神经鞘瘤的低级别肿瘤.PHAT是发生在软组织、分化不确定的间叶源性肿瘤.此病较为罕见,在有限的报道中显示,其常见于中年人,多发生于下肢[2].现报告我院1例踝部PHAT患者,并分析此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汇总PHA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