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作狂的最佳选择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个一心放在工作上的人,新加坡或许是个好地方。
  新加坡实在很小,这里国土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500万,而北京的市区面积(不包括郊区)就有1368平方公里。想象中,新加坡可能与香港类似,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竞争压力一定超大,比如买房子大概千难万难。但新加坡一个讲华语的出租车司机却告诉我们:“只要你安分守己地在这里工作,养家不是问题。”
  新加坡的职场是典型的多元文化,有25%的劳动人口是外国人,所以,会用官方的英语自由交流也是必需的。应该说申请到新加坡工作并不难,如果你拥有大学学历,到网站上申请到EPEC(就业准证)的可能就会比较大。如果你是“211工程院校”毕业或者是理工科。更会被优先考虑。
  由于新加坡当地专业人才资源不足,吸引人才是他们的命脉。所以IMD世界竞争力2008年年报显示,在招聘外籍人才政策最宽松的国家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一。在新加坡,平均受雇人员的月薪在3700新元左右(新元兑换人民币大致是1:5)。是全球个人所得税最低的地区之一。
  国庆节前,我们一行四家媒体记者受“联系新加坡”(ContactSingapore,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人力部共同成立的联盟)之邀,做了为期五天的新加坡人才环境体验之旅。还在签证的时候。公关公司的Lily就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穿正装。”我们到了新加坡,才发现反复叮嘱的用意。新加坡实在是个比较严肃的国家,且不说上班时间街上黑压压一片,我们见到的几位中国员工也比较少言寡语。即使公司前台工作人员都透着新加坡的严肃。基本看不到漂亮的姑娘,倒是中年胖大婶居多。跟国内职场不太一样的是,在这里人好像真的可以活到老、工作到老。在国内公司你看到的到处是活跃的年轻人,中老年人还全职打拼的很少,在新加坡,公司却随处可见头发已经花白的工作人员。
  新加坡是个倡导降低欲望、勤奋工作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2005年前后才开始推行五天工作制,此前一直是六天工作制,而且原因并不是为了减轻压力。而是政府希望促进生育。不过现在五天工作制也还没有在所有岗位推行,2008年的数据统计:工作六天的有18%、五天半的15%、轮班的14%。
  不过,在新加坡只要你想好好工作。倒也不用太多后顾之忧。首先,新加坡对高级人才的身份提供了很宽松的条件。只要申请到工作准证,就可以进一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成为永久居民两年后,就可以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如果成为公民,你就可以申请政府组屋了。
  政府组屋有点像我们国内的经济适用房。不过,它的辐射面积更大:80%的新加坡公民都住在政府组屋里。即便是对没有资格申请购买政府组屋的外国人来说,也可以以每月600新元的价格租到合适的房子。房子在新加坡并不是个大问题。反而车子奢侈得很,据说一台夏利在新加坡也要4万新元。
  新加坡能开出这样优厚的工作条件和这样完善的保障,大概是因为从年轻人的情感上来说,新加坡并不是个特别有活力的地方。国土面积太过狭小、法制严明、风格严肃、缺少夜生活,这些软条件让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稍显沉闷。如果你是一个看重职业规划的人,新加坡为你准备好了所有的工作元素。但新加坡当然不是一个花花世界。
其他文献
这段时间和基金行业的专家接触,有些启发。其中说到做好投资的思维,他们说要不你就一直比别人悲观,大市好的时候总能想到不好;要不一直比别人乐观,大市不好的时候总能想到好。只要坚持其中一种状态。两种选择都能赚到钱;最怕的是一会儿乐观一会儿悲观,市场乐观你也乐观,市场悲观你也悲观,那就彻底是赔钱了,因为投资最忌讳“线性思维”。  何谓线性思维?百科辞典是这么解释的:线性思维是沿着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
期刊
大城市、小城市,哪里是最好的开始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听听几位职场过来人的观点碰撞。    观点一  生活不是为奋斗,奋斗为的是生活  吴伟农    如果有人问我,让我重新做一次选择,大学毕业时还会选择来到北京吗?我想我很难确定我的回答。  当年过早地将人生定位在某条轨道上,再回首时,内心深处不时自问:北京真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吗?  我在一个安静的城市——安徽省会合肥读了将近5年书,毕业时一定
