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候选理由:
——上世纪70年代,李政道向毛泽东当面建言重视优异青年学生的教育,使大学“少年班”得以开办;他组织实施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使得10年内,共有915位研究生得到美方资助赴美留学,打开中国研究生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深造的大门;他倡导并推动中国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
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蘇苏州,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57年,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那时,李政道只有31岁。
从获奖的那一天起,他们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巨大影响就一直持续着,直到今天。从上世纪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74年,他首次回国,在国内教育几乎完全停顿的状况下,向毛泽东当面建言重视优异青年学生的教育,使大学“少年班”很快得以开办;为年轻人尽快成才,李政道教授除在国内开设长期讲座外,还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在1979年到1989年的10年内,共派出了915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打开中国研究生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深造的大门。在项目实施10年的过程中,李政道每年都要花费约1/3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大量艰难而繁琐的协调等工作。
1983年、1984年,李政道两次写信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建议借鉴发达国家措施,在中国成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在鼓励留学生回国工作、加速培养一批拔尖人才、积极推进人才流动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在李政道的建议和安排下,自1979 年开始组织40多名物理学家到国外接受全面训练。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处在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BEPC工程在选择方案、进行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了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和支持,对撞机能够如期建成,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这些都与他的努力分不开。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每年回国亲自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指导CCAST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 他还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BIMP),其后,在浙江大学建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在复旦大学建立了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