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千米定向钻孔煤与瓦斯共采机理与方案设计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典型的高瓦斯矿井为例,瓦斯事故的隐患极大,消除瓦斯事故隐患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空间和费用,同时机械化采掘设备很难发挥效用,同时该煤矿开采煤层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煤层瓦斯含量丰富,采用传统的瓦斯抽采方法不仅瓦斯抽采率不高,而且瓦斯抽采后的利用率低,瓦斯排放到空气中污染大气,浪费资源。文章针对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的地质特点,采用顶板高位长距离大孔径定向钻孔抽采上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长距离大孔径钻孔抽采本煤层瓦斯,底板长距离大孔径定向钻孔抽采下邻近瓦斯,高位、中位、低位瓦斯抽采技术相互配合,形成近距离煤层群千米定向钻孔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
  关键词:长距离;千米定向钻孔;煤与瓦斯共采;方案设计
  引言
  煤层瓦斯,又称为煤层气[1~3],赋存于煤层之中,近几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数量及煤炭产量迅速增加,矿井向深部延伸过程中,一些低瓦斯矿井变为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瓦斯危害越来越严重,频发的瓦斯灾害严重地威胁着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制约着矿井生产的发展。同时,瓦斯又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如果将瓦斯资源安全抽采并加以利用,则能实现能源供应、矿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瓦斯,一直以来都是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煤层群首采工作面回采时,上下邻近层产生卸压作用,卸压瓦斯大量解析,利用定向长钻孔抽采邻近层和本煤层解析出的瓦斯,达到在开采煤层的同时抽采瓦斯资源,实现煤与瓦斯共采[4~8]。定向长钻孔[9~13]具有钻孔孔径大、长度长、瓦斯抽采浓度高、抽采瓦斯时间长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高瓦斯工作面的瓦斯抽出率,还可以超前回采强化抽采瓦斯,消除工作面瓦斯事故隐患、缩短预抽期,有利于缓和采掘接续紧张的矛盾,同时还在于实现了抽采瓦斯工艺技术的变革,即将传统的多点分散式打钻抽采变为集中布孔抽采,使抽采瓦斯的管理更为集中化、科学化,使定向长钻孔抽采瓦斯技术工艺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进一步缩短在抽采瓦斯技术工艺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1工程概况
  某矿井14301工作面为倾向长壁工作面,为南三采区第一个回采工作面,北面为杜峪村保护煤柱;南面为14302工作面,未开掘;东面为胶泥垄村保护煤柱,西面至南三采区大巷。工作面设计两进一回,为“刀把”型工作面,三条顺槽都与南三集中胶带巷垂直。轨道顺槽1502m(1302+200m),胶带顺槽长1468m,回风顺槽长1463m,工作面切眼宽220m(100m+120m),工作面可采长度为1445m,可采面积为0.298km2。地质储量(Qd)为102.2万t,可采储量(Qk)为94.3万t。根据本采区已采工作面瓦斯资料情况分析,预计正常情况下,14301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m3/min之间,遇特殊地质条件、会发生瓦斯动力现象,瞬间瓦斯浓度会增大好几倍,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发生瓦斯动力现象一般在遇小型构造附近,煤层产状、煤层厚度变化大的地段,以及煤层受地质应力作用变软或煤层结构遭到破坏的地段。
  2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原理
  该煤矿属于高瓦斯煤层群,瓦斯的含量高,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必须全面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并降低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使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實现上述要求的技术途径之一是将煤层中的瓦斯抽采出来,从根本上减小煤层瓦斯含量。为抽采井下瓦斯,保证煤炭生产安全,并抽采煤层瓦斯资源,德国RBBH发明了DDR-1200定向钻机,这种钻机用于井下煤矿,在煤炭开采前,沿顺煤层顶板及底板岩层进行千米定向钻孔,对在开采过程中汇集在上邻近层与下邻近层的瓦斯进行抽采。