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与美术都属于艺术门类,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感染听众和观者。但是它们却是相互联系和融通的。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背景音乐成为可能。在美术教学中使用背景音乐能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和创作力,有效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老师高效掌控课程进度。
  【关键词】音乐;美术;教学;应用
  
  1.前言
  美术是培养人发散思维能力的最具成效,且非常重要的学科。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渠道和途径。物理学家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由此可以想到传统的“灌输——接受——摹画”的教学模式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一模一样的,无情地禁锢孩子的聪明才智,思维拘泥,固执的认为“圆”只能像零或是月亮。这样的结果都任何人不想看到的,但是可笑的是大多是拘泥的教条形式造成的。当前的社会竞争激烈,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拍打着我们开放了的国门,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要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之林,关键是要有适应于未来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人才主要是靠教育来培养的,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其创造才能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我们现代美术教师的职责。
  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音乐课上,学生常常是激情澎湃但却对要表达的内容缺乏形象感染;而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因为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在美术教学中加入音乐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的创作形象而具体。引导学生促进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进行了美术、音乐互补的探索。我把音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使学生乐意去学、去画。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乐中提高。
  2.正文
  美术和音乐都是艺术科目,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首先美术的美来自视觉,音乐的美来自听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其次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形象的说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而美术作品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实施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法,即在美术课教学中注入音乐内容,在音乐课教学中加进美术欣赏,使这两门课中都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从而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从而发散思维并陶冶情操。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认为学生情感的培养非常重要。而音乐是以心灵的形式,不仅仅向人们通常认识到的那样,是情感的形式,还是沉思的形式。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和哲学更崇高的一种启示”。音乐还是情感生活的最直接写照,音乐是以心灵传达心灵的活动。教学中,无论是绘画、欣赏还是其他的美术活动内容都离不开人的情感参与。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正如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所说:“如果不是为了爱去画它,一定画不好,如果是为了爱而去画,则永远不致错误,爱产生的讹误,定然比教学的最大准确还真实。”在美术教学中,“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所以,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感情去创作。
  在美术课堂中使用恰当且符合教学主题的音乐,可以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当学生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中,伴随着活跃的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短短的40分钟要如何更好的使音乐发挥作用呢?那就必须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堂中利用音乐的优势来感染学生。
  2.1音乐导入,创设美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好的音乐会使人心情放松,又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在产生美感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荷花美》一课,学生听着那优美的古筝音乐和散文,个个沐浴在荷花的清香当中,从而领略到一份夏天的碧绿和纯净。一首首关于荷花的诗句也随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导读出诗句的音律。提问:读诗时联想到怎样的画面?你能感觉到哪些颜色?学生感知绿的莲叶、青的碧水、红的荷花互相映衬对比。从而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好的进入创作的角色。
  2.2调节气氛 控制情绪。上美术课对学生来讲总是一节愉快的课。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讲,一方面不是班主任老师或者主课老师上的枯燥知识传授课,另外一方面又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或者描绘。因此到后来(特别是自由创作阶段)难免会有学生不能好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讲话或者转来转去,使整个课堂看上去比较吵杂,有时甚至连教师的声音都被淹没其中。这时,若有一段充满轻松欢快的乐曲就会使课堂气氛安静下来。在上第五册《中国龙》时,到后面的自由绘画阶段,一开始学生觉得可以画自己心目中的龙了,表现出异常的兴奋,一时间课堂气氛异常吵杂,我忽然想到《龙的传人》这首歌,后来结合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今社会上普遍传唱的熟悉度,我最后选择了王力宏的《龙的传人》,音乐一响起,整个课堂迅速安静下来,不一会儿我看到学生们一边轻轻地哼,一边有节奏地摆头,整个课堂轻松又活泼,最后都画出了效果很不错的作业。其实,使用音乐后课堂效果的好坏,与音乐选择是有很重要的关系的。
  2.3音乐与美术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共鸣。艺术创作需要幻想,而孩子是最喜欢幻想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音乐正是激发想象力的源泉。绘画课中让孩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内心世界。绘画是需要灵性的,它是一种意境的艺术。对于天真烂漫的儿童,他们眼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例如在教学《瓜果飘香》的时候,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拿着麦克风唱歌的茄子、敲着鼓的玉米、弹着吉它的辣椒等。让我兴奋不已!学生们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提高了、创造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2.4美术与音乐结合,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力。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在过去人们习惯以“像与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关系。观察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没有深入细致地观察,就难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就难以创造理想的作品。因此,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游乐场》一课是属于记忆画课程,学生要从记忆里搜索关于游乐场里的信息和场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但可以通过游乐场里惯有的音乐让学生记忆起一些事物,再加上各种图片的视觉效应,让学生在视听交融的环境里加速思维。游乐场里的设施伴随着音乐就显得非常清晰。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也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2.5控制时间 提高效率。学生在练习时出于种种原因,往往会控制不好自己的练习时间,思想不集中,拖拖拉拉,效率很差,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也有可能完不成。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完成课堂进度,所以就要控制练习时间,而单纯的只是靠老师的个人力量来组织教学,一方面老师的身体会太累,嗓音也有局限性,另一方面效果也不一定会好,学生不一定会听。这时应用上音乐来控制时间,不仅使课堂纪律好,学习气氛佳,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我在大学期间有幸听了刘萍教师的手工课《千变万化的手》,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多次应用了音乐来控制时间,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顺利地完成了本次课堂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效果一直都很理想。
