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GF-β1及IL-18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前瞻性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前血清TGF-β1、IL-18水平。治疗后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ACI患者预后情况,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TGF-β1、IL-18水平对ACI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110例ACI患者中预后不良38例(34.55%),预后良好72例(65.45%)。治疗前,预后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

其他文献
白血病的分子分型是评估疾病风险、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NUTM1基因(15q14)重排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一种新分子类型,主要见于儿童(≥1岁)和婴儿(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JAK2V617F基因突变为MPN诊断的主要依据。既往研究显示MPN患者BCR-ABL融合基因与JAK2V617F基因突变是互相排斥的,但近年来两种基因双突变病例时有报道。文章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CR-ABL融合基因与JAK2V617F突变双阳性的MPN进行综述。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T细胞或成熟自然杀伤(NK)细胞的异质性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PTCL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复发、难治、预后较差的情况。近年来,二线化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新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极光激酶A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等)的应用在复发难治PTCL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移植方案的选择及以新药为骨架的方案之间的联合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评估"干备"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能否在长达35d的时间内保持无菌。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组装5套密闭的ECMO系统(MAQUET,BE-PLS2050),置于百级层流手术间内35d,在预组装完成当天及第3、7、14、21、28、35天分别于离心泵前、泵后膜前、膜肺后3个部位使用无菌棉签对管路内取样,做细菌培养。同期对手术间内的空气进行细菌培养作为对照。最后对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进行分段取样,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同期的空气培养均为阴性。除了第35天ECMO环路4膜肺后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外,余管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74例,均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分布特征,统计致病菌株耐药率。结果174例标本共分离出218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致病菌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1个月~1岁患儿各病原菌分离率较高,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的患儿;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冬季的分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流组与腹腔镜组,每组79例。引流组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胃肠功能变化及炎症因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97.46%,77/79)高于引流组(88.60%,70/79),P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时真假腔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腔内治疗。术中采取多种方法识别真假腔,包括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如夹层裂口切线位造影法、导管沿途冒烟法)等。结果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治疗时,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66例,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24例。左前斜45°造影结果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B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
目的探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采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IABP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排指数、每搏输出量、尿量、中心静脉压及心脏舒张期动脉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