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牡蛎壳粉优化制备及其对草甘膦的吸附性能

来源 :工业水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甘膦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有机磷.通过高温掺杂合成改性牡蛎壳粉,并用其对模拟草甘膦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最优制备条件:煅烧温度900℃,过筛粒径120目(125μm),淀粉用量(淀粉质量/牡蛎壳粉质量)15%,煅烧时间2.5 h,并进行碱处理.XRD表明,制备的改性牡蛎壳粉表面成分为CaCO3和Ca(OH)2;表面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比表面积相较未改性前增大21.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制备的改性牡蛎壳粉存在羟基官能团.改性牡蛎壳粉吸附草甘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66.06 mg/g.
其他文献
为从有机废水中选择性吸附四环素(TC),在水系条件下采取简便快速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采用多种手段对合成得到的ZIF?67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材料在TC与亚甲基蓝(MB)混合体系中的选择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混合体系pH、污染底物配比、吸附体系中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8 K,pH=6.5,MB和TC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0、40 mg/L的条件下,ZIF?67对TC的吸附选择性能够达到93.5%.ZIF?67在混合体系中对TC的选择性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普遍具有pH低,Fe、Mn等离子浓度高的特点,其任意排放对环境危害很大.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对酸性矿山废水进行中和吸附处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其已成为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钢渣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且吸附效果好,适于作为AMD的处理材料.对钢渣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钢渣适于处理废弃小型闭坑矿废水,其处理效果受钢渣成分、废水成分、工艺参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钢渣中的含钙组分为中和AMD的主要碱性物质,
砷(As)污染被认为是当前世界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As污染.砷是一种有毒元素,主要以As(Ⅴ)和As(Ⅲ)2种价态的无机物形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相比As(Ⅴ),As(Ⅲ)的危害性更大.通过共沉淀法构建铁锰基水滑石(FeMn?Cl?LDHs),研究了其对水中As(Ⅲ)的固定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8范围内,FeMn?Cl?LDHs对As(Ⅲ)的去除率保持在97%左右;共存离子SiO32-、PO43-、CO32-和As(Ⅲ)存在竞争吸附,而Ca2+、Mg2+、NO3-和
分别以产脲酶菌株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K.oxytoca)和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N.crassa)为模板,利用生物矿化法制备了纳米磁性氧化铁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测试法以及磁滞回归线等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主要为Fe3O4/C复合物,球状颗粒,粒径约为20 nm,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以K.oxy?toca为模板在20 mmol/L
精制棉黑液(简称黑液)是棉短绒在加碱高温蒸煮生产精制棉过程中产生的高COD、高色度、可生化性差的黑褐色废水,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是精制棉废水达标排放的关键.本研究充分利用黑液中的余热、余碱活化过硫酸盐(K2S2O8)产生强氧化性的过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HO·)去除黑液中的COD和色度.结果表明:当黑液的温度为70℃、pH=11.0时,1 L黑液中添加50 mL 2 mmol/L的K2S2O8,黑液中COD、色度、果胶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4.6%、96.5%和96.3%.自由基猝灭实验
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的排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乃至破坏,但其与河水间存在的盐差能可被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反电渗析是可以有效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绿色发电技术.以浓海水和河水分别作为反电渗析的浓、淡室进料溶液,基于国产亚德世膜,采用不同的隔板考察了膜间距离和流道类型对反电渗析性能的影响,并用进口富士膜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膜间距离的增大,膜堆开路电压和内阻增大,功率密度和离子迁移量减小;相同膜间距离下,直流道隔板的产电性能优于斜流道;采用富士膜的产电性能和离子迁移量影响规律与亚德世膜一致
硫酸根难以稳定高效去除,造成浓缩、蒸发单元结垢是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以脱硫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钙矾石法深度去除硫酸根与沉淀物沉降条件优化研究,系统分析了初始n(Ca2+)/n(SO42-)(ICS)、n(Al3+)/n(SO42-)(IAS)和混合条件的影响机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沉淀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钙矾石沉淀法的硫酸根去除率可达99.5%;由于形成沉淀物的Zeta电位较高,静电斥力影响了沉淀物颗粒的聚集,造成沉降性能恶化.ICS和IAS的变化可以改变产物的结构、
某企业根据其化机浆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加酸、预曝气+预酸化+IC反应器+氧化沟+混凝脱色”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IC厌氧反应器对化机浆废水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6%,对SS的去除率稳定在49.11%;好氧系统的COD去除率约为90%,SS去除率约为61.07%;混凝脱色处理出水COD约为75 mg/L,SS约为23.5 mg/L,处理出水水质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的要求.该组合工艺对化机浆废水的处理成本
油田采出水中细小分散相油滴的去除是含油污水有效处理的关键,而分散相油滴的去除效果又有赖于油滴聚结技术的发展.从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情况来看,聚结技术主要分为材料聚结技术和水力聚结技术,其中材料聚结又可分为润湿聚结和碰撞聚结.首先对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并从原理角度分析了影响聚结除油效果的主要因素——聚结材料性质和聚结反应器结构.然后从提高除油效果和改善出水水质的角度分析综述了基于2种机理发展的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从应用情况来看,材料聚结技术与设备聚结性能和除油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聚结材料表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MnO2?RuO2/CFS(碳纤维布)复合电极,利用SEM、XRD、循环伏安测试等对制备的电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降解高氯亚甲基蓝模拟废水实验,考察了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氧化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nO2?RuO2/CFS复合电极上分布着密集粗糙的MnO2和RuO2纳米晶体,可提高氯离子利用率和降解效率;与纯碳纤维布、RuO2/CFS电极相比,MnO2?RuO2/CFS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氧化能力更强,降解亚甲基蓝具有更高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通过SPSS优化可以得到MnO2?RuO2/C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