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学校;竞争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各项工作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学生心理阳光、健康的保证。因此,关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度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学校教师群体开心不开心、幸福不幸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如何让教师的幸福感得到提高,进而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促和谐
自己是否被尊重、是否被认可,是教师职业幸福的第一标准。学校要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1)本着“用人所长、有为者有位”的用人原则安排工作,努力做到把每一位教师都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2)注意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允许不同教学风格并存,为教师留足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教师投身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帮助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职业尊严感和更高的职业成就感,从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工作,充分信任他们。
(3)创设民主氛围,充分信任教师,真正实现民主治校。学校管理绝不只是校长的事,要充分相信教师的智慧,要允许他们充分发表意见,能让他们体验到“民主平等、参与管理、主人翁意识”的幸福感。
(4)关心教师,使他们有归宿感。学校是一个弥漫人文气息的社会,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也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样一个环境,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学校管理也好,服务也罢,应给人以利益感、归宿感、愉快感和成就感。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教师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从福利、生活、工作、子女等方面关心教职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要着重关注四类教师群体:女职工群体、困难职工群体、青年教工群体、伤病职工群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各种形式的关爱举措,真实地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会使他们的工作热情更高,责任心更强,努力工作的意识也更浓;使教师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
课堂始终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教师懂得享受上课、享受课堂研究,教学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途径。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到课堂就身心兴奋活力四射?因为他(她)能从职业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课堂上当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起欢笑、流泪、沉思、追疑时,便进入一种师生合一、人课合一的境界,他(她)会时时产生生命的高峰体验,这时,他(她)在享受幸福。”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幸福感强烈时,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高,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幸福感。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第一,鼓励在职进修,建立学习奖励制度,为教师的再学习创造条件。第二,“请进来,走出去”。每年请专家、学者到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也尽量多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第三,让读书成为教师生命的根本需要。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购书供他们阅读,也可以每年列出一定标准让教师报销购书费用等。第四,立足课题研究,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促使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五,加强校本教研和课程的开发,为教师的集体成长和个性化成长创建良好的氛围,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与水平,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开展各种活动,充实教学生活
在只关注教学成绩而忽视生活的学校里工作,教师很难获得幸福感。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充实的教学工作,但只有工作而缺少闲暇娱乐的生活又不能算得上幸福。适度的闲暇娱乐可以使教师养成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在减轻工作压力的同时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再从劳动成果中体验到自我满足感,提升幸福感。
人的生活应该是多样的,人性也是多维度的。教学活动不应是教师生活的全部,教师的完整生活应由教学生活与业余生活两部分构成,忽视教师的娱乐、锻炼、兴趣等多方面的业余需要,是对教师人性的不尊重。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学校可以工会为主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比赛等,要求每位教职工至少参与一项比赛,在教职工心中树立起运动理念,使学校真正具备“幸福校园”必备的“健康、活力、激情、阳光”四大要素。要定期组织教职工云游大好河山,体验精彩世界。旅游不仅仅是游玩,它是现代人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的坐标,更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工作成效与生活境界的全方位呈现;当然也是开阔视野、体验学习、促进教师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的旅游体验,既是一种美好的生活雅趣,也是一种浪漫的人生享受,更是教师生活质量、人生追求、学习发展的真实反应。
当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心理辅导,打造教师的阳光心态;帮助教师改善认知倾向,引领幸福方向;还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让物质与精神并举,提升学校教师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泉州,362000)
编辑/何 妍 黄才玲 终校/于 洪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各项工作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学生心理阳光、健康的保证。因此,关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度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学校教师群体开心不开心、幸福不幸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如何让教师的幸福感得到提高,进而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促和谐
自己是否被尊重、是否被认可,是教师职业幸福的第一标准。学校要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1)本着“用人所长、有为者有位”的用人原则安排工作,努力做到把每一位教师都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2)注意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允许不同教学风格并存,为教师留足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教师投身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帮助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职业尊严感和更高的职业成就感,从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工作,充分信任他们。
(3)创设民主氛围,充分信任教师,真正实现民主治校。学校管理绝不只是校长的事,要充分相信教师的智慧,要允许他们充分发表意见,能让他们体验到“民主平等、参与管理、主人翁意识”的幸福感。
(4)关心教师,使他们有归宿感。学校是一个弥漫人文气息的社会,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也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样一个环境,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学校管理也好,服务也罢,应给人以利益感、归宿感、愉快感和成就感。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教师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从福利、生活、工作、子女等方面关心教职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要着重关注四类教师群体:女职工群体、困难职工群体、青年教工群体、伤病职工群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各种形式的关爱举措,真实地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会使他们的工作热情更高,责任心更强,努力工作的意识也更浓;使教师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
课堂始终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教师懂得享受上课、享受课堂研究,教学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途径。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到课堂就身心兴奋活力四射?因为他(她)能从职业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课堂上当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起欢笑、流泪、沉思、追疑时,便进入一种师生合一、人课合一的境界,他(她)会时时产生生命的高峰体验,这时,他(她)在享受幸福。”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幸福感强烈时,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高,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幸福感。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第一,鼓励在职进修,建立学习奖励制度,为教师的再学习创造条件。第二,“请进来,走出去”。每年请专家、学者到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也尽量多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第三,让读书成为教师生命的根本需要。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购书供他们阅读,也可以每年列出一定标准让教师报销购书费用等。第四,立足课题研究,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促使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五,加强校本教研和课程的开发,为教师的集体成长和个性化成长创建良好的氛围,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与水平,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开展各种活动,充实教学生活
在只关注教学成绩而忽视生活的学校里工作,教师很难获得幸福感。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充实的教学工作,但只有工作而缺少闲暇娱乐的生活又不能算得上幸福。适度的闲暇娱乐可以使教师养成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在减轻工作压力的同时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再从劳动成果中体验到自我满足感,提升幸福感。
人的生活应该是多样的,人性也是多维度的。教学活动不应是教师生活的全部,教师的完整生活应由教学生活与业余生活两部分构成,忽视教师的娱乐、锻炼、兴趣等多方面的业余需要,是对教师人性的不尊重。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学校可以工会为主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比赛等,要求每位教职工至少参与一项比赛,在教职工心中树立起运动理念,使学校真正具备“幸福校园”必备的“健康、活力、激情、阳光”四大要素。要定期组织教职工云游大好河山,体验精彩世界。旅游不仅仅是游玩,它是现代人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的坐标,更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工作成效与生活境界的全方位呈现;当然也是开阔视野、体验学习、促进教师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的旅游体验,既是一种美好的生活雅趣,也是一种浪漫的人生享受,更是教师生活质量、人生追求、学习发展的真实反应。
当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心理辅导,打造教师的阳光心态;帮助教师改善认知倾向,引领幸福方向;还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让物质与精神并举,提升学校教师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泉州,362000)
编辑/何 妍 黄才玲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