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铃薯晚疫病是清水县三大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年发生面积0.4万 hm2左右,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46.2%。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此病的识别能力,能够更好地防治,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方法,以期为指导大田防治提供科学的方法,为清水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识别;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B
  1   田间发病植株症状识别
  马铃薯的地上部及地下部均能受害。叶片上会呈现斑点,首先从叶尖或叶缘发病,病斑上出现绿色的斑点,当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迅速扩散变大,呈灰褐色,在病斑边缘产生一圈类似白色的霉层,从叶背可以明显看到霉状物。叶片发病时叶片卷曲,叶缘褪绿失色,呈褐色。病叶上有褐色失绿的小斑点,且病斑中有同心轮纹状。田间有雨露,湿度较大时,叶片上的斑点逐渐扩展,呈黑褐色,湿润状态,病斑界限不明显,叶片背面有一层灰褐色的霉层。田间干燥、湿度较小时病叶上的病斑色度减轻,呈灰色,叶背面的霉层明显看不见,病斑扩大速度明显减慢。当茎秆或叶柄发病时,植株茎秆中下部出现灰褐色条形斑块,田间发病特别严重的植株叶下部叶片萎缩下垂、卷曲,大田植株一眼望去像火烧似的呈黑褐色,进入田间能闻到腐烂恶臭的味道。当块茎发病时,马铃薯块茎表面呈现灰褐色稍凹陷的病斑块,大小不等,小块病斑占的比例较大。发病马铃薯块茎切开后,表皮层马铃薯果肉由灰色变为褐色,严重的病薯组织大面积腐烂,最后整个块茎全部坏死腐烂[1]。
  2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菌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是一种真菌病害。孢子囊成熟后破裂释放出大量的子囊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进入7—8月后,温度适宜,气温一般在22~25 ℃,最适宜孢子囊的产生和形成,而此时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空气湿度在55%~70%,满足晚疫病菌的生存条件,也是晚疫病菌繁殖最快的时期。
  3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湿度在70%以上,温度在20~24 ℃的条件下最易发病。在干燥、降水量较少、湿度低于50%、气温低于10 ℃并保持在3 h以上时,田间病害扩散速度缓慢,发病时期推迟。据观察,播种后5月中下旬的降水量≥10 mm并持续降水1~2次,进入7—8月降水偏多或早晨露水多,田间植株易早发病,且后期发病重。同时在种植抗病性差的品种时,病害发病始见期早,相对田块的发病中心也出现得早,这时发病扩散速度快,7~10 d会扩散蔓延全田[2]。
  4   马铃薯晚疫病在田间的传播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是薯块带菌,在播种时,如果不严格剔除病薯,同时对薯块不进行药剂处理,就会出现带菌薯块,播种后发病严重的病薯块在土壤中腐烂,但发病较轻的薯块会出苗生长,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发病植株,间隔7~10 d后,会出现发病中心的植株,发病植株上的病菌不断产生、繁殖,借助降水、大风天气传播到其他健壮的植株上,形成再次侵染,病害不断地扩散加重,同时植株上的病菌随着维管束的传导,输送到块茎中、侵染块茎,造成了地下薯块发病。
  5   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因素
  5.1   品种抗病性的因素
  在大田生产中,晚疫病发生程度的轻重和抗性是基础。因此播种时要选择适宜抗病品种,比如庄薯3号、陇薯5号、陇薯7号、天薯11号等中晚熟品种。
  5.2   温度、湿度的因素
  在降水正常、温度正常的年份,晚疫病轻度偏重发生;在降水偏多(年降水量在750~800 mm)、温度偏高的年份,晚疫病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
  5.3   密度、栽培方式的因素
  播种密度在3 000~3 500株/667 m2,正常年份显病早后期发病重。播种密度在2 000~2 500株/667 m2,温湿度正常年份,生长期发病相对较轻。平地散播种植比双籽双垄播种发病程度较重。同时施用氮肥过多的田块容易发病,科学增施磷钾肥,可降低病害发生的程度。
  6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6.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的关键措施,应选抗病或高抗晚疫病的品种进行播种,能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6.2   实行薯块消毒