本章根据该煤矿保护层开采后的岩层卸压情况,结合DDR-1200型钻机,研究大孔径千米定向钻孔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在煤层群的开采中,由于首采煤层采动影响,邻近的煤岩层将产生卸压作用,邻近的煤岩层将产生变形、破坏,裂隙大量发育,将大幅度提高邻近煤岩体的透气性,形成瓦斯“解析-扩散-渗流”的过程,不同的区域内的煤岩体裂隙分布同,瓦斯的解析和渗流的条件不同,应根据条件选择合理的瓦斯抽采方法,实现瓦斯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瓦斯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减少了邻近煤层的瓦斯含量,消除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同时减少了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邻近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煤层群煤的开采和瓦斯的抽采相互形成有利条件,形成了煤与瓦斯共采的体系,如图2所示。
  煤层群保护层回采时,瓦斯大量涌出,需要通过瓦斯抽采技术,抽采本煤层和邻近煤层的瓦斯。4号煤层回采后,3号煤层处于顶板裂隙带内,3号煤层的卸压瓦斯沿穿层裂隙涌入保护层的开采空间中,极易造成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给保护层的开次带来了威胁,因此必须对3号煤层的瓦斯进行抽采,通过在裂隙带内布置钻孔控制上邻近层瓦斯涌入保护层。同时,保护层的下邻近层5号煤层处于4号煤层开采的底鼓变形区域内,大量的瓦斯通过工作面底板裂隙涌入回采工作面造成瓦斯浓度超限,底鼓变形带瓦斯抽采可以有效减少4号煤层的瓦斯涌出量,同时降低5号煤层的瓦斯含量,使高瓦斯突出煤层变为低瓦斯无突煤层,保证了5号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通过以上分析,保护层开采时必须进行瓦斯抽采,其瓦斯的抽采一般包括上邻近层、采空区高位钻孔和下邻近层瓦斯抽采,瓦斯抽采原则如下:(1)上邻近层瓦斯抽采必须深入到邻近层卸压带内,但又要避开冒落带和大的裂隙带,一般选择裂隙带中部,并选择在离层裂隙的“O”形圈内以免抽放钻孔大量漏气,甚至被切断而使钻孔失效;(2)高位钻孔的终孔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回采工作面冒落带的上方,在保证钻孔成孔完好、不垮孔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抽放钻孔的布孔层位,在垂直方向上应选择在裂隙带中下部区域,沿倾斜方向要选择在离层裂隙的“O”形圈内(在倾向方向上,“O”形圈两侧的宽度约为80m);(3)下被保护层处在裂隙带范围内,下被保护层处在变形带范围内,可选择多种方法进行瓦斯抽采,依据为开采层对被保护层变形影响程度。   3工作面千米定向钻孔布置方案设计
  3.1上邻近层钻孔布置设计
  14301工作面布置4个上邻近层千米定向钻孔,垂直距离4号煤层22m左右,4个钻孔之间垂直距离保持在1~2m的间隔,在水平方向上,钻孔整体偏向尾巷布置,最外侧钻孔距工作面回风巷水平距离为15m,钻孔间距为40m。钻孔的基本孔径为170mm,最大孔径(扩孔孔径)为220mm,钻孔深度设计为1200m,实际进尺将受到钻进速度和钻机钻的性能影响出出现变动。上邻近层钻孔抽采布置如图3所示。
  3.2下邻近层钻孔布置设计
  14301工作面的下邻近层钻孔布置在4号与5号煤层之间,在垂直方向上距离4号煤层底板4~5m,在水平方向上,钻孔位于工作面的中部,钻孔间距为40m。钻孔的基本孔径为170mm,最大孔径(扩孔孔径)为220mm,钻孔深度设计为1200m,实际进尺将受到钻进速度和钻机钻的性能影响出出现变动。上邻近层钻孔抽采布置如图4所示。
  4结论
  与传统的采空区抽放、邻近层抽放以及高抽巷抽放等综合抽放方式相比,沙曲煤矿顶底板走向千米钻孔抽采技术存在如下优势:(1)顶板走向千米钻孔抽采技术取代了采空区抽放、邻近层抽放及高抽巷抽放综合抽放方式,减少了高抽巷的掘进量,避免的掘进过程中的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并节约了抽放管路等材料费用;(2)千米抽采钻孔均布置在采空区高瓦斯聚集区域,其混和抽采量小,抽采浓度高,不但满足瓦斯利用的浓度要求,而且节约了抽采运行费用;(3)千米抽采钻孔的采空区布置形式,改变了采空区瓦斯渗流场,减小了采空区瓦斯涌出,有效解决了综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难题;(4)千米定向钻机布置在开拓大巷附近钻场内,可与采区巷道并行作业,缓解了高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接替紧张的难题;(5)千米钻孔布置在长期稳定存在的“O”形圈裂隙区内,即使在综采面开采完毕后,亦可继续抽采,不但加强了对瓦斯清洁能源的利用,亦邻近层及邻近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丙杰,范张磊,路洋波,等.低透气性煤层顺层密集钻孔抽采及并管提压系统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19,4(1):35-40.
