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与服务创新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engu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得到读者的充分信任,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必须进行现代化管理改革,注重细节服务、线上服务、人文关怀,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地服务读者,保证馆内的正常秩序,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 现代化管理 人文关怀 服务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作为文化建设重点领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此过程中,为了充分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阅读需求,馆方必须发挥自身的公益作用与社会价值,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人文关怀,并以此为基础对各项服务都进行完善与创新,从根本上提升读者在图书馆内的阅读体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中人文关怀与服务创新的表现形式,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一、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当前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具备以下三点特征。
  一是思维管理。无论何时,图书馆管理工作都应服务于读者,将读者置于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主要位置,通过对读者进行意向调查的方式来增设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板块,以打造舒适的读书环境,展现出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二是人员管理。现代化管理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馆内工作人员信息素养的要求,必须保证他们灵活地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包括智能检索、智能借还书、智能推荐等工作,以此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读书需求。
  三是技术管理。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数字排版、信息服务等方式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重新构建,从根本上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获取途径,为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二、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中人文关怀与服务创新的表现形式
  (一)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完善与创新首先需要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养。基于此,对馆员提出以下要求:提高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现代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水平。只有实现这些目标,才能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馆方需要定期为工作人员组织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应用的信息化技术以及自动化管理技术,由行业内的专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一来,能够通过专业培训,从根本上强化全体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工作思维,后续工作也能有序且高效地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重点强化管理人员的创新服务意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将读者视为中心,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保证读者在馆内有效地阅读,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强化馆员的综合素质,还应该完善考评体系,定时对服务人员现代化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测评,并设置奖评制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意识,保证后续服务工作的有效性。馆员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也能使图书馆管理系统始终保持优良的服务状态,向读者展现出人文关怀。
  (二)更新图书馆服务体系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在此期间图书馆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其间为保证管理工作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应及时地更新整体服务体系,将全面感知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名馆员的心中。要想实现理想化发展目标,首先需要对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服务进行进一步完善,每一名读者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都会将个人信息登记,这样一来,他们日常检索书目以及每一类图书的正式阅读频次都会显示在系统之中,管理人员需要做的是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读者的阅读趋势与阅读需求,如此便能够精准地为他们推荐阅读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应重视对线上平台的打造。当前,无论是哪一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线上与线下服务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图书馆应进一步完善线上管理系统,让读者能够通过检索精准查找到所需资源,也能为他们提供自动化借还服务,为读者的生活提供较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图书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智能化系统后台对读者信息的整理,判断出他们所需的服务类型,由此调整具体的服务内容,并以此为根据对图书上下架、资源定向推荐、馆内图书位置摆放等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这样一来,便能够真正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造图书馆服务环境
  由于图书馆性质的特殊性,读者对馆内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只有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读者才会真正得到身心的放松,进而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图书内容之中,最终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因此,图书馆工作者应注重对环境的改造,改造范围包括读书氛围、室内光源、卫生环境、图书信息资料布局等。管理工作者在进行环境改造前,要明确对读者读书效率的影响,如果室内声音嘈杂、环境凌乱,读者自身的情绪起伏会变得更加明显,会大大降低他们的阅读体验。因此,必须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的大改造。
  第一,要设置服务人员提醒任务,强调馆内工作人员、读者不得喧哗,维持良好的馆内秩序;第二,要定时对地面、窗户、书架、桌椅等做好清洁工作,展现出图书馆对读者的尊重;第三,对图书馆内书籍的资料进行重新布局,将同类型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首字母进行整体排序,再做好不同类型书籍的布局、分类工作,将这些整理好的内容进行电子信息录入。这样一来,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优化他们的整体阅读体验。
  (四)加强图书馆沟通服务
  沟通服务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馆方在对管理工作进行人文化、创新化、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对沟通服务的完善,具体分为秩序维护、图书咨询两方面。
  首先在秩序维护方面,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自我约束工作,从根本上强化自身的沟通服务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从个体过渡到整体,真正实现图书馆沟通工作的规范化,始终保持图书馆的良好风貌,进而向读者展示出人文关怀,促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而图书咨询类型沟通服务的完善与创新,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线上线下的调节工作,线下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在为读者答疑、寻找图书、借书还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展现出图书馆优良的人文风貌,使读者能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获得优质的阅读体验。线上则要消除人工智能的机械化,使用平易近人的语言与读者交流互动,帮助读者快速寻找所需,也能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智能沟通系统的完善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地学习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态度与质量。   (五)重点建设智慧图书馆
  所谓智慧图书馆,是指将现代化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建设之中,将智能技术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现代化发展趋势对具体工作进行完善与创新,进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充分满足他们的实际阅读需求。在构建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到对智慧图书馆具体服务目标的明确,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文服务与创新服务模式的具体构建,这样能够优化服务,从根本上满足读者对智慧图书馆的应用需求,进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工作人员还要积极向多个领域借鉴智能技术应用经验,强化自身信息技术与信息传输平台技术,由此在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提升整体数字服务质量。此外,还要为智慧图书馆构建人性化服务模式,即对馆内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储存、发布、获取等模式的优化,在了解读者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发挥出平台的服务优势,真正建设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服务中心,展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人文关怀与服务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事业,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在积极响应号召,对自身的内部管理与服务系统都进行了完善与创新,在此期间为保证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人文关怀与创新价值,馆方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管理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革,通过人员素质培养、服务体系更新、读书环境改造、强化沟通服务、构建智慧图书馆等方式完成现代化创新工作,最终从根本上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与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红.以人为本的高职图书馆管理策略[J].科技风,2020(15):200.
