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8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探讨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8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91起,累计报告病例7 856例,死亡9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总体的36.77%(107/291)和63.11%(4 958/7 856),致病因素主要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等.毒蕈中毒的死亡人数占总体的31.63%(31/98).5~9月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月份.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体的36.43%(106/291)和86.73%(85/98),病死率为6.84%(85/1 243);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人数占总体的44.04%(3 460/7 856).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的事件数分别占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50.67%(38/75)和80.00%(60/75).果蔬类及其制品、真菌类食品和肉类及其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分别占总体的18.90%(55/291)、14.09%(41/291)和10.65%(31/291),居食物中毒致病食品种类前三位.与2017年比较,2018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减少,主要原因是夏秋季真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大幅减少;而中毒人数有所增加是由于夏秋季发生在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明显增加.植物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乌头和四季豆,事件发生高峰在秋冬季.动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应高度重视食用圆尾鲎引起的中毒.结论 建议各地在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段提前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发布预警.做好集体单位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农村自办家宴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指导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毒物中毒的诊断、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预防各类食物中毒的知识,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全面系统分析我国水产品总汞污染状况及其特征,进行污染评价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基于2010-2020年已发表的覆盖全国的水产品监测大样本数据,分析其汞污染特征并依据居民膳食消费量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评估汞的健康暴露风险.结果 水产品有效样本量共计19 531件.整体上,水产品的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海水产品总汞含量显著高于淡水产品,部分鱼类及海水贝类、淡水甲壳类的汞含量达到轻、中度污染水平,南海区域海水养殖鱼明显高于野生鱼种.经水产品摄入所致的汞暴露量低于JECFA发布的每周耐
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热加工和风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合物,这些有毒化合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可能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肉制品中杂环胺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影响因素、危害、检测方法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的 为对湖北省食品中添加剂进行风险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降低食品安全潜在的危害因素及概率.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水晶球软件,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湖北省食品中甜蜜素和安赛蜜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风险概率进行评估.结果 腌菜制品中甜蜜素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风险熵最高,分别为3.98E-4 g/kg·BW·d和0.0372.另外,不同食品中添加剂的风险概率也存在明显差异,食品中安赛蜜的风险概率为:腌菜制品>罐头>饮料>糕点,甜蜜素的风险概率为:腌菜制品>饮料>糕点>罐头.结论 湖北省居民通过膳食摄入两
目的 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具有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和最大使用量的着色剂,开展理论风险评估,了解其使用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风险.方法 首先使用丹麦预算法计算着色剂的理论每日最大摄入量.对于预算法评估发现摄入量超过ADI的着色剂,进一步利用我国2012年总膳食研究的食物消费量数据和GB 2760-2014中着色剂的最大使用量,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开展理论风险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21种具有数值型ADI和最大使用限量的着色剂.预算法评估发现其中有15种
应急演练作为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重要手段,是攻克食品安全事故时间紧、任务重及影响大等难点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围绕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建设领域,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特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目相关工作的理解,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领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结合我国现状研究性地提出有关建议.研究内容将对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目的 研究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中的铝在不同食品模拟物及迁移条件下的迁移规律,开展来源于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铝的风险评估,评估其膳食暴露风险,提出安全性管理建议.方法 选择4%乙酸(体积分数)、5 g/L柠檬酸和人造自来水3种食品模拟物,分别在煮沸0.5 h后室温放置24 h和煮沸2 h两种迁移试验条件下开展3次迁移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铝迁移量,研究铝的迁移规律.结果 食品接触用铝和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铝元素的迁移量在3次迁移试验中无明显规律,在4%乙酸(体积分数)及
目的 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含糖饮料消费状况,评估含糖饮料的游离糖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调查方法,收集13 083名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的各类食物包括含糖饮料的消费量.含糖饮料游离糖的含量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的饮料专项监测.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分析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通过含糖饮料摄入的游离糖及其供能比.结果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含糖饮料消费率为11.35%(1 485/1
人体暴露于化学混合物的联合效应已受到许多国家政府部门的关注.近年来欧洲食品安全局、美国环境保护署等机构已对化学混合物联合作用的累积暴露评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概述了化学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中对具有共同作用机制化学物分组的原则和标准,并依据化学物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判断方法,阐述了以剂量相加作用为前提的危害指数法、累积风险指数法、相对效能因子法、分离点指数法、联合暴露边界比法,以独立反应为前提的反应相加法以及以相互反应为前提的危害指数修正法等国内外研究累积性暴露评估的主要前沿方法.此外,在化合混合物暴露评估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是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共研制形成各类检验检测标准377项,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研发的、拟申报纳入或已经纳入标准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致病性微生物与寄生虫、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食品接触材料、加工过程或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掺假物等8个方面检验检测方法标准成
目的 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市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上海市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基于政府部门及企业深度访谈,结合文献及二手资料分析.结果 上海市政府部门在口岸查验环节、中转运输环节、分销加工环节和零售消费环节围绕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了分流堆放、“三点一库”闭环管理、进口冷链食品企业追溯、验明“四证”等措施,但仍存在进品水产品质量安全不确定性较高,通关速度达不到企业期望,集中监管压力大,“三证”要求重复和缺漏并存,消费者信心不足等问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