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万物复苏,野草萌发返青,冬眠的鱼儿也开始苏醒摄食,其中较为耐寒的鲫、鲤、白鲦等鱼种摄食相对积极。如何在这个季节钓得好,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窝料味性要重
初春水温低,刚过鱼儿摄食温度的下限,因此窝料要精心准备,味道要重,以浓腥香为主。低温环境中,味淡的窝料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鱼儿吸引过来。
钓者可将鱼苗开口颗粒(即养殖塘使用的细小颗粒)与捣碎的红虫以1:1左右的比例掺和成团,外加高度白酒长期浸泡的酒米,两者揉和成团即可。鱼苗开口颗粒含有大量的鱼骨粉、虾粉、蚕蛹粉等成分,腥味浓、蛋白含量高;红虫则是鱼儿幼鱼期摄食的原味饵。二者结合,成本低,招鱼快,效果好。
二、钓饵要精
红虫为首选,事先捆扎,一般选3~4只红虫捆扎成红虫团,手竿准备15~20个红虫团即够用;筏竿、小海竿、矶钓竿串钩垂钓就要准备相对多一些。除了红虫之外,红蚯蚓、小虾和秸秆虫也是不错的钓饵。
三、手竿钓组要轻,
串钩钓组要灵活
初春水温低,鱼儿吸食力度小,因此钓组要精心准备,手竿钓应以轻标、轻坠、轻钩、轻线为原则,关键是调成灵敏的悬坠钓组,铅坠沉底的传统钓组是绝对不可取的。轻标主要是指标尾细,能细则细,这样可使钓组更为灵敏一些。轻坠就是小坠,要与浮标相配套。轻钩就是尽量使用细钩条的钩子,一般以4~6号丸せ带倒刺钩为好,有利于挂虫饵。轻线即非常柔软的细线,主线0.8~1号,子线0.4~0.6号,线硬、线粗都会影响钩饵入口。调钓时,钓者应带饵调成悬坠一钩刚刚触底,一钩底浮,浮标露出2~3目即可;如果钓浮钓半水,浮标要露出4目以上。
四、选择合适的天气出钓
选择合适的天气出钓,鱼活跃,人也愉悦。根据笔者的经验,小于3级的微风或无风的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是出钓的好时机,这种天气能保证水底温度始终高于上层,且比较稳定,鱼不会上浮,钓获较为容易。其次就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微风天。风力超过四级时,不宜钓手竿。
五、钓点要准
初春水温低,鱼儿活力不旺,游动距离有限,往往仍栖于水温较高的过冬的窝点附近。而这样的位置一般水位较深,水底是一直接着地气的,受外界影响较小,水温会缓慢升高。钓者应钓深水处的挺水植物根须、水中烂草、大树根须的前方位置,树桩底前部、石堆底前部、深坎底部等也是很好的钓点;还有就是一些输水干线中的深沟也是不错的钓点。抛竿垂钓也要以这样的位置为首选钓点。水位较浅,水底地形平坦单一,无水草的位置水温相对比较寒凉,附近肯定无鱼,想把远处的鱼儿吸引过来比较困难。
六、手竿施钓技巧
选准钓点后,钓者要先打窝,可打两到三个窝子。窝量不要多,一个小馒头大小的量即可,附近有鱼便会进窝,之后视情况进行适量补窝。
手竿钓的关键在于找准鱼层,其次是抓准鱼儿就饵的信号,把握好提竿时机,此外要让钓饵动静结合。
鱼层,是由天气因素决定的。如果出钓当天是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或零星小雨天,一般当天温差很小,水温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且经过头一天一夜的低温影响,上层水温往往较低,底层水温往往要高于上层水温,这时鲫鱼鲤鱼基本会在水的底层蜗居少动,钓饵就要落底,采用沉底钓的方法。钓饵落底后,钓者就要认真观察浮标的反应,随时准备提竿刺鱼。
初春水温低,鱼没有活力,吃口动作很轻微,浮标不过上下轻微点动1~2目,有时甚至出现半目点动时,钓者就要提竿刺鱼,提竿晚容易造成丢口。
所谓钓饵的动静结合,是指如果鱼儿一时无口,钓者就要让钓饵动起来,以吸引附近鱼儿的注意,首次投竿可以等待时间稍长一点,一般十分钟左右,如果仍然无口,可以轻缓上提钓饵5~10厘米再慢慢放下,等待五六分钟让鱼儿就饵;也可以前后左右移动5~10厘米上提钓饵再慢慢放下。一般来说,如果鱼在窝子附近,就会前来就饵。
一般来说,如果出钓当天是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那么当天的温差往往较大,即清早温度低,中午前后气温会很高,这样的天气,清早要钓底。随着上层水温的逐步升高,鱼会逐渐离开水底起浮取暖。因此,一般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前后,钓者就要钓半水了,要让浮标露出水面4目以上,通过减少水线的长短逐步找到鱼层。
