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职业院校培养的角度来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即技能层次为初级工的技术工人,主要靠中职教育培养。通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得“双证书”,拓宽就业岗位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中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双证书;实训基地;双师型
前言:
从职业院校培养的角度来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即技能层次为初级工的技术工人,主要靠中职教育培养,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比例增多,一大批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岗位急需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有正确的定位,必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进双证书制度、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谈谈关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技能型人才及其层次
在我国,技术工人在技能层次上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各个技能层次上的技术工人都属于技能型人才。[1]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
可见,高技能人才就是技能型人才中技能层次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的角色定位
(一)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起点
中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且成绩达到录取要求者。这类学生与高中起点学生比,无论是文化基础学力,还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抑或是身心素质条件,后者都要高于前者。
(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这种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了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在知识结构方面,中职学生接受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以高中阶段教育应具备的知识为主。在能力结构方面,中职教育主要是以某一工种或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为主。在素质结构方面,中职教育强调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的教育,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吃苦耐劳[4]。
三、培养技能型人才方案
(一)、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得“双证书”,拓宽就业岗位
“双证书”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从根本上推动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职教育学生的学历层次属于中等学历。中职教育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以初级为主,部分学生可获得中级证书。中职生获得“双证书”层次高,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高的标志性表现形式。有双证书的学生在社会中占有很大的优势[3]。
扩宽中职生就业岗位。中职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心智的限制,其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可以说就是有“一技之长”的初级工。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就是针对职业工种或岗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使之“一专多能”,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之外,还重视培养其综合技能,使之具备职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
我校计算机系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去照相馆、印刷企业实习,网络专业学生可以去通信公司完成布线实习、广告传媒公司做网页,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去计算机维修服务机构、电信营业厅实习,一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让学生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转为生产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增加自己的经验值,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应积极去和企业沟通,及时反馈学生表现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加强今后学生的就业导向和本专业课程的设置。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基本场所,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是学生走向企业的预备岗位。
中职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教学的水平,决定了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
1、实训基地建设
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相对稳定、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設的基本原则。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主要通过专业教师联系,校企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所联系企业应考虑实训方便并具有实力和特色,在联系、实训、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与企业建立感情,并逐步开展各项合作,最后挂牌成为校外实训基地。
2、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管理
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就是实训基地的具体运行。所有设备的优势与师资的优势只有地具体的运行中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教学工作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实训基地要建立和建全实训教学制度。要建立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
要建立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并具有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职业院校的师资,多数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尤其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对现有教师加强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和未来对劳动力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而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在理论上完全能满足职教的需要,年龄层次正值经验积累之时,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师资资源,加强对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具体途径:
1、学校自主进行和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师资培训。一方面学校自己组织进行师资校本培训,以满足学校专业设置和自身发展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职教师资培训要求面广,层次多,要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与参与,既可解决培训经费的来源,又可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执行培训计划时,可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实习场所,包括实验室、实习工厂等,承擔教师的专业实践任务,新进校五年以内教师,有实验课的,安排一年实验室工作,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安排一年的专业生产实践,其次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与相关企业建立协作关系,选派教师到企业见习、实习或参与技术和管理工作及科技开发等,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
2、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目前职教的发展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这要求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中,真题真做。
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任务。
3、安排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由于现有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专一,难以适应面对职业岗位群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利用寒暑假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可通过相近的专业的短期培训,达到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A].全国职教会材料[C],2002.
[2] 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职教论坛,2005,(6)上.
[3]周 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M]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11-12.
[5]李志宏.以评估为推动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5.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双证书;实训基地;双师型
前言:
从职业院校培养的角度来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即技能层次为初级工的技术工人,主要靠中职教育培养,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比例增多,一大批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岗位急需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有正确的定位,必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进双证书制度、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谈谈关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技能型人才及其层次
在我国,技术工人在技能层次上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各个技能层次上的技术工人都属于技能型人才。[1]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
可见,高技能人才就是技能型人才中技能层次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的角色定位
(一)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起点
中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且成绩达到录取要求者。这类学生与高中起点学生比,无论是文化基础学力,还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抑或是身心素质条件,后者都要高于前者。
(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这种人才培养规格体现了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在知识结构方面,中职学生接受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以高中阶段教育应具备的知识为主。在能力结构方面,中职教育主要是以某一工种或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为主。在素质结构方面,中职教育强调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的教育,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吃苦耐劳[4]。
三、培养技能型人才方案
(一)、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得“双证书”,拓宽就业岗位
“双证书”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从根本上推动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职教育学生的学历层次属于中等学历。中职教育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以初级为主,部分学生可获得中级证书。中职生获得“双证书”层次高,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高的标志性表现形式。有双证书的学生在社会中占有很大的优势[3]。
扩宽中职生就业岗位。中职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心智的限制,其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可以说就是有“一技之长”的初级工。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就是针对职业工种或岗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使之“一专多能”,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之外,还重视培养其综合技能,使之具备职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
我校计算机系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去照相馆、印刷企业实习,网络专业学生可以去通信公司完成布线实习、广告传媒公司做网页,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去计算机维修服务机构、电信营业厅实习,一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让学生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转为生产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增加自己的经验值,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应积极去和企业沟通,及时反馈学生表现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加强今后学生的就业导向和本专业课程的设置。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基本场所,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是学生走向企业的预备岗位。
中职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教学的水平,决定了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
1、实训基地建设
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相对稳定、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設的基本原则。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主要通过专业教师联系,校企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所联系企业应考虑实训方便并具有实力和特色,在联系、实训、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与企业建立感情,并逐步开展各项合作,最后挂牌成为校外实训基地。
2、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管理
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就是实训基地的具体运行。所有设备的优势与师资的优势只有地具体的运行中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教学工作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实训基地要建立和建全实训教学制度。要建立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
要建立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并具有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职业院校的师资,多数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尤其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对现有教师加强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和未来对劳动力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而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在理论上完全能满足职教的需要,年龄层次正值经验积累之时,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师资资源,加强对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具体途径:
1、学校自主进行和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师资培训。一方面学校自己组织进行师资校本培训,以满足学校专业设置和自身发展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职教师资培训要求面广,层次多,要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与参与,既可解决培训经费的来源,又可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执行培训计划时,可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实习场所,包括实验室、实习工厂等,承擔教师的专业实践任务,新进校五年以内教师,有实验课的,安排一年实验室工作,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安排一年的专业生产实践,其次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与相关企业建立协作关系,选派教师到企业见习、实习或参与技术和管理工作及科技开发等,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
2、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目前职教的发展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这要求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教学中,真题真做。
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任务。
3、安排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由于现有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专一,难以适应面对职业岗位群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利用寒暑假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可通过相近的专业的短期培训,达到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A].全国职教会材料[C],2002.
[2] 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职教论坛,2005,(6)上.
[3]周 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M]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11-12.
[5]李志宏.以评估为推动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