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5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众多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
  一、现象
  纵观近几年的课改实践,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们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多数的合作仅停留于形式,往往是教师一说小组合作,前排学生便往后转,满教室都是嗡嗡声,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时间一到,教师喊停,学生立即静下来,站起来发言。学生关注的仍然是个人见解而没有顾及整组意见,因而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更新理念不到位,指导合作不得力,把握小组合作契机不恰当,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程度不充分,留给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充分。
  二、思考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的种种不良现象,追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
  (一)营造氛围,引发合作需求
  营造氛围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并以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独立探究,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变“要我合作”为“我要合作”。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1分钟的录像,要求学生统计出1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各种车辆情况作为课程的导入。第一遍学生没记下来,教师又放了一遍,学生还是没有统计下来。学生觉得太快了,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采用分工合作的办法,记录各种车辆情况。分工结束后,教师再放第三遍,这一次学生就能汇报通过的车辆情况了。学生通过合作最终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二)合理分工,培养合作习惯
  组建学习小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划分,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困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优秀生也能获得展示的机会。在每一次合作学习开展之前,小组成员都要进行分工,明确各人的职责。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汇报员,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角色中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三)明确目标,提高合作效率
  合作目标是进行小组合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形式,减少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实效性。同时,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例如,商店里有各种食品饮料:矿泉水2元/瓶,可乐3元/瓶,饼干4元/包……我有25元钱,请给我配一份春游食物。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合理。学生们明确了学习任务后,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四)给足时间,落实合作实效
  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分而不过分,要保证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见解。合作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组员倾听,然后讨论形成小组意见,汇报时改为“我小组来说一说”,让其他组发表意见,再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同时,小组合作时,教师应深入到学习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识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及时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例如,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每组的桌面上准备一些实物,如乒乓球、小皮球、茶叶罐、牙膏盒等,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要求小组合作,提出分类标准,并得到分类结果。教材中仅提供两种分类,即按形状分和按大小分。教师应给足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新的分法,如“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按颜色的不同分”等。
  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早在2011年时,全球IPV4已经全部分配完毕,IPV6协议已经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核心。IPv6协议功能虽然很强大,但由于与IPv4协议的兼容问题,它无法迅速地将IPv4的地位取代,两种协议必将有一个共存的过渡期。IPv4协议与IPv6协议互连、互通并平稳过渡到纯IPv6网络需要选择最合理的过渡方案是过渡期最重要的任务。
根据不变矩特征的尺度变化规律,以及三层BP网络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基于多级BP网络模型目标识别的新方法。通过高斯金字塔模拟目标的多级尺度模型,利用不同级别的模型建立目标的多级BP网络模型。通过对3类飞机目标的大量仿真试验,这种基于多级BP网络模型的识别方法,能有效的完成多尺度目标识别,提高目标识别的正确率。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又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文从突出语文基础知识,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职业技能,注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
提出一种生物信息二级数据库的构建模式:B/S模式下,首先依据约束规则对各类异质数据进行有效收集,然后对收集的数据尤其是半结构化数据进行解读,进而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
<正>多边形的平面密铺是新课标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审美观念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密铺问题不同于传统数学,具有较强的
结合连续强度理论和统计理论,从岩石内部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出发,建立了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将岩石破坏准则作为微元强度分布变量建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时,破坏
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板块之一,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人本教学理念的缺失,
智能电网发展理念,赋予其承载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提高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面向电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在信息学科的传统技术优势,提出培养智能电网信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单桩非线性沉降分析新模型.提出的模型可同时考虑桩底土的非线性、桩侧界面接触非线性及桩周土体受剪的非线性变形.该模型中,假设土体作用力只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