  6.2.1   切刀消毒
  用刀切块茎时,必须准备两把刀,两把刀要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交替使用。
  6.6.2   薯块处理
  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加少量细土混合搅拌均匀后,拌50 kg切后的薯块,对晚疫病、茎基腐病都有良好的防治。
  6.3   种植密度要适宜
  播种时,根据品种特性、生育期、抗病性,合理选择种植密度。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栽植密度3 500株/667 m2左右;抗病性弱的品种,栽植密度2 500株/667 m2左右,这样可以改变植株间的通风透光环境,减小田块内的湿度、温度,降低病害发生。
  6.4   合理倒茬轮作
  播种马铃薯的田块,第2年不能重播马铃薯,而要选择其他茬口的田块,如播种小麦茬、玉米茬、油菜茬。同时还要防止大面积连片种植,以防病害扩散蔓延。   6.5   加强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在苗期要及时拔草、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在分棵期要及时培土、施追肥;在开花、薯块膨大期要及时摘心、打杈,生长过快的植株或旺长的植株要及时用土压蔓,减少营养生长,加快生殖生长,促进块茎迅速膨大。
  6.6   化学农药施防治
  在病害初发生时,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2%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0%氟硅唑2 000~2 500倍液或25%戊唑醚菌酯2 000~2 5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施3次,间隔7~10 d喷1次。
  7   用药的时期、剂型、施药质量
  7.1   第一次用药时间
  田间晚疫病将要发生,或在始见期出现中心病株时进行第1次喷药,能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传播。
  7.2   后续用药
  在晚疫病传播和侵染时进行施药。杀菌剂按照作用方式分为保护剂、治疗剂和铲除剂,不同作用的方式药剂特性也不同,因此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应选择不同剂型。
  7.2.1   生长前期
  应以保护性药剂为主。因为生长前期田间晚疫病发生轻、病菌数量较少、植株生长较慢,用药目的主要是保护健康植株,所以应选用保护性药剂。
  7.2.2   植株快速生长期
  应以保护加治疗药剂。此时植株生长速度较快,每天都会出现很多新叶,用保护加治疗型药剂可以保护健康植株或叶片不受侵染,同时也可治疗已经染病的植株或叶片,降低病斑扩散的速度和产孢量。
  7.2.3   生长后期
  应以铲除性药剂为主。此时田间的病菌数量较多,这一阶段主要是保护健康的植株或叶片,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薯块不受侵染,所以采用铲除剂杀死植株地上保存累积的病菌,以免病菌被雨水冲入从而渗透到土壤中侵染薯块。一般保护剂也具有铲除性,而单纯治疗性药剂不具备铲除作用。
  7.2.4   保证足够用药量
  在用化学药剂防治时,不要随意提高药液的配制浓度,保证有充足的用药量,随着植株不断生长单位面积的叶片数量会增加,因此要加大药液用量,进行喷雾。施药前要对喷雾器进行细致的检查,操作时,保持离植株高度20~30 cm,不能太高,以防止药液下沉速度较慢,且蒸发量大,落到叶片上药量小。操作时要随身多带些喷头和喷片,以便及时更换,使药液雾化效果良好。在植株分叉后,施药时,药液难以喷到下部叶片上,要求喷雾器要有足够的压力,无压力的要更换氣筒,要用双喷头或者双喷片,使药液能够完全喷施到中下部叶片上,因为生长后期下部叶片发病较重,且病叶多,如果这时把药液施到了上部茎叶上,而下部很难施到充足的药液,致使该病很难彻底控制。
  7.2.5   施药液的程度要全面覆盖全田植株
  进入生长后期田间施药时,要全部覆盖每一个田块,特别要留意死角地带,同时在喷雾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空白、没对接上等现象,要特别留意地边、地角,喷到充足的药液。尤其在生长中后期,要保证充足用药量和全面的覆盖程度,才能彻底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8   结语
  要把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就要用以上的方法,相互协调,缺一不可,综合应用,才能将病害得到控制、产量,同时还要预防地下害虫。马铃薯花叶病毒提高的防治工作,对种植马铃薯具有减少病害和增收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 漆文选.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08,1(3):60-61.
