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应变多量子阱实现折射率变化低偏振相关的理论分析

来源 :光学与光电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198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温度变化和载流子注入阱间分布不均匀性,给出求解量子阱材料折射率变化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量子阱应变量大小、阱宽、垒区材料组分和注入载流子浓度对TE模和TM模折射率变化的影响。设计出折射率变化低偏振相关的混合应变多量子阱结构,在0~40 ℃的温度范围,其折射率变化量在1 530~1 570 nm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大数值(6×10-3),且具有低的偏振相关性;当载流子浓度从1×1024 m-3增大到3×1024 m-3时,其折射率变化量在增大的同时,仍可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低偏振相关。Refractive Index Change of Mixed Strain Multiple Quantum Well
其他文献
随着10.6 μm CO2激光器引人注目的进展,其传光元件 —— 光纤的开发也十分活跃。CO2激光器,在激光手术刀和激光加工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如能研制出供它使用的光纤,CO2激光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期刊
提出一种基于保留最佳主成分的主元分析法(PCA)和整数小波变换相结合的超光谱图像压缩新方法, PCA能够有效地消除超光谱图像的谱间相关性, 而整数小波变换在去除空间相关性方面具有长处。对超光谱图像的空间进行等份分割, 进行PCA和小波变换编码, 能够有效地减少运行时间, 通过建立压缩比与保留主成分(PC)个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 快速求出任意压缩比下保留PC的最佳个数。通过对AVIRIS光谱成像仪和研制的超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图像压缩分析表明, 这种改进的主元分析和整数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算法在压缩效果和运行速
阿尔布凯克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者为避免电子和离子加速器中高电压强电流电源电触发开关的严重跳动,正在研究一种激光触发开关的新途径。与传统的激光触发开关不同,桑迪亚的技术是用紫外激光在幵关电极之间产生电离沟道,而前者是利用可见或红外激光束在一个电极处产生点状等离子体。
期刊
研制了一种基于聚合物平板波导-金纳米颗粒(AuNPs)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长程检测了罗丹明6G(R6G)的SERS信号,对基底的增强性能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ERS信号强度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探测距离为10 mm时SERS信号达到最大值;该基底对R6G的检测限为10-7 mol/L,增强因子为4.3×104;R6G各特征峰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左右,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该聚合物平板波导-AuNPs SERS基
提出了基于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PDM-DPMZM)的基频/倍频三角波和方波产生方案。DPMZM1加载驱动射频信号,DPMZM2不加载驱动射频信号仅进行光载波相移时,检偏拍频后可产生载波基频的三角波和方波信号;当DPMZM1和DPMZM2同时加载驱动射频信号,且相位差控制为90°时,两路偏振光独立拍频后,可以产生载波二倍频的三角波和方波信号。通过改变射频信号的相位差和连接方式,仿真中分别产生了重复频率为10 GHz和20 GHz的三角波方波信号,通过射频信号幅度偏移和直流偏置漂移验证了方案的稳
A femtosecond mid-infrared optical vortex laser can be used for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to extend cutoff energy to the kilo-electron-volt range with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as well as other secondary radiations. For these, we demonstrate a high-energy
期刊
期刊
With widely availed clinically used radionuclides, 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 (CLI) has become a potential tool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 However, the impulse noises introduced by high-energy gamma rays that are generated during the de
光学稀疏孔径成像系统采用多个独立子望远镜按阵列排布来等效一个大口径望远镜,其直接输出图像需要进行后期数字图像处理以获得与等效口径望远镜直接成像质量相同的复原图像。在图像复原方法中,维纳滤波方法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图像复原算法,这种方法需要系统的实际点扩展函数作为参数。然而对于一个大口径的光学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其实际点扩展函数往往难以测量。相反,根据子望远镜的阵列排布形式可以非常容易地计算出系统的理想点扩展函数。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分析了使用计算的点扩展函数代替实际的点扩展函数进行图像复原的可行性。
本文报导应用编码相机拍摄激光等离子体X光空间分布的编码象,并给出再现的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