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所以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同时,科学探究过程是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只有有了明确的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科学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才能产生合理的假设并一步步走下去,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探究环节的核心.一节好课,要求学生从“提出有答案的问题开始,到提出无答案的问题结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古人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的起点.“存疑”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否则,提问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应试教育制度下,长期缺乏质疑习惯,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了.学生学习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习惯于消极等待和被动接受,不知主动探索和大胆进取,毫无质疑和创新精神可言,也就谈不上提出什么问题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要表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最基本方法,所以观察能力是学习物理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
  很多学生都是怀着深切的期望开始学习物理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积累了许多问题,期待在物理课找到答案.能及时给学生满意的解答,会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兴趣.但大多数情况是限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及时解答,如果反复如此几次,将极大地降低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有目的地布置观察任务,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从哪些方面深入观察,如何记录,所观察的事物跟哪部分知识有关,如何解释,让学生通过努力尽可能解释他们所观察的现象,获得观察的成功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是学生产生观察兴趣极好的、最直观的感性材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有比较地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从实验中认识事物、理解概念、发现规律、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学习物理知识的观察环境.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探索身边的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如讲平面镜时,让学生先观察家中的穿衣镜,总结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讲惯性时让学生坐车观察车突然启动或突然刹车时人的反应情况;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这也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
  要把发现的问题演变为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对现象作出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必须要从“问题化”陈述(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采用“问题化”的方式进行陈述,即在现象的陈述前加“为什么”)中概括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用科学、严谨的物理语言把问题深刻化,如把“为什么平面镜中的像跟物体一模一样,物体动像也动?”“为什么啄木鸟的嘴需要特别坚硬?”演变成“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或“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什么因素有关?”之类的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并以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与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悟物穷理的习惯
  教好物理,关键是教思路、教方法、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悟物穷理,”使学生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鼓励勤于思考,就要让学生对新的概念、定义、公式中的符号和公式本身的含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最好在学生了解基本思路之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演算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对它们成立的条件、关键的步骤、推演的技巧等有深刻的理解.倡导“悟物穷理”就要启发学生多向自己提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论?推论是怎样得来的?我为什么相信它?长期如此反复的练习,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在阐述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它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出了几点
主要提出一个新的函数不等式,并由它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函数不等式。
宗廷虎先扛起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研究的大旗,厘清人们对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的模糊认识,开创研究修辞史和修辞学史新路径,引领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研究大军前进。
习题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习题课的教学,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消除困惑,纠正存在的问题,梳理知识结构,完善知识系统,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上好习题课,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精选习题    1.注重教学小结,克服选题的盲目性  教师在选编例题前,对近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做些回顾与小结很有必要,如果教师对教学情况心中没有数,全凭感觉或“经验”随意挑选几
介词“向”与动词搭配既可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动词后,本文讨论“走向”后接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的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此格式的构成情况和句法功能,然后
在“VV着”格式的影响下,“AA着”、“XX着”、“ABAB着”、“AABB着”等重叠形式相继产生。形成了一个“△△着”语法框架。“AA着”、“XX着”之类格式的句法功能、使用范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问题,设计有效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问题式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交流,是围绕着问题展开有效的板块式活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呢?  一、以情设问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单纯的化学知识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因
在2009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即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苏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实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有审美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和创新价值取向等不同的定位
《儒林外史》在刻画王冕时,重视人物语言、行动、性格的个性化,善于从细节描写中挖掘人物思想,采用对比,烘托、铺垫等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塑造出多面性格的复杂人物,黄评很深刻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