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需要开发地下空间?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cy_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地面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地上的空间开发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局面下,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人类祖先早就发现地下空间冬暖夏凉
  冬暖夏凉,在地下空间待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人类祖先早就发现了地下空间的这种特点。研究和考古证据都已经发现,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具有极其漫长的历史,远古时期,定居的一些先民就已经懂得利用地下空间的相对恒温性进行食物储藏而帮助过冬,也有人选择半地下或者完全处于地下的居住方式。
  在中国,利用地下空间最为古老并且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窑洞,因为冬暖夏凉的特点,它一直受到中国北方很多山地居民的喜爱。由于它在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延安窑洞甚至还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图腾。
  位于土耳其中西部的卡帕多西亚,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令人神往,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地下城市群。没人知道“地下城”修建于何时,一般的说法是,公元4世纪一些人为逃避罗马统治者的迫害来到这里,他们发现这一地区的火山岩质地较软、容易开凿,于是就修建地洞、防御追兵。如今,人们在这里共发现了36座地下城,规模较大的是德林库尤地下城,约有18到20层,一直深入到70—90米的地下,其1200多个房间功能各异,有储藏室、葡萄酒窖、厨房、教堂、坟墓、学校,甚至还有畜养动物的地方。该地下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地下公共建筑崛起
  5世纪末,欧洲进入中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一些城市的兴起,地下空间的利用例如地下室、地下排水系统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人类超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则始于19世纪60年代伦敦地铁的使用,自此以后,人类的城市建设就开始谋求向地


  下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然延伸的地下室以及地下排水系统。
  于是,地下商场、剧院、电影院、音乐厅、图书馆、运动场、会议中心等大型地下公共建筑也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并出现一些典型的代表。
  澳大利亚南部的库伯派蒂镇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地下城市。这座城市以猫眼石矿著称,室外温度可以高达49℃,所以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地下城市里,里面有商店、教堂、酒店甚至游泳池,舒适且便利。
  美国旧金山市莫斯康尼中心是另外一个杰出的地下空间开发使用的例子。
  莫斯康尼中心是一座集展览、会议功能的综合性大型地下建筑,地下展览大厅面积达23000平方米,由于采用了90米跨度的预应力拱,厅内看不到一根柱子,这里能同时容纳2万人活动;还有能容纳50~600人的大小会议厅30多个,以及能为6000人提供饮食的食堂。多年来,这里也被英特尔、谷歌、eBay、 Facebook、甲骨文和思科……硅谷的科技巨头当作重大公开活动的会址。
  北京地质学会专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石晓冬表示,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城市空间资源。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城市扩张,有利于形成紧凑城市,也有利于地面开放空间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而原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副司长、中外建城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顾文选则表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非常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用地,增加城市的环境容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也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
  其实,地下空间的开发和使用早就被国际社会所认可。1991年,国际地下空间学术组织发布的《东京宣言》提出:“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很多活动完全可以转入地下
  北京地质学会专家表示,对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城市而言,除了防护工程,将来可以考虑将更多的游玩项目放在地下。像电影、戏剧、音乐、室内运动、游泳等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即使在地面上,也多采用人工照明,这些项目就是放到地下,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像电影、音乐等由于有一个更安静的环境,甚至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甚至我们的很多工作也都可以在地下进行。凡办公、会议、教学、实验、医疗、展览、图书阅览等各种业务活动,都可以在地下空间中进行。而城市的各种公用设施系统中的处理设施,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变电站等,也适于布置在地下空间中,对于节省用地、减轻污染,都是有利的。例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建有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均在地下岩层中,使全市污水基本上得到处理。
  地下环境也最适合于物资的贮存,北京地质学会专家表示,研发发现地下10米以内的空间一般都保持在8-10摄氏度左右,湿度也比较固定,而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是贮存许多物资所必需的。因此在地下贮存粮食、食油、食品、药品、燃油等,损耗小,质量高,贮存成本低,也能够节省城市仓库用地,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冷冻的半成品食品非常普及,消耗量很大,地下冷库为这些食品的贮存、周转提供了廉价和方便的条件。
  祝文君表示,10米浅层地下空间,能提供的空间容量与地面建筑量相当;30米深度地下空间,可提供约2倍于地面的建筑量。而按照日本和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统计,地下的开发量可以达到地上建筑总量的30%
  以上。但是目前大陆绝大部分城市的比例一般只有2%-5%,最高也很少有超过10%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的前景。
  加大开发地下空间成为必然趋势