期刊
有人给我一枝花,我笑着接受,其实也是给予我自己一个表达的机会,让花香传递得更远,    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件好事吗?    在人生道路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贵人,得到种种恩惠,所以人们总说要感恩。工作中也是如此。  工作不是冷冰冰的交易,不是客户把任务交到你手上,你只单纯做生意,记挂钱货两清,其余概不负责。而是客户在众人中选择了你,你感受到了他的信任,回报以言出必行,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唯有这样
期刊
何为专业,专业要有“四个搞定”:搞定自己,不因个人原因影响别人;搞定同事,会照顾别人的人才能当老板:搞定客户,客户不在平的老板也不会在平;搞定老板,能搞定上面三种人,一定能搞定老板。    每一个人来上班,必须要有专业的态度。我以为,专业的标准就是搞定四件事:自己、同事、客户、老板。  首要第一件事就是搞定自己。但凡来上班,不管是昨天和男女朋友吵架了,还是月事来了不舒服,跟公司一点关系也没有,不应
期刊
目标坚定和有韧性的人成功概率高于喜欢变换的人3倍。可是别忘了,坚定的前提是方向准确,而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当你没有能力给自己做清晰的未来定位的时候,我建议:多实践、多体会。成长中前景不明朗和看不清前景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认定一个终身目标。和风险投资一样,做任何决定都要给自己一个退出机制。告诉大家三个我研发的简单工具,用于我们评价职业变革选择。工具的目的是系统化、逻辑化你的思维,避免我们出现
期刊
这种“好是好,但是……”的表达方式,常让跟我们谈判的外国人不知道我们到底答不答应,因而错失商机。    谈判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说“No”,一直困扰着初入职场的朋友。很多人告诉我,因为怕得罪客户,所以不敢说“不”。这其实也是东方人谈判的特色。不管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其实都不大习惯说“不”。但是每一个民族处理“No”的方法都不一样。最近看了一本日本人写的谈判书,对日本的一些谈判方法很有体会。  
期刊
朋友Jack在之前的公司遇到了发展瓶颈,希望找个新东家。我介绍他认识了猎头顾问Lucy,只用了三周Jack就通过Lucy成功跳槽到新公司上班,薪水提高超过50%。高兴之余Jack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猎头是如何找到并判断职位的质量,从而让优秀候选人能迅速找到适合的机会呢?”  在我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可能永远不与猎头打交道。但是一定要学会猎头审视机会的技能。我总结出“寻找与准确判断机会”的四条“捷径
期刊
如果你应聘的是这里的行政,你要干的活可能还包括市场、销售和后勤保障。等你习惯之后,如果再进到规范大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不知会不会有些束手束脚。    从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献给了民营企业。  还记得当初面试的过程极其简单,老总似乎也不看我的简历,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就问我啥时候能来上班。工资待遇比平均工资高、提供住宿,对一个刚毕业的小本来说,在这个江苏小城每月2K多的工资在我
期刊
有些当面或者电话里面不好说的事情,不要指望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能万事大吉    沟通方式是公司文化的一个侧面,无论是职场新人开始第一份工作,还是职场老人跳槽到一家新的东家,都需要尽快了解和掌握新的企业环境工作沟通的习惯和游戏规则,尤其是在用电子邮件交流比较多的公司里,要学会该怎么用E-mail来“说话”。  国内的公司企业里,主要有两类是E-mail文化比较盛行的地方,一个是外企,一个是IT公司,尤其
期刊
痛苦和悲观往往源于“用我的标准衡量别人,用别人的标准衡量我”。    最近我正致力于两件事,就是让我自己快乐、健康起来。原来也快乐,但是快乐是仗着年纪轻,情绪容易起伏;原来也健康,但是因为太健康反倒挥霍了健康,现在,我正努力构筑一个“科学发展”的快乐健康观。  为此,我做了两件巨大的事,而这两件事之所以巨大,就是因为事情本身其实很微小——我开始多吃香蕉和“交给上帝”(作为无神论者,上帝在这里只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