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做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
  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关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和美育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可见语文教学是文化学习的堪础。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来进行美的教育了,比如对火的敬畏,对上帝的赞美,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对风雨雷电的想像,等等。
  文字产生以后,语文课的美育功能便更形著了。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字传统,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享受,并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语文课中的美育内容有高度的综合性,课文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语文教师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内容,稍加点拨,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美的陶冶。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要由老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老师欣赏文学罢了。”
  这就是说语文课是师生共同的欣赏实践。老师指给学生欣赏的“门径”和相关的“暗示”,启发与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意、体味感情、发挥想像、理解思想,在反复的朗渎实践中体会语言的美和思想的美。
  比如余光中《乡愁》那种一唱三叹的结构,又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抒情基调的单纯和飞扬等,如果不去反复吟诵和体味,是感受不到其中的美的。
  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恰好以深刻的理性色彩区别于音乐和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例如,《秋色赋》中谈到秋色之美是“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则点出自然美的问题。这些穿插于文学作中的议论性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的色彩。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曾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杨义曾把语文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感觉”,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
  我同当代著名学者杨东平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他认为,语文应该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主要指能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建构文学形象,感悟作品意蕴,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能对作品的成败优劣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广泛容受力和精细辨识力。广泛容受力主要是指学生能接纳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精细辨识力主要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用专业化或者说审美化的阅读方式去品味,去欣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
  人格是什么?是善。人格美是一种道德美。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密切相关。这种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进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迟钝、麻木的感情变得日益敏感和丰富,使人性得到升华。一个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人,在情感生活方面必然有较高的品位,必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进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沟通学生理性和感性的桥梁。
  比如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由于受古诗影响,对花落泪、对月伤神,似乎成为一种情感思维的定势,而如果把花开花落当做大自然的奇观,把斗转星移当做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这就比较达观了。
  如果能由此感悟人生,觉悟到人生有涯,如何才能不虚度此生,这样的人一定会活得更积极,使生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赞美人类的理想世界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对人类生活中理想的人性、浓厚的人情的抒写和赞美。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这种理想境界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的熏陶。
  比如《故乡》对记忆中的故乡那种富有朝气、宙有生命力的人性的赞美,对现实中故乡那种“辛苦麻本而生活”的人的失望,都充溢着作者对理想故乡的希冀。又比如《边城》中所描写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淳厚、美好的人性美,是人类永远的向往。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好的风俗画卷和人情、人性,必然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之,语文教学影响着—个民族的思维及其表达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
  (河南省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
期刊
一个初中学生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了良发的自学习惯,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自学方法和技能,能根据特定的要求准确而迅速地阅读课文,那么,可以说他就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  因为初中阶段是语文学习的成型阶段,语文知识体系已基本完备,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也基本定局,一个学生如果初中阶段不好语文,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可能会造成文化素质的终生缺陷,从而影响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  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语
期刊
做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几类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独立性;对数学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数学自暴自弃。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否则,会影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转化学困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分析、发现其表现有下面几种:  1.自学能力差:学习时不分主次,只看表面。理解教材不深刻,阅读速度慢,不专心,自觉性
期刊
摘要:生物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才能收效。在教学中常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加以运用。文章主要论述了生物比较法教学、伙伴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等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比较法录象片计算机软件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生物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才能收效。在教学中常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结合  其他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如用讲解法进行教学,中间也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自信开始的,自信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目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经验:    一、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如何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想应做到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教师的旁征博引、
期刊
一、教材依据    本次活动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大班上册第二个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此书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制。    二、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开展中,我发现班里有孩子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小小的纸上与好朋友交换,上面有电话号码和自己的名字,成了一张小小的名片。  《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学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一学习品质  呢?    一、强化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期刊
在小学组建起一支好的合唱队,既能体现这支合唱队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的水准,也可反映这所学校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  组建合唱队之前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校的现状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的力量水平,来确立一个目标——合唱队短期内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依此来确定所建合唱队的规模和它的声部配置。  这样,在组建合唱队时会使组建者心中有底,并为今后的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