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进化--从北京前门H地块项目谈起

来源 :建筑技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隆福大厦及一商园区改造、常德老西门棚户区改造、北京前门H地块城市更新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内(2011-2019)的三个城市更新实践项目。它们既有在共同的城市更新背景下要面临的相似问题,也各自具有所在不同城市区域及具体问题的独特性及代表性,共同呈现亦不足形成鲜明对比。隆福大厦改造是北京商业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样本,以“陪伴式”设计面对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不断调整,复兴的同时保留了城市生活和记忆的能扉;常德老西门棚户区改造呈现了三、四线城市在城市更新中面对历史、民生、人文的积极选择;前门H地块城市更新则因地处
其他文献
潘志权,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湖北省“教学名师”,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Global J.Inorg.Chem.》和《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编委。潘志权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中低品位胶磷矿的浮选药剂的设计、研发、生产,磷尾矿及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该团队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以及企业委培等纵/横向项目30余项。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作为西扎近年来典型而令人惊异的作品,为人们所熟知。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其的解读和关注仅仅停留在光和体验层面,本期在完整回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设计与建造过程的基础上,以结构为切入点,循迹西扎的设计思想,并结合每位建筑师及学者的现场体验,探讨西扎作品中潜藏的结构意识。
以西扎两座博物馆为例,回顾了建构有效且可靠的荷载传递路径形成“空间迷宫”和“重力迷宫”的过程,以及为化解建筑和结构对尺度控制的不同标准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手段。以“即兴的合舞”为喻,阐述唯有通过默契的协作,才能在既有技术条件和安全边界内有效实现建筑创新,为使用者创造更好的建筑体验。
当结构除了性能之外,成为“隐藏”或“奉献”于设计意图背后的表象支撑,这时结构在建筑与空间层面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这种并不彰显的、带有某种匿名性的结构表现,或可称为建筑中“匿形的结构”。本期“AT建筑”以“匿形的结构”为主题,特别选择阿尔瓦罗西扎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正是希望带来不同角度的建筑与结构关系的思考。
作为改版后的核心栏目,本期“AT建筑”将为读者呈现“匿形的结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最新思考。以下为推荐人郭屹民教授为项目撰写的上榜理由:“光线、流动、曲面、坡道……,西扎的建筑在这些我们已然深谙的图景中,给予我们熟悉而又新鲜体验的同时,也似乎同那些用技术来武装的意图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首先想澄清的是,选择西扎在国内的近作——‘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作为本期品鉴的研讨对象,并不是一次无脑的决定。相反,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拥有柔美曲面和艺术化空间的建筑,来解锁技术的另一面(特别是结构表现的新视角)。
在韩国庆尚北道的一片森林中,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和卡洛斯·卡斯塔涅拉合作设计了一座俯瞰森林的美术馆,与之相配的还有一座小教堂和观景台。通过建筑空间与自然景观的相互成就,展现了空间雕塑的诗意美学。
简要介绍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设计源起、场地情况、设计愿景、功能布局和主要材料的使用,将这座馆藏众多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形象初步展现出来。
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更新的语境下,结合北京隆福大厦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提出城市发展中的经久性元素的概念,并以此为线索探讨城市进化的自主性和延续性,以及如何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秩序感和多样性。
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隆福寺曾是北京的传统商圈之一,街区由繁盛到衰落、又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是记录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样本,历时七年完成的隆福大厦改造项目(包括附属的一商园区改造)则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的典型案例之一。在实现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同时,还保留了城市生活和记忆的能量,展现了城市作为有机体在进化演变中的生命力。本次访谈不仅介绍了隆福大廈改造项目的相关信息,更试图呈现北京旧城更新的复杂性,以及在政策导向和业主支持下建筑师的设计探索。
无组织空气渗透易导致建筑物热量流失、能耗增加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通过现场实测与调研,探究运行阶段空气渗透对建筑物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改善各出入口门厅阻风情况,调整餐饮商铺设备运行现状,以及适当设计错层通高中庭,有助于改善空气渗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