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课堂需要自由地体验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美学的眼光审视现行的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大多选文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尤其是新课改以后的新教材,更具有了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现行语文教材选文既表现了爱国爱民的雄壮美,又表现了忠贞、真诚的人性美;它们既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的含蓄美,又有用语整齐、长于修饰的典雅美。语文教学就应该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唤醒“沉睡的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语文课堂保持那一份灵动与清纯,让沉浸在各种模拟题中的学生在语文这方天地里获得“诗意”的“栖息”。
  让学生能够获得“诗意”的“栖息”,就必须有“诗意”的课堂。“诗意”的课堂应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课堂,它关注行动结果,更关注通向结果的“诗意”自由行动。
  中國是一个讲究“师道尊严”的国度,老师就是真理,老师只有板起面孔,才有威严,才有师道。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课堂中,师道尊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秩序。但语文学习也成了知识灌输的“机器活动”,致使柔柳、清风和拍岸的惊涛、西窗的含雪及课本之外的种种生活均与课堂绝缘。
  看似灵动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教师一人带着教参桎梏在可悲地独舞。失却了自主的体验,限制了自主的表达,学生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首先要给学生的思想松绑。创造了教育神话的杜郎口中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了“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要求,这是对传统课堂纪律的革命,是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充分尊重,是学生得以自由学习的“法律保证”。笔者有幸观摩了几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学生敢问、敢说、敢进行板演、敢下位讨论,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热烈、和谐、民主的气氛。
  “诗意”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打破各种无形的束缚,用心灵去倾听、感受、体悟、接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在理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时,大部分同学都是就整句进行分析,认为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而一位男同学就“空”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我认为‘空’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惜别之情。友人离去,空的不仅仅是地上的马蹄印,更是诗人的心灵。开学前,在我家玩了二十多天的表弟回家了,我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所以,一个‘空’字,活现了诗人依依惜别、怅然若失的特定心情。”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富有个性的表达,怎能不让人为之喝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悟回归课堂,这种感觉真好。
  生活中存在“诗意”,文本中蕴藏“诗意”,“诗意”的课堂应该是生成性的、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的、浮动着师生灵气和悟性的世界。
  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入文本世界,领悟文本“诗意”的美妙。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阅读体验就是要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把文本内容跟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成长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只要学生有阅读体验的生成过程,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只要不是跟着教辅书的人云亦云,即使肤浅片面,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宽容地对待他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所以就不能强调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否则,“求同性思维”将会严重扼杀学生的思考能力,何谈“诗意”?
  当然,学生的“大唱反调”与“独特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思维倾向,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离不开整体性原则。大家都在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我们不能把他解读为别的形象。奥楚蔑洛夫成了机灵、务实的代表,《背影》中的父亲成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典型,听到学生存在偏差的阅读体验,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倾听,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凭借自己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准确诊断,适时点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如果言之有理但观点肤浅,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开掘深度:如果学生回答过于口语化,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用语;如果学生观点模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清晰表达。在平等的对话中,教师要大胆矫正学生的阅读偏差,让学生在老师理解和尊重的目光中,学会阅读,体味“诗意”。语文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共同学习、成长、进步的伙伴关系,只有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谱写语文课堂的“诗意”旋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诗意”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作为共同学习的师生,如果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无拘无束,有了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就会让学习成为享受,让课堂成为乐园。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诗意’,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卫东,走在研究的引桥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其他文献
新型智慧城市是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政府监管服务效能,推动社会管理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也是成都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城市场景。为弥补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借鉴深圳建设经验,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应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创新示范工程应用,切实推进数据资源融通,加快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主持者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企业,都是一个战略要求。
近年来,黄梅县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黄梅的战略目标,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三户一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深受农村基层干部和农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法律服务,使其能够有效参与司法程序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的权利主体是弱势群体,义务主体是国家,实施主体是政府,通过法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而且使其达到预期的最佳
传统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心于把正确的答案传授给学生,同时也满足于学生“鹦鹉学舌”似的说出“正确”答案。传统语文教学以否定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否认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性、独特性为代价去追求统一的认知教学结果。新课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学习过程的递进和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突破预设之外的新的构建,这正好是生成性教
目的 了解γ-干扰素对角膜细胞HLA抗原表达的影响。动态观察角膜细胞间HLA-ABC民和HLA-DR抗原表达的量变关系。方法 采用ACAS570粘附式细胞分析仪和是接免疫荧光技术,地全外原代培养的正常成人角膜上
“集约”一词原是经济领域中的术语.意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筹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
在宣传报道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面宣传,做好引导。宣传引导农民不盲目外出,积极提供各种务工信息服务。二是大力宣传留守人员团结互助,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三是结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