  [2]贾明魁,李学臣,郭艳飞,李国栋.定向长钻孔超前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治理技术[J].煤矿安全,2018,49(12):68-71.
  [3]文虎,樊世星,卢平,等.煤层群上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现场考察[J].煤矿安全,2018,49(3):155-159.
  [4]闫卫红.定向顺层长钻孔瓦斯抽采效果分析[J].煤炭技术,2017,36(12):164-165.
  [5]刘佳,赵耀江,施恭东,刘红威.深孔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在我国矿井瓦斯抽采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7,49(7):106-110.
  [6]肖东辉,苏军康,克里斯.弗睿尔.VLD-1000定向钻机在构造软煤层中的成功应用[J].煤炭技术,2015,34(6):229-232.
  [7]董红娟,张金山,李文哲,王 岩.顺层定向千米长钻孔抽采半径时变规律研究[J]. 煤矿安全,2017,48(3):9-12.
  [8]张利军,王志豪.远高位裂隙带长距离钻孔在高瓦斯矿井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5,47(5):55-60.
  [9]劉应科.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特性及钻井抽采消突研究[J].煤炭学报,2012,37(6):1067-1068.
  [10]林海飞,李树刚,赵鹏翔.我国煤矿覆岩采动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28-35.
  [11]李胜,毕慧杰,罗明坤,等.高瓦斯综采工作面顶板走向高抽巷布置研究[J]. 煤 炭 科 学 技 术,2017,45(7):61-67.
  [12]谢小平.薄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2017,37(7):36-38.
  [13]孙国文,罗甲渊,罗斌玉.采动岩层渗透率与应力耦合关系数值模拟研究[J].煤矿安全,2018,49(1):212-217.
  作者简介
  何成亮(2001.03-),男,汉族,贵州省威宁县人,在读本科学生,主要从事采矿工程专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0977009)。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PI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碟脉灵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肝肾功能.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
摘要:为解决孩子用餐兴致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儿童群体需求,以儿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将儿童心理学与餐饮用品设计现状相结合,进行设计应用方法分析,完成对儿童餐具的创新设计,为当下的设计者如何将趣味化设计应用到儿童餐饮产品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化;儿童餐饮;设计;儿童心理学  引言  自2006年开始,中国进入第四波人口生育高峰。每年新增婴儿数量在2000至3000万左右。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钙、血磷、血红蛋白含量,用心脏超声检测并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射血分数(EF).结果 治疗组左室
目的 采用 Child-Turcotte-Push (CTP)及终末肝病模型(MELD)两个评分系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白蛋白(ALB)、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U)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比较两个评分系统.方法 97例肝硬化患者按CTP分级分为ChildA级36例(ChildA级组)、ChildB级29例(ChildB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和EB病毒(EBV)的IgM、IgA抗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组MP-IgM阳性16例(51.61%),MP-IgA阳性10例(36.26%),EBV-TgM阳性2例(6.45%),EBV-IgA阳性1例(3.
目的 探讨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抵抗(IR)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程的影响,揭示FINS、IR在BPH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60岁BPH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人选的117例BPH患者的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分组,再分别采用BPH相关评价指标前列腺体积(PV)、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B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及人员密集场所大量涌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也逐渐增多。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艰巨,对消防救援队伍的战勤保障工作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迅速调集力量,科学利用战勤保障力量,开拓新发展模式,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战勤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战勤保障体
期刊
目的 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16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随访至2010年3月1日,2例出现局部复发,7例出现远处转移,6例死于肿瘤,1例生存无复发.5年生存率是43.7%.结论 副乳腺癌预后较差,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2组均予抗缺血、抗凝等基础治疗,从入院第1天起,治疗组予阿司匹林0.3 g/d,分早晚2次口服,辛伐他汀60 mg/d,早20 mg,晚40 mg.对照组阿司匹林75 mg/d,辛伐他汀20mg/d,均于每晚顿服.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
目的 观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国产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例,ASA Ⅰ、Ⅱ级,年龄51~65岁,体重58~68 kg.全身麻醉后经前臂一次性静脉注射国产舒芬太尼2 μg,于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 min和360 min采集桡动脉抗凝全血3ml,离心后吸取血浆1 ml注入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