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新认识。实现这一目标,既顺应了世界公共行政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进程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提出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及主要途径。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政府职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满意”、“服务型”,这两个关键词勾勒的政府形态,让人备感亲切和振奋,亲切的是,这是执政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政府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振奋的是,这是对过去管理型政府的根本超越。
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进程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从酝酿、起步到发展创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体制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方式有所创新,服务领域得到扩大。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到党的十六大,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管理方式创新,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务公开、电子政务、行政流程再造、政府服务热线等阳光政府、便民政府实践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起来。第三阶段则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了大力推进、全面创新的阶段,从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到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到十八大报告中“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每一社会形态中,生产方式决定政治、行政等上层建筑的形态,行政管理形态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是“统治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管制型”政府,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服务型”政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的前期, 建立“高效、廉洁、透明、民主”的服务型政府,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二、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早在1944年毛泽东为张思德写下那篇《为人民服务》时,便阐明了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当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决择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选择了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凭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我们党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六十多年,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就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全球范围内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向,是政府实现自身革命的一个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过于强调自身管治的政治职能,而弱化和忽视了社会服务职能,造成政府职能大量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因此,政府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用公共管理的理念,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修正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变革政府治理观念、手段、方式和方法。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外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但从改革发展的整个进程来看,这只是一个过渡,政府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主,极易导致政府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忽视了本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效率兼顾公平的可持续发展,重新调整政府的职能定位,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途径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它是政府一切行政管理行为的出发点。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不断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合理划分行政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就政府自身建设而言,改革必须破除部门既得权力和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必须改变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政府部门的权力集中在行政审批领域,一是坚持“减”字当头,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完善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二是“优”字为要,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深化阳光审批,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三是“制”字为本,加快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制约,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继续缩小和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政府不该管和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不断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总之,建设服务型政府任重而道远,服务型政府必须紧扣“服务”二字,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只有通过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加之目标明确、思路正确、途径准确,才能够早日建成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政府职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满意”、“服务型”,这两个关键词勾勒的政府形态,让人备感亲切和振奋,亲切的是,这是执政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政府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振奋的是,这是对过去管理型政府的根本超越。
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进程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从酝酿、起步到发展创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体制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方式有所创新,服务领域得到扩大。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到党的十六大,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管理方式创新,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务公开、电子政务、行政流程再造、政府服务热线等阳光政府、便民政府实践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起来。第三阶段则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了大力推进、全面创新的阶段,从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到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到十八大报告中“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每一社会形态中,生产方式决定政治、行政等上层建筑的形态,行政管理形态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是“统治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管制型”政府,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服务型”政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的前期, 建立“高效、廉洁、透明、民主”的服务型政府,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二、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早在1944年毛泽东为张思德写下那篇《为人民服务》时,便阐明了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当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决择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选择了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凭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我们党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六十多年,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就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全球范围内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向,是政府实现自身革命的一个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过于强调自身管治的政治职能,而弱化和忽视了社会服务职能,造成政府职能大量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因此,政府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用公共管理的理念,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修正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变革政府治理观念、手段、方式和方法。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外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但从改革发展的整个进程来看,这只是一个过渡,政府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主,极易导致政府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忽视了本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效率兼顾公平的可持续发展,重新调整政府的职能定位,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途径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它是政府一切行政管理行为的出发点。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不断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合理划分行政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就政府自身建设而言,改革必须破除部门既得权力和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必须改变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政府部门的权力集中在行政审批领域,一是坚持“减”字当头,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完善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二是“优”字为要,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深化阳光审批,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三是“制”字为本,加快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制约,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继续缩小和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政府不该管和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不断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总之,建设服务型政府任重而道远,服务型政府必须紧扣“服务”二字,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只有通过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加之目标明确、思路正确、途径准确,才能够早日建成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