  3.结论
  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优化美术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激发创作意愿和创作冲动,发散思维。这种教学法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和启发性,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积极调动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在美术中课堂中加入音乐正是根据学生好动、爱唱、爱画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把美术、音乐的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在美术中课堂中加入音乐这种教学法以其形象性、生动性和启发性,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积极调动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也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伟国 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肖小宁 素质教育因素研究--美育与美的欣赏
  [3]赫伯.里德 美术教育译丛
  
  收稿日期:2011-05-0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从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重视美感训练,挖掘美育素材,加强音乐欣赏等途径入手。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审美准则和辨美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美的完美人格。  【关键词】音乐教育;渗透;审美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形象,音乐以独特的表现方式,激发人的情感,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
期刊
古人云:“为学先要治本”。德为白业之基,万事之本。教育必须以与育人为宗旨,必须把教育的重点由上课读书移到教学生学会做人方面。著名教育家布贝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德教育”。学读书为小事,学做人才是大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教育,把教会学生(儿女)做人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点。因此“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现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
期刊
近年来,创新教学研究在历史的基点上进行改造发展起来。创新精神,是敢于打破常规和突破传统思维开拓新的思路,创造新思想、新样式、新品种的心理品质。创新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型教学,“美术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倡导和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新
期刊
【摘 要】当今教育的改革主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无论怎么变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越来越倾向考察学生的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是在中考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过多的练习题来提高能力。  【关键词】加强;时事政治;能力     当今教育的改革主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无论怎么变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越来越倾向考察学生的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国家教育方针,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 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教育功效,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美术课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是培训美术技能,而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动手操作到审美能力
期刊
1.前言  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是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焦点问题,虽然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现实一直是“理论上清楚,实践中模糊”的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如何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转变以往单一的评价,让教师学生都能成为评价结果的获益者,已
期刊
【摘 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标志,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同样表达着时代的变迁,成为过去三十多年的鲜明印记。  【关键词】改革开放;通俗音乐  The singing once floated for 30 years——The reform open and China popular music all say  Jia Tian xia  【Abstract】Have its speci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迁,随着科技手段在教育界的大力推进,计算机技术也将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页。特别是现阶段在我们这些地区,农村中的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手段刚刚起步,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那些(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枯燥的学科中,为学科的教学提供一个新颖的平台,让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全新的转变,让计算机技术来弥补农村教育中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优质资源差的弱势。这样就能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任务。很长时间以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练习方法充斥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课中的活动内容单调,教学方法简单,长此以往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现在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那么我们一线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本文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结构,教师要坚持做到: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明确课堂教学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深入研究课堂巩固练习,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课堂教学小结分寸,巩固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优化每课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与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