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探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关联规律,对促进区域低碳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下碳排放与ESV的时空关系,以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并引入了碳源、碳汇、净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ESV强度作为研究变量,探索了ESV和碳排放的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5YJAZH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探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关联规律,对促进区域低碳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下碳排放与ESV的时空关系,以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并引入了碳源、碳汇、净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ESV强度作为研究变量,探索了ESV和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关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年内流域内各地类间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转移,其中耕地和建设用地是变化最大的类型;ESV随土地间的相互转化而波动变化,但整体上是增加的,水体面积的增加是导致其增加的决定性原因。ESV强度呈现“东高、西低,湖区不变”的分布特点,这与土地利用方式有关,受自然和社会等多因素影响;流域的碳汇量要远低于碳源量,净碳排放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碳排放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设用地在碳减排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碳排放强度在研究期间发生了明显的时空变化,最大值从21.61t/hm~2增长到101.42 t/hm~2,增长了4.69倍,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增长的驱动因素;碳排放强度和ESV强度具有空间负相关性,局部聚集现象明显,以高低聚集区为主转变为以低低聚集区为主,与地类面积和建设用地的碳排放系数有关;低高聚集区的范围和分布变化不大。总之,该流域在整体上面临着ESV和碳排放增加的趋势,根据它们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流域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碳排放快速增长对周围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并构建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以实现流域低碳经济。
其他文献
环境教育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高中阶段,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与生活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高中地理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也体现着环境教育的理念。但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中,一些教师往往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弱化了环境教育,致使学生无法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阅卷是检察官办案的首要方式,阅卷是案件审查的切入点和起点,能动阅卷要求对案卷进行存疑推定、片面推定,对程序性事实进行“书面审”,对实体性事实进行“望、闻、问、切”式地能动审查,发现、补正、排除瑕疵证据、非法证据、矛盾证据,从而保证法律正确实施,以诉源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实现能动阅卷撬动案件呈现的良性走势。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及微孔树脂等多种色谱技术,从谷精草水提取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NMR、ESI-MS、HR-ESI-MS、UV、IR等波谱技术并结合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6-methoxyquercetin-3-O-(2′′′-vanilloyl)-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1)、丁香脂素-4′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严肃纪律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规定》贯彻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举措。《规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球面临了严重的人口危机。而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上产生了突出的问题,也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地球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当地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科学地开展了教育与环境相结合的教育,以便能够提升各公民的素质,并且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问题中的重要性,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的今天,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已经成为各个学段和学科课堂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应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改革也应运而生。高中地理作为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教学依托的重要课程,本身就涉及大量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内容,因而在环境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围绕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行业标准YS/T1448-2021《包覆型镍钴锰酸锂》于2021年12月2日发布,2022年4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正极材料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YS/T1448-2021《包覆型镍钴锰酸锂》进行标准解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和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和关键材料,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对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采用了“原则加例外”的排除模式,对重复性供述的“诱因”仅规定了刑讯逼供这一类非法取供行为,规范上存在排除范围过窄、认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中110个刑事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存在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适用率低,重复性供述排除不彻底的困境。基于此,一方面应拓展“诱因”范围,将严重威胁、非法拘禁等非法取供行为取得的重复性供述也划定在排除
新课标高中地理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科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特点。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于环保问题有了全新认识,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可以渗透环境道德方面内容,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通过串联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构地理思维,还要通过地理实践、地理建模让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一、深入挖掘教材,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可以将环境教育的不同部分穿插在适合的章节内容中,使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有关环境教育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