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作在一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识字,切实提高识字效率?笔者认为,一是展示美感,领悟底蕴;二是丰富情境,拓宽途径;三是精研方法,提高实效。
【关键词】识字教学;高效;美感;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加大识字量,多认少写,使学生能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是课改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趋势。但目前,识字量太大,语文课时又少,识字教学任务繁重,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工作在一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在识字教学中总绕不出“蜻蜓点水、匆匆而过”的现状,流于形式的识字教学少有用心打磨、精雕细琢,难以给孩子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识字,切实提高识字效率?
一、展示美感,领悟底蕴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抑扬顿挫。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一看到“丑”字,你就感到不舒服、不喜欢,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
与外国文字相比,中国文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字体之美主要表现在:
1.字形华美。象形字和会意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逐渐增多的字体中仍然潜存着,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书画同源,汉字具有极强的绘画美、艺术美。中国的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表达美感的工具。
2.音韵和美。汉语基本上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字字独立,而每一字都有不同的四声,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加上有双声、叠韵的运用,就更加增强了语句的音乐性。
3.意境优美。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最能体现汉字魅力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有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短短几句话,几十个字,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如“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通过对汉字美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汉语的自豪感,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加自觉地学习汉语言文字。
二、丰富情境,拓宽途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识与用的结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识字情景,拓宽识字途径,加快他们的识字积累,为尽早进入阅读阶段打基础。
1.认识同学,姓名中识字。班里有37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加起来也有100来字,且这些字很多是不常用的,把这些字识记了,不就是一笔丰富的识字资源吗?于是我把每个孩子的姓名打印出来,贴在他们的桌角,课间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互相认字。回家后让家长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自己记忆,无形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同时学生在相互识记姓名中,相互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同学,又能分享成功的喜悅。在随文学习这些字时,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如“黄宇鑫的”的“黄”、“李爱国”的“国”、“许智梅”的“许”“梅”、“江金燕”的“江”、“金” 、“燕”、“许林波”的“林”等汉字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习时他们就会说这是谁名字里的字,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为学习其他的字提供了时间,一举两得。
2.留心物品,识记品名。如门、脸盆、桌子、电视机、电脑、电风扇、取暖器等,建议家长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现在的孩子见过或使用过的物品很多,如果让他们收集一些包装盒(袋),如“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雪饼”、“优卡丹”、“王老吉”、“果粒橙”等,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家长教认、同学互帮,也可以认识不少的新字。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接触了一种良好的识字途径,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研方法,提高实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如果课堂是一个舞台,那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展示才华的人,应该也只能是学生。
(一)常规方法,夯实基础
1.形象识字法。例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睛,“二”是两只眼睛,所以有两横;而“日”字,因为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是一横。再如“雨”字,“一”表示天,再看“冂”多像房子,天上下雨,小雨点在房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教师适时点字中的四个点。
2.编顺口溜法。如 “大口里面装小口”是“回”字;又如“朝”字,“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
3.借助字谜法。如“山上山——出”。 再如: “牛走独木桥——生”,“1 1不等于2——王”、“大雨冲倒一座山(雪)等。
再如,加减法、象形法、点睛法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取得实效。
(二)创新方法,激发热情
1.情境表演法:有些汉字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予以展现。或一人表演,或多人组合。如:教“看”字,可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望。让学生了解到“看”由“手”和“目”组成。教学“跳”字时,老师就地一跳,学生立即记住了“跳”字是“足”字旁,跟脚有关的从下而上的动作。
2.汉字趣味对话。在人教版第一册11课《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时,我先出示一则“汉字趣味对话”——“票”对“漂”说:几天不见,你敢下河游泳了?“奇”对“骑”说:什么时候多了匹马,借我骑骑?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课也有一些这样的生字宝宝跟它们相似的“兄弟姐妹”,想一想它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呢?学生兴致勃勃地打开生字表,经过小组的合作与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作品—“相”对“想”说:“找了颗心时常想念。”“各”对“路”说:“找了只脚可以走路啦!”“牛”对“口”说:“你把我的尾巴咬掉了,我要告你!”……这一课的生字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被“消灭”掉了。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识字教学;高效;美感;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加大识字量,多认少写,使学生能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以便及早地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是课改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趋势。但目前,识字量太大,语文课时又少,识字教学任务繁重,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工作在一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在识字教学中总绕不出“蜻蜓点水、匆匆而过”的现状,流于形式的识字教学少有用心打磨、精雕细琢,难以给孩子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识字,切实提高识字效率?