  [ 2 ] 高凤梅.如何识别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J].农业科技通讯,2001(4):31.
其他文献
摘 要:樱桃口感酸甜,营养丰富,果实中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可观,引发了樱桃种植热潮。豫东地区大规模发展樱桃种植,助力当地乡村游发展。分析了建园选址、品种选择,提出了土壤、施肥、浇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果实采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要点,从而推动了乡村游,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豫东地区;樱桃;种植;乡村游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
摘 要:蓝云杉树体高大雄伟,且美观悦目,是一种兼具生态修复和绿化观赏的优良针叶树种。通过对青藏高原边缘的槐山子苗圃地开展蓝云杉良种适生性培育研究,可进一步丰富秦岭西段及太子山林区周边县、市的城乡绿化美化树种,为加快荒山绿化和城市美化步伐,推进西部地区生态修复进程,培育更多良种壮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蓝云杉;适生性;良种培育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24-02
摘 要:为探求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作用,以沈农9816、北粳二号、辽粳九号3种人工老化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配制生物炭浸提液浓度3 g/L、6 g/L、9 g/L,处理培养后测定不同品种水稻种子发芽情况、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水稻经过不同浓度生物炭浸提液培养后发芽率均有提高,沈农9816在浓度为6 g/L的生物炭浸提液作用下,3
摘 要:豇豆屬于高效作物,其抗逆性好,耐干旱、耐贫瘠。彰武县产出的豇豆种子颗粒饱满,色泽光滑,无黑纹,纯净度可达98%以上,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十分适宜豇豆制种和鲜食豇豆的生产,其生产标准与鲜食相比较严格。为保证种子生产质量,采取较严格的技术措施,对平整的大田地块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并配备电力设施。  关键词:豇豆;生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0-0
摘 要:我国是苹果种植大国,科技的发展扩大了苹果的种植规模,提高苹果的产量能有效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影响苹果树产量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栽培技术,二是冻害的预防工作。从水肥管理、授粉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角度,论述了苹果树的栽培技术,分析了苹果树如何预防冻害,探讨了苹果高产增收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农业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草地贪夜蛾带来的危害不仅会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会降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南安市草地贪夜蛾虫害已发生多年,着重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保障玉米能够健康生长。  关键词:玉米种植;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7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
摘 要:小杂粮具有耐贫瘠、耐寒等特性,同时营养丰富,是当前市场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类作物。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却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作物减产,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分析了最常见的病虫害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种植效果。  关键词:小杂粮;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 文献标志码
摘 要:辣椒营养丰富,富含辣椒素、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加强辣椒管理技术是保障和提高辣椒产量的关键,从品种选择、育苗要点、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辣椒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5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在不断地深化发展,苹果种植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体的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苹果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在苹果的种植管理中,除了需要注重苹果种植在产量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重视苹果种植的质量,在果品的质量层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现阶段的苹果种植管理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
采用连续取样法对假俭草品种‘渝西’(Eremochloa ophiuroides‘Yuxi’)花序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花序发育各时期对应的物候期和≥5℃积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假俭草的花序发育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可依次划分为8个时期:生长锥初生期、生长锥伸长期、苞叶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开花期;其中,生长锥初生期对应返青期,生长锥伸长期对应孕穗初期,苞叶原基分化期至小花分化期4个时期对应孕穗期,雌雄蕊形成期对应抽穗期,开花期对应始花期。生长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