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说明文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智力呢?简括地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这是教师在说明文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观察事物不能单靠眼睛,还必须动脑。要仔仔细细地看,同时还要思考,对事物做细心观察。远远地站在那里望一望,走马观花,是绝对不行的。在说明文教学活动中,有许多事例表明了细心观察事物的重要,《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景泰蓝的制作》等文章,就是最突出,最明显的例子。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不仅要细心,还要相互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才能认清事物彼此之间的差别,抓住事物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之所以能够对“天空的薄云”,如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和“低而厚密的云层”,如卷积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写得那样具体、鲜明,主要是由于作者对云的不同形状做了相互比较的细心观察。有些东西过于微小,还有些东西距离我们太高、太远,要对它们进行认真的观察,做出科学的说明,单凭我们的肉眼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仪器观察。借助仪器观察事物,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生物课上就有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在初中物理课上就有借助电流表、电压表观测得实验;如此等等。
  教学上面举出的这些说明文——实际上不止这些,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我们应当怎样向作者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说明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又一重要方面。分析综合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一种逻辑思维形式。先分析,后综合,在说明文中是最常见的。例如《中国石拱桥》的第五段——本文的主要段落之一,文章先从四个方面对赵州桥的建筑的四个特点:“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形式美”做了具体分析,紧接着用“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句话,对上面的具体分析做了科学的概况——综合。该文的另一个主要段落——第六段对卢沟桥建筑的特点做了具体分析,紧接着在第七段借用马可?波罗的一句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卢沟桥的高度建筑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做了科学的概括——综合。这便是运用先分析、后综合的写作方法和逻辑思维形式的实例。
  把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倒转过来,先对缩写的事物进行科学的概括——综合,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这种选写作方法和逻辑思维形式的说明文也是常见的。我们以《苏州园林》来说。这篇文章是说明苏州园林修建的特征的。全文共分十段,首位两段是文章的开端和结语,中间八段是文章的主体。教学这篇说明文,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第二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段是下文第三至第九段对苏州园林各方面的具体分析的概括——综合,而第三至第九段则是对第二段的概括所做的具体分析。这是一篇先综合、后分析的选写作方法和逻辑思维形式的典型之作。
  三、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人们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感性材料也愈加丰富,把这些感性材料反复的加以总结,因而获得了对于这些事物的理性认识,是说明文的特点之一。不难看出,说明文所反映的上述内容,正是人们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成果,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以教好说明文,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有些说明文,反映了客观事物辩证的历史发展,《向沙漠进军》便是其中一例。文章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从历史上看,过去人们没有能够征服沙漠的,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被沙漠所并吞。但是,解放后的中国人民,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成功地征服了我国部分沙漠地区,把不毛之地变成林地,牧场和盛产粮棉的绿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创举,它表明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创造人间奇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非常明显,《向沙漠进军》一文表明了客观事物辩证的历史发展。教学实践证明,教好说明文完全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总之,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就能够逐步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智力的每一步发展,又相应地促进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这便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现就初中数学试题的创新设计方向,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特色试题予以简析阐述。  一、注重学习过程,蕴含学法指导  数学新课程评价要求注重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因为过程中蕴含着方法,产生着情感体验,例:  1.在探究运算(+8)-(+10)时,一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索:因为(-2)+(+10)=+8,所以(+8)-(+10)=-2;另一方面(+8)+(-10)=-2,于是(+8)-(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的开展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一般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强调“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突出组内的合作,将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强调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但合作学习也存在某些学生为合作而“合作”进而“吃不饱”,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明显感到难
期刊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并把课堂教学反思看作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下面就教学反思有效途径原则及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坚持教学反思,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指导性原则。见微知著,内容新鲜,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一斑窥豹,见微知著。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
期刊
我们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怎样做好课外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交流,在相互的碰撞中找到最佳途径。下面是我与学生阅读中的做法。  一、正确引导明确阅读的目的  阅读,有两种目的,一是带着任务去阅读,比如读课本,读到题目要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读后还要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有哪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读文章相关的人物了解及事件的了解,需要查阅资料并写一写,记一记,
期刊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难度,注重基础,注重过程,注重以数学活动为中心,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繁重的人工计算和推理将更多的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中,可以将数据变简单点,使运算量减小;三角函数中的公式着重于应用解题,对推导和记忆的要求低一些,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期刊
“留白”是绘画、书法的一种艺术技巧,艺术大师们往往都善于“留白”,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我们学过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其中提到了笪重光《画荃》里的几句话:“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几句话颇为耐人寻味。我们鉴赏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虾,虽然只画鱼虾而不画水,但我们能感受到烟波浩渺,满幅皆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高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高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听课是必不可少的。听课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听课往往是青年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步。但听课听什么?如何高效听课?仍然是困扰许多青年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定位角色  青年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学习者而不是批评家,要有虚心学习态度,去发现授课教师长处和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青年教师不仅要用心去感受授
期刊
初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考虑到方方面的问题,为做好学生的工作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一、备课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备课的准备是否充足。教案要按课时来编写,就英语来说,涉及到了词汇、句型、短语和语法等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在此当中,所有的知识点大部分都归纳在语法的范围之内。老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的备好这一节课。如果光是依照课本笼统的提到的句型或词汇,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性、求知欲,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如在"声音的传播"一节教学引入时,可用一次性纸杯、细棉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