七、抛竿施钓技巧
钓者采用抛竿串钩钓法时,也要结合出钓当天的天气状态来灵活应对,如果是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或零星小雨天,则一整天都可以使用串钩沉底钓。使用该钓法时,钓者可选30克水滴型串钩铅坠,1.2~1.5号主线,0.6~0.8号子线,4~6号丸せ钩。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几枚串钩全部落底,子线是需要逐渐加长的,一般3~4枚的串钩钓组,子线可以从5厘米逐渐加长到10厘米左右。施钓时,钓者可先将几支竿子呈扇形架设,抛投十分钟后若不见鱼儿吃钩,就要另抛他处;一旦某一竿子有鱼吃钩,便可将其他竿子都集中投向那里。因初春鱼儿集群,一旦有鱼咬钩,就很可能不止一条鱼,钓者找到这样的抛竿落点后,就可以集中抛向这里,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一支竿子慢慢摇轮回线,一般一次2米左右,等待片刻让鱼儿就饵,如果还是没有吃口,就继续慢慢摇轮回线,再等待片刻,如此反复,直到拉到近前。
如果出钓当天是艳阳天,清早就要釣底,9点以后随着气温逐步升高,上层水温会渐渐超过底层,鱼儿就要上浮取暖了,这时钓者就要钓浮钓半水。钓浮钓半水就要使用钩离铅坠较远的串钩钓组。笔者的经验是,最远的钩子离铅坠1.5米左右,钩间距15厘米,子线长度1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抛竿立起后,钓饵至少离底有几十厘米以上的距离。另外,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钓者要逐渐地将竿子立起来,开始可以是45°,随着上层水温的进一步升高,立竿角度要逐渐加大,最后可接近80°~90°,以使钓饵离开水底的高度逐渐加大,找到鱼层。使用这种办法,串钩钓组的钩子离开水底最大高度在50厘米至1米左右。如果较长时间无鱼吃钩,钓者就要不断地抛竿找鱼,直至找到鱼层,切勿长时间静等死守。
抛竿串钩钓,是钩子被动刺鱼,因此只要竿梢点动、晃动,基本就是钩子钩进鱼嘴了,此时钓者既可提竿起鱼,也可稍等片刻,因为鱼动饵也动,会吸引其他鱼儿前来就饵,因此,当竿梢再次出现幅度较大的点动或弯弓时,就可能是两条以上的鱼儿中钩了。
一、窝料味性要重
初春水温低,刚过鱼儿摄食温度的下限,因此窝料要精心准备,味道要重,以浓腥香为主。低温环境中,味淡的窝料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鱼儿吸引过来。
钓者可将鱼苗开口颗粒(即养殖塘使用的细小颗粒)与捣碎的红虫以1:1左右的比例掺和成团,外加高度白酒长期浸泡的酒米,两者揉和成团即可。鱼苗开口颗粒含有大量的鱼骨粉、虾粉、蚕蛹粉等成分,腥味浓、蛋白含量高;红虫则是鱼儿幼鱼期摄食的原味饵。二者结合,成本低,招鱼快,效果好。
二、钓饵要精
红虫为首选,事先捆扎,一般选3~4只红虫捆扎成红虫团,手竿准备15~20个红虫团即够用;筏竿、小海竿、矶钓竿串钩垂钓就要准备相对多一些。除了红虫之外,红蚯蚓、小虾和秸秆虫也是不错的钓饵。
三、手竿钓组要轻,
串钩钓组要灵活
初春水温低,鱼儿吸食力度小,因此钓组要精心准备,手竿钓应以轻标、轻坠、轻钩、轻线为原则,关键是调成灵敏的悬坠钓组,铅坠沉底的传统钓组是绝对不可取的。轻标主要是指标尾细,能细则细,这样可使钓组更为灵敏一些。轻坠就是小坠,要与浮标相配套。轻钩就是尽量使用细钩条的钩子,一般以4~6号丸せ带倒刺钩为好,有利于挂虫饵。轻线即非常柔软的细线,主线0.8~1号,子线0.4~0.6号,线硬、线粗都会影响钩饵入口。调钓时,钓者应带饵调成悬坠一钩刚刚触底,一钩底浮,浮标露出2~3目即可;如果钓浮钓半水,浮标要露出4目以上。
四、选择合适的天气出钓
选择合适的天气出钓,鱼活跃,人也愉悦。根据笔者的经验,小于3级的微风或无风的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是出钓的好时机,这种天气能保证水底温度始终高于上层,且比较稳定,鱼不会上浮,钓获较为容易。其次就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微风天。风力超过四级时,不宜钓手竿。
五、钓点要准
