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同义:勇于创新奔小康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喜欢研究学习各种种养技术,他始终认为,只有大家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为此,他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带领大家共同走上种养致富路。他就是尤同义,太原市娄烦县润和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回乡创业
  尤同义出生于1961年,家乡是个不起眼的山村,土地也并非沃野。在天池川中部顺着往南的一个山沟路再行5公里,方能看到一个卧在掌窝的小山村——南岔村,136户人家,475口人,3600亩耕地,全部是农民,靠老天吃饭,典型的北方农村。高中毕业后尤同义来到邯郸一家矿务局工作,也许是因为企业工作有些单调,也许是因为过于想家,两年后,他决定回乡创业,在家乡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来开启财富密码。
  返回家乡后的尤同义,只向父亲讨到了一块地,想都没想就选择了种植桃树。紧接着就亲赴山西农大,从大学教授那里学到了嫁接技术并采回了优良桃种。尤同义在跟父亲讨回来的一亩二分地里做起了试验,桃熟季节,在父亲乐呵呵数钱的同时,他给父亲算了一笔账:在一株桃树的占地面积上可以产土豆40~50斤,按每斤0.3元计算,收入12~15元,一株桃树产300斤鲜桃,按每斤0.8~1.2元计算,可收入240~360元,父亲终于认可了儿子的想法,让他放手去干。
  于是,尤同義放大了胆子,也加快了步子,从1亩到6亩再到70亩,把自家的地和邻家的地连片,从桃树、梨树、苹果树到核桃树,从调换到承包到为当地贫困人群提供工作,事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把握机遇
  一项新措施,就是致富的一个新方向。1996年,在娄烦县畜牧中心扶持下,尤同义开始了养殖。他自费到河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考察,选择了以牛羊为主的养殖方向,并一心想着要带动村民共同养殖。
  他买书籍、购光盘、请教专家,养殖技术日臻全面、专业。为降低农户风险,他引进优良品种交配,在自家院搞配种试验,成功后再推广给养殖户。为了牲畜冬天草料的足量供应,他又学习掌握了先进的种草技术,同时进行技术培训,为农户配备专业技术员,加工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并销售,让养殖户全无后顾之忧。
  尤同义知道,想要事业做大产业做强,必须精诚合作,共谋发展。2009年,尤同义与10户农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经过几年的运行,合作社成员日益增多、经济效益连年增长。2012年,县政府推广新型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南岔村被纳为试点村之一。但是村民们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积极性,为了打消村民们心中的疑虑,尤同义就在自己家地里亲自试种。结果是令人欣喜的,尤同义试种了60公斤新品种,竟然收获了3000多公斤马铃薯。村民们亲眼看到了新品种的优势,纷纷来向他咨询,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新品种让尤同义尝到了甜头,他表示不仅会继续种植新品种,还会尝试各种种植新技术,优良的品种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才能取得更大的丰收。提到可能存在的风险,他说:“如果收成好,便向村民们推广;收成不好,便不推广了,自己损失点没什么。”
  共创未来
  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始终是尤同义内心坚定的信念。
  在品种上,他不断试验、引进、推广,精选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最优品种,达到适种、质优、量高的效果。在种植技术上,他实现了马铃薯种植铺膜垄作及全程机械化,为娄烦打嬴农业翻身仗迈出了坚实的步子。在销售手段上,他从最初的集中销售到网订,再到娄烦县第一个邮农合作社的成立,把农技指导、农业信息、市场服务集于一体,随求拨付、任需挥洒。为了更便于向种养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致富的道路上来,2009年他创办了娄烦县同福农牧专业合作社,村民12户入社,次年又成立了娄烦县润和美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36户入社。尤同义的种养民营企业从这个小小的山沟起飞,飞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多年来,尤同义先后获得了“农村拔尖实用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个人一等功”等省、市、县荣誉称号,他坚信,一位企业家的成功绝不在于他拥有了多少财富,重要的是为这个社会贡献了多少力量。尤同义告诉记者:“一个人富裕不算富,只有大家一起富起来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大家带动起来发展产业,实现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1月19日从山西省科技厅传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关于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山西5项专利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5个获奖项目分别为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超前开盖断电方法及其装置”,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钢管和钢管的制造方法”,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申报
期刊
能源和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话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难题是国内外专家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  1月4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了山西禾木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看到了该公司研发的生物质混合燃料点火系统示意图和资料。经过询问得知,该系统能以废旧材料和煤混合的燃料来代替燃油,彻底改变了过去老旧的点火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浪费
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設山水田园城、精品旅游县,奋力实现安泽全面振兴、绿色崛起,1月21日,山西省安泽县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就“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顶层设计与关键技术”作专题学术报告,为沁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把脉献策。  王浩院士在报告中深入解析了我国水环境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他说,近年来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增大,水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期刊
“平价惠民生,欢乐过大年。”在第六届山西省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上,交城的红枣、白木耳、羊肚菌、开元醋液、黄芥子油成了“交城山”的特色品牌,深受市民热捧。其中的黄芥子油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聚盛有”的百年老字号产品。据了解,黄芥子油运用传统工艺压榨,味道鲜美、色泽鲜亮,富含大量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等特殊营养成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黄芥子油的油量高达45.5%,具有软化
期刊
1月1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1月17日,东方航空率先宣布于1月18日0时起,允许旅客在飞机上使用开启飞行模式的手机;1月17日晚,海南航空执飞了中国民航解禁手机后的第一个航班。这意味着,中国大陆航空公司不允许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将成为历史。  这一改变,源于2017年10月实施的交通运输部第五次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
期刊
备足年货,快乐过年,这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风俗习惯。离年底越来越近,买年货也开始提上日程。连日来,正在山西省展览馆火热进行的第六届山西省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上人头攒动,不时有来往的行人驻足观看、询问。在吕梁临县展位,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展示着什么,走近一看,她正吆喝着:“这是咱们临县地地道道的纸皮核桃,一捏就碎,香味扑鼻,大家过来看一看、尝一尝……”经打听得知,她就是颇有名气的“核桃大嫂”、临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孙军、丁向东团队博士生袁睿豪、薛德祯副教授等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Turab Lookman教授合作,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研发成功新型压电材料,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基于主动学习技术的材料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加速设计开发新型压电材料,解决传统的材料开发方式往往依赖于试错法或者经验和做大量实验的问题。他们仅仅通过三组实验就成功开发了
期刊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近期宣布,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马德哈维·克里希南首次精确测量出了单个分子在溶液中的有效电荷。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发現不仅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诊断出许多由畸形蛋白质引起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等,因为在化学层面,很多疾病与蛋白质的电荷变化有关。
期刊
近日,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首飞成功,党中央、国务院发贺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AG600与运—20大型运输机、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一起,被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兄弟”。  比起两位“兄长”,AG600飞机似乎没有那么声名远播,但从研制的难度和意义来说,一点也不亚于前两位。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领域的空白,1个多小时首飞的背后更是航空工业历经8年的飞跃。  提高救
期刊
近日,在江苏省政府的表彰大会上,几位不到20岁的小伙子被授予“江苏工匠”的荣誉称号,还被奖励了30万~50万元的奖金。据了解,他们都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靠一双巧手和艰苦的训练,在世界级大赛上获得了大奖。  当前,国家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工匠对产品的打磨,卓越品质就只是纸上谈兵。工匠精神不是浪漫的文艺表达,不是嘴上纸上的宏大口号,而应该是从制度入手建立的一整套培育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