  北京地质学会专家认为,北京中心城建筑密集,地面空间趋于饱和,城市集约化发展和城市扩充容量的需求使城市建设形成了向地下发展的趋势。另外,北京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和开放空间的要求提高,也促使部分城市功能转向地下发展。
  对于城市的重点地区,由于公共建筑比较集中,开发强度较大,开发建设的需求也相对较高,而北京中心城严格的高度控制约束了地面建筑的规模,因此,在区内加大开发地下空间的力度将成为必然选择。在另外一个方面,尽管近年来北京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发展迅速,但是依旧还处于初级阶段。
  9月26日,在北京地质学会承办的“北京市地下空间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相关专家对北京市地下空间的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表示,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之路。
  祝文君课题组完成的《北京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北京市中心城10米深度以内的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是9000万平方米,30米深度以内的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是20910万平方米。按照7140平方米的标准足球场面积计算,中心城10米深度以内的地下空间资源还能建设12605个足球场,而地下30米以内可用空间相当于29285个标准足球场。如此巨量的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为北京市发展地下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目前,科学家最新发现4600万年前一块远古蚊子化石中仍残留着吸食的血液,很可能吸食的是某种鸟类的血液。研究人员使用最新技术能够测定远古动物最后晚餐的构成,证实了蚊子始终以血液为食,在恐龙时代曾吸食过恐龙的血液。他们发现始新世时期一只刚吸食完血液就死亡的蚊子,它的尸体完好保存在页岩之中。  这个页岩标本挖掘于美国蒙大纳州山脉中,当人们挖掘时意外地发现一块含有清晰远古蚊子身体结构的岩石。这只远古蚊子之
期刊
执行了19年的北京停车位配比标准,即将面临重大调整。22日,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史凯透露,北京市正在制定居住区停车位配比新标准,每10户家庭配建停车位拟提高到8个以上,部分区域一户配一车位,相比老标准,足足增加了5个。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有40.1%的车没有固定车位可停,只能在路边或小区边角地儿“打游击”。  据介绍,在1994年以前,北京市没有居住区建设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
期刊
有的发明能帮你解决不曾想过的问题,也能解决你未曾意识到的问题。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13年25项最佳发明,我们对这些发明进行整合盘点,来看看这些最佳发明都是什么。  什么是最佳发明?有时它能帮你解决你不曾想过的问题。摩天大楼不能隐形?钢笔不能在半空中写字?截瘫患者不能走路?现在这些都可以实现了!还有一些发明能解决你未曾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你没有意识到你同时在吃一个甜甜圈和牛角包,或者是
期刊
在国际空间站“希望”号(Kibo)实验舱,“远征37”的三位机组成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卡伦·尼伯格(前)、俄罗斯航天署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中)和欧洲航天局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后)玩起了“千手观音”。  日本实验舱“希望”号(Kibo),是日本为国际太空站(ISS)建造的,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制造,也是国际太空站上最大的舱组。2008年3月起,“希望”号实验舱由美国航天飞机分
期刊
自2008年起,Arden Reed就是男装定制的先锋,领导整个市场。但Arden Reed不止于此,明白若要一直引领市场必须创新。因此,就有了裁缝卡车(Tailor Truck),这辆卡车内置14个传感器和一台价值350万美元的3D扫描仪,可全身扫描,在一分钟之内得到客户身材最准确的数据,因此做出的衣服也更贴身,最大的优点是,衣服比原先的价格便宜了40%。  奏乐机器人  10月24日,“201
期刊
眼下正值银杏树果实成熟期,街道两旁的银杏树挂满了累累硕果,煞是喜人。可是经常有市民用竹竿野蛮采摘果实,记者询问摘来的果实用来做什么,几位老人说“白果可治高血压等老年病”,也有的市民用打下来的白果熬粥、泡茶喝。到底路两旁的银杏果实能否食用呢?它是否有毒呢?  其实,大部分采摘银杏果的市民对其药用价值都不是很了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本刚告诉记者,银杏树的果实即白果,白果为中药的一种,
期刊
有关转基因大米的产业化问题又成为热点话题。有媒体报道,中国农业大学黄昆仑教授用猪进行转BT基因抗虫大米的喂养实验已完成,结果显示,转BT基因抗虫大米与非转基因大米对猪具有同样的营养和安全性。实验用猪在90天喂养期间,无中毒或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公众对于为何用猪而不是小白鼠来做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实验表示不解。  对此,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农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期刊
10月21日,瑞典沃尔沃环境奖基金会宣布,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获得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  沃尔沃环境奖创立于1988年,是全球实践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励,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环境科学年度奖项之一。  21日的评委会通报中称,秦大河2012年主持撰写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关于极端气候事件评估特别报告,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
期刊
在不少科幻、奇幻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规模庞大的地下城系统,其就像迷宫一样的复杂程度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这种地下城仅仅还只停留在幻想之中,在现实中要建造科学的地下城系统,离不开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例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其30公里的地下街将众多的地下车库、地下广场、地铁车站、地下大型购物中心、地下人行道以及地面建筑150余个临街出口等统一规划连接成了网络。这座地下城不仅采用
期刊
手指扫描仪  手指扫描仪是一个条形码扫描仪,可以通过手指简单的扫描,了解到产品的价格,减少在店铺的等待时间,更有效地完成计费。  智能温度水杯  这这款款水水杯杯可可以以通通过过一一系系列列的的LLEEDD灯灯显显示示装装入入液液体体的的实际温度与变化。  激光定位的剃须刀  飞利浦之前在国际消费展所推出的新剃须刀Beard Trimmer 9000,是世界上首个由激光定位的剃须刀,全面满足了消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