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超声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评估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血管腔内超声(IVUS)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IVUS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内壁病变判断,指导支架置入并观察血管内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形态学改变.并以8个正常患者的颈动脉管壁IVUS图像作为对照组.结果 IVUS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精确测量血管狭窄程度.本组18例均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手术,成功置入支架18枚;经6-52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除2例于术后30d内TIA发作外,无一例脑梗死和再狭窄发生.结论 IVUS比DSA更精确判断颈动脉病变性质、狭窄程度以及血管内支架术后的管腔变化,指导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管腔.IVUS引导支架置入可能有效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其他文献
颅骨板障内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的颅内肿瘤,近期我们收治了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合文献,对颅骨板障内表皮样囊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以及手术和预后进行总结。
期刊
患者,男,40岁.因右侧面部麻木,行走不稳半年入院.伴头昏头痛,行走不稳,耳鸣,右眼视力下降及右耳听力下降。
期刊
治疗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1.将血清GH水平控制到随机GH水平〈2.5μg/L,葡萄糖负荷后血清GH水平≤1μg/L;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1986-2003年资料完整的脑包虫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36岁,平均年龄8.2岁,其中14岁以下患者10例.藏族9例,汉族3例。
期刊
目的 探讨术中面肌异常诱发肌电图监测对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40例面肌痉挛患者在面肌异常诱发肌电图监测下行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开颅前将刺激电极刺入患侧眼轮匝肌用以刺激面神经颧支,记录电极刺入患侧口轮匝肌用以记录诱发肌电图,分别在硬脑膜切开前、排放脑脊液、剥离压迫血管、垫入Telfon棉后、硬脑膜缝合完毕后行电刺激及记录诱发肌电图.结果39例于术前记录到潜伏期约10毫秒的异常诱发肌电图波
海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于2007年9月7日进行了换届改选,选举产生海南省医学会第三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由15名委员组成,王宇田被选为主任委员,赵建农为常务副主任委员,莫业和、金虎、周国泽、李丹峰为副主任委员,王鹏程为秘书,聘请史克珊、曹作为、何君举、栗颖达为顾问。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30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直视开颅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76岁,平均55.3岁;高血压脑出血26例,非高血压脑出血4例;血肿大小10~70ml(小脑出血者为10ml以上)。
期刊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分组及手术:采用普通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B组:成瘾组(假毁损组);C组:成瘾大鼠毁损伏核组;D组:成瘾大鼠毁损海马组;E组:成瘾大鼠毁损扣带回组;F组:成瘾大鼠毁损伏核、海马、扣带回组.成瘾大鼠每天接受皮下注射溶解于0.2ml生理盐水的盐酸可卡因15mg/kg,持续90d.
期刊
期刊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自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的病因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总结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人院的89例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