一、展示美感,领悟底蕴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抑扬顿挫。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一看到“丑”字,你就感到不舒服、不喜欢,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
与外国文字相比,中国文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字体之美主要表现在:
1.字形华美。象形字和会意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逐渐增多的字体中仍然潜存着,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书画同源,汉字具有极强的绘画美、艺术美。中国的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表达美感的工具。
2.音韵和美。汉语基本上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字字独立,而每一字都有不同的四声,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加上有双声、叠韵的运用,就更加增强了语句的音乐性。
3.意境优美。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最能体现汉字魅力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有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短短几句话,几十个字,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如“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通过对汉字美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汉语的自豪感,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加自觉地学习汉语言文字。
二、丰富情境,拓宽途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识与用的结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识字情景,拓宽识字途径,加快他们的识字积累,为尽早进入阅读阶段打基础。
1.认识同学,姓名中识字。班里有37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加起来也有100来字,且这些字很多是不常用的,把这些字识记了,不就是一笔丰富的识字资源吗?于是我把每个孩子的姓名打印出来,贴在他们的桌角,课间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互相认字。回家后让家长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自己记忆,无形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同时学生在相互识记姓名中,相互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同学,又能分享成功的喜悅。在随文学习这些字时,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如“黄宇鑫的”的“黄”、“李爱国”的“国”、“许智梅”的“许”“梅”、“江金燕”的“江”、“金” 、“燕”、“许林波”的“林”等汉字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习时他们就会说这是谁名字里的字,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为学习其他的字提供了时间,一举两得。
2.留心物品,识记品名。如门、脸盆、桌子、电视机、电脑、电风扇、取暖器等,建议家长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现在的孩子见过或使用过的物品很多,如果让他们收集一些包装盒(袋),如“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雪饼”、“优卡丹”、“王老吉”、“果粒橙”等,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家长教认、同学互帮,也可以认识不少的新字。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接触了一种良好的识字途径,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研方法,提高实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如果课堂是一个舞台,那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的参与者、学习者、展示才华的人,应该也只能是学生。
(一)常规方法,夯实基础
1.形象识字法。例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口”表示眼睛,“二”是两只眼睛,所以有两横;而“日”字,因为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是一横。再如“雨”字,“一”表示天,再看“冂”多像房子,天上下雨,小雨点在房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教师适时点字中的四个点。
2.编顺口溜法。如 “大口里面装小口”是“回”字;又如“朝”字,“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
3.借助字谜法。如“山上山——出”。 再如: “牛走独木桥——生”,“1 1不等于2——王”、“大雨冲倒一座山(雪)等。
再如,加减法、象形法、点睛法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取得实效。
(二)创新方法,激发热情
1.情境表演法:有些汉字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予以展现。或一人表演,或多人组合。如:教“看”字,可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望。让学生了解到“看”由“手”和“目”组成。教学“跳”字时,老师就地一跳,学生立即记住了“跳”字是“足”字旁,跟脚有关的从下而上的动作。
2.汉字趣味对话。在人教版第一册11课《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时,我先出示一则“汉字趣味对话”——“票”对“漂”说:几天不见,你敢下河游泳了?“奇”对“骑”说:什么时候多了匹马,借我骑骑?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课也有一些这样的生字宝宝跟它们相似的“兄弟姐妹”,想一想它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呢?学生兴致勃勃地打开生字表,经过小组的合作与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作品—“相”对“想”说:“找了颗心时常想念。”“各”对“路”说:“找了只脚可以走路啦!”“牛”对“口”说:“你把我的尾巴咬掉了,我要告你!”……这一课的生字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被“消灭”掉了。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