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四要四不要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轻视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要“泛泛而谈、情感不浓”;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不要在双边活动中滥提问;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一支粉笔一节课。
  【关键词】提高 创造性 启发式 辅助 循史入情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轻视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中学历史课中表现为学生对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浓厚兴趣,对独立思维有快慰感,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心情舒畅的满足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自觉地在历史园地中拓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具体地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最好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竞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要轻意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经过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沟通,对历史的感悟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要轻视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二、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要“泛泛而谈、情感不浓”
  要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引导学生把这种爱国主义热情付诸行动。
  不要“泛泛而谈、情感不浓”。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思想觉悟,也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教学中绝不能冷漠地进行教材分析,不引导学生循史入情。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爱国主义的道理,更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历史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许多感人的事件让我们的思想、灵魂震撼不已。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来说,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晓之以理,需动之以情。在中国近代,中国领土被瓜分,主权被损害,财富被掠夺,文化被摧残,同胞被蹂躏。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13多亿两白银,开放通商口岸100多处,租借地40处,租界上百个,割占和侵吞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为何屡遭外国列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代贫穷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教师这样明“理”,同时又激“情”,学生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科教兴国”、“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世界之林”等诸般道理,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刻苦铭心的关怀。
  三、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不要在双边活动中滥提问
  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比如,正问启发、反问启发、观察启发、对比启发、类比启发等,主要是提问采用较多,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好的提问,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有的则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简单的问答式,如有位教师在教完《林则徐销烟》后,如此展开了他的提问:“林则徐是不是我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学生回答:“是。”教师又问:“他是不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学生回答:“是。”教师再问:“我们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不感到自豪?”学生回答:“自豪。”诸如此的问题,只能说是一种毫无价值、学生无需动脑的问题。而我们在教学中所致力追求的,应该是引起并且激化学生头脑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调动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探索的那种问题。
  四、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一支粉笔一节课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得到启迪。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我们无法再次去经历和体验,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历史文物或历史遗址摄制成录像片或拍成照片,连同历史过程的影视实录,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使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在一起,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能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地再现已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实现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总之,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思考、探索,才能真正跟上改革的步伐。
其他文献
品德是个体社会在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幼儿园、学校的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它的形成不仅存在于客观的社会环境,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任何一种品德的形成,都是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因此,做好幼儿的品德教育工作,不仅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幼儿园、学校以及社会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  孩子的社会化最初是在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对某食品都有独特的感觉。中央电视台播出《舌尖上的中国》后,广大民众对中国传统美食,劳动人民的智慧及情感。随着科技及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大规模的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运作,对传统手工的东西渐渐被淡忘。我们常说病从口入,食品与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食品是一把双刃剑,当前的不少食品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  一、食品加工制作  中国传统食品有很多,各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食品, 简直是数不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
1模式僵化——课件使用缺乏灵活性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能有效地融入课堂之中,这样的课堂必然富有开放性、多变性、创造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但是这很可能与课件的使用发生冲突,会
简析2017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第1题,并对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降解过程等问题进行拓展,为师生备考提供有益参考。
<正> 南斯拉夫党和政府一贯把提高共盟盟员、工人、青年、全体劳动者的思想水平视为首要任务。南共联盟把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确立革命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同时对教师教学能
2014年2月27日斯伦贝谢公司宣布PeriScope HD多层位边界探测服务实现商业化运行。该技术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能够准确地探测多个层位、地层的走向以及流体边界位置,从而优化
关键词:整合 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鲜明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必要且有效手段。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充
通过对"脊蛙反射"实验的改进以及实验中生成性问题的探究和创新,从落实核心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体现理性思维、升华科学精神四个方面出发,进行了屈腿反射和骚扒反射现象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