初春水温低,鱼儿活力不旺,游动距离有限,往往仍栖于水温较高的过冬的窝点附近。而这样的位置一般水位较深,水底是一直接着地气的,受外界影响较小,水温会缓慢升高。钓者应钓深水处的挺水植物根须、水中烂草、大树根须的前方位置,树桩底前部、石堆底前部、深坎底部等也是很好的钓点;还有就是一些输水干线中的深沟也是不错的钓点。抛竿垂钓也要以这样的位置为首选钓点。水位较浅,水底地形平坦单一,无水草的位置水温相对比较寒凉,附近肯定无鱼,想把远处的鱼儿吸引过来比较困难。
六、手竿施钓技巧
选准钓点后,钓者要先打窝,可打两到三个窝子。窝量不要多,一个小馒头大小的量即可,附近有鱼便会进窝,之后视情况进行适量补窝。
手竿钓的关键在于找准鱼层,其次是抓准鱼儿就饵的信号,把握好提竿时机,此外要让钓饵动静结合。
鱼层,是由天气因素决定的。如果出钓当天是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或零星小雨天,一般当天温差很小,水温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且经过头一天一夜的低温影响,上层水温往往较低,底层水温往往要高于上层水温,这时鲫鱼鲤鱼基本会在水的底层蜗居少动,钓饵就要落底,采用沉底钓的方法。钓饵落底后,钓者就要认真观察浮标的反应,随时准备提竿刺鱼。
初春水温低,鱼没有活力,吃口动作很轻微,浮标不过上下轻微点动1~2目,有时甚至出现半目点动时,钓者就要提竿刺鱼,提竿晚容易造成丢口。
所谓钓饵的动静结合,是指如果鱼儿一时无口,钓者就要让钓饵动起来,以吸引附近鱼儿的注意,首次投竿可以等待时间稍长一点,一般十分钟左右,如果仍然无口,可以轻缓上提钓饵5~10厘米再慢慢放下,等待五六分钟让鱼儿就饵;也可以前后左右移动5~10厘米上提钓饵再慢慢放下。一般来说,如果鱼在窝子附近,就会前来就饵。
一般来说,如果出钓当天是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那么当天的温差往往较大,即清早温度低,中午前后气温会很高,这样的天气,清早要钓底。随着上层水温的逐步升高,鱼会逐渐离开水底起浮取暖。因此,一般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前后,钓者就要钓半水了,要让浮标露出水面4目以上,通过减少水线的长短逐步找到鱼层。
七、抛竿施钓技巧
钓者采用抛竿串钩钓法时,也要结合出钓当天的天气状态来灵活应对,如果是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或零星小雨天,则一整天都可以使用串钩沉底钓。使用该钓法时,钓者可选30克水滴型串钩铅坠,1.2~1.5号主线,0.6~0.8号子线,4~6号丸せ钩。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几枚串钩全部落底,子线是需要逐渐加长的,一般3~4枚的串钩钓组,子线可以从5厘米逐渐加长到10厘米左右。施钓时,钓者可先将几支竿子呈扇形架设,抛投十分钟后若不见鱼儿吃钩,就要另抛他处;一旦某一竿子有鱼吃钩,便可将其他竿子都集中投向那里。因初春鱼儿集群,一旦有鱼咬钩,就很可能不止一条鱼,钓者找到这样的抛竿落点后,就可以集中抛向这里,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一支竿子慢慢摇轮回线,一般一次2米左右,等待片刻让鱼儿就饵,如果还是没有吃口,就继续慢慢摇轮回线,再等待片刻,如此反复,直到拉到近前。
如果出钓当天是艳阳天,清早就要釣底,9点以后随着气温逐步升高,上层水温会渐渐超过底层,鱼儿就要上浮取暖了,这时钓者就要钓浮钓半水。钓浮钓半水就要使用钩离铅坠较远的串钩钓组。笔者的经验是,最远的钩子离铅坠1.5米左右,钩间距15厘米,子线长度1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抛竿立起后,钓饵至少离底有几十厘米以上的距离。另外,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钓者要逐渐地将竿子立起来,开始可以是45°,随着上层水温的进一步升高,立竿角度要逐渐加大,最后可接近80°~90°,以使钓饵离开水底的高度逐渐加大,找到鱼层。使用这种办法,串钩钓组的钩子离开水底最大高度在50厘米至1米左右。如果较长时间无鱼吃钩,钓者就要不断地抛竿找鱼,直至找到鱼层,切勿长时间静等死守。
抛竿串钩钓,是钩子被动刺鱼,因此只要竿梢点动、晃动,基本就是钩子钩进鱼嘴了,此时钓者既可提竿起鱼,也可稍等片刻,因为鱼动饵也动,会吸引其他鱼儿前来就饵,因此,当竿梢再次出现幅度较大的点动或弯弓时,就可能是两条以上的鱼儿中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