  [2]祁兰兰.探析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J].传媒论坛,2020,3(19):98+100.
  [3]尤琼.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9(13):291-292.
  [4]徐霞.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模式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0):118-119.
  [5]姬忠伟.人文關怀与图书馆管理理念评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9):26-27.
  [6]李锰.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与管理理念[J].青年文学家,2011(07):191.
  [7]何斌.浅谈区县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6):38-39+45.
  [8]任晓燕.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J].职业时空,2009,5(04):32.
  [9]宋碧云.浅谈高校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邵阳学院学报,2006(04):125-126.
  [10]安舒畅.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的体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25-127.
  (作者简介:周飞蓉,女,本科,邵阳学院图书馆,初级,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创作是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刻、书法以及民间的剪纸等工艺。本文通过对当下美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分析,探讨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目前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改进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相关措施。促进美术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创作 现实主义 题材 风格  在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中运用的现实主义
摘要:音乐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通过音乐的方式叙事和表达情感。在音乐剧演唱中,美声唱法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声唱法能力、技巧和水平,才能够将音乐剧中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提高音乐剧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因此,本文对美声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基础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美声唱法 音乐剧 演唱能力 艺术表达 基础性  一、引言  歌剧起始于17世纪意大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上使用占比的增大,电脑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也由此衍生出了影视特效。影视特效的出现将电影、电视后期制作推向一个高潮,通过视觉上的冲击与感染,让观众身临其境。正是因为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具备上述特性,才为影视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根据影视后期制作内涵、发展历程、重要性,对特效制作的创新进行探析,希望通过分析让大众了解到特效制作中的技术革新与视觉震撼。
摘要:艺术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文化现象中艺术家众说纷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文化作为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殊门类,在生活、学习、沟通等方面都发挥着它的作用,积累文化经验、提供生活便利和围绕着现当代的思想观念,唤起生活的创新想法和感情体验活动等。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本文主要分析文化背景对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生产中有着
摘要: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安鼓乐作为西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国家对之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推行新的政策。尽管如此,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非遗和互联网的碰撞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思考,所以,对于西安鼓乐在当今时代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单一,而是向多层次的方向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对各种艺术文化活动的要求。而声乐表演作为人们直接接触艺术的途径,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音乐环境的变化,一些“口水歌”“洗脑歌”等音乐形式蜂拥而至,这对整个声乐艺术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目前的声乐表演现状出发,分析如何实现声乐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
摘要:比才是19世纪法国作曲家,他创作的数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动摇的地位。歌剧《卡门》,从首演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在比才创作上达到了顶峰。是各大剧院出演率非常高的保留剧目。《哈巴涅拉舞曲》是其中的著名唱段,本文将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人物心理、语言特征,从历史背景、音乐表现等不同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卡门》 《哈巴涅拉舞曲》 艺术特色  作曲家比才生于巴黎
摘要: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古典舞更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和其他现代化类型的舞蹈有所不同,中国古典舞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内涵的传承、表现形式的发展以及时代影响下的风格变迁,使得中国古典舞虽然古老但却不乏新意。尤其是在信息复杂、文化多样的当代社会,中国古典舞依然占据艺术世界的一席之地。为了加强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以人们的审美取向来审视古典舞的改革变化,实际上起到了一
摘要:音乐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艺术形式,声乐演唱则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核心表达形式。在进行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科学和规律性的发声,来实现声乐表演的。但是在声乐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利用相关的方法实现发声训练,还要重视音乐艺术素养对声乐学习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长久的声乐教学和表演过程中,音乐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作为一个音乐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音乐艺术素养,只能机械性地进行演唱。总而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观众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涌现以及现代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漠视,不断挤压着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传统戏曲引领娱乐文化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如何让传统戏曲脱离生存危机,已成为当前传统戏曲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传统戏曲的发展现状入手,介绍戏曲的历史沿革,分析传统戏曲在当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