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主弱从强”现象原因探析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古典名著中,呈现出一种“主弱从强”的人物建构模式,这种特殊的人物组合模式与儒家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宋明理学对作家思想的影响、古典小说叙事技巧的智慧以及故事素材的束缚息息相关。
  关键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主弱从强”;原因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人物建构模式上都呈现出一种“主弱从强”现象。作为蜀汉集团领袖的刘备勇猛不及身边五虎将,智谋不及谋臣凤雏卧龙;梁山首领宋江武不及武松、林冲、关胜,文不及智多星吴用;《西游记》更是如此,唐僧无论如何也敌不过三名徒弟。从小说文本的描绘看,刘备、宋江、唐僧三人要么孱弱无力、胆识缺乏,要么优柔寡断、刚愎自用,要么智勇平淡、平庸无奇,而他们身边却是文武响应如云汇聚,英雄毕集似影随行,这实在是与历史事实大异其趣。三部小说在人物建构上所呈现的这种“主弱从强”模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价值评判和文化取舍,既与古代社会的道德追求有关,又离不开叙事技巧和故事素材的選择。
  一、传统忠义观念的影响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根基全在于以“仁义礼信”与“忠孝节义”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成为我国古代社会评价和品鉴人物准则。儒家思想经过宋代的发展,形成了程朱理学,成为有宋一代的主要社会思潮,深深地影响着宋元明清好几代。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推崇 “醇儒”式的人格垂范,追求道德上的完人,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使重德观念得以强化”,“重德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与此相联系,它在对待道德与力量、道德与才智问题上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尚德贬力’、重德轻才轻智”[1]。这种思想体现在文学上就是“重道轻文”和“尚理正心”,要求文学作品作为载道传道甚至教化的工具。由于明初的文化高压政策,文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干预减少,转而偏向于内心世界的自省和道德高度的自持,故此明初对文学作品的载道传道要求更高,加之“程朱理学提倡‘醇儒’式人格,对道德的崇尚本身正包含着对才智的贬抑和排斥,久而久之,道德修养的超前与实际才能的滞后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自然社会的战斗能力,由刚健自信走向了孱弱自卑,怯于反抗,怯于冒险,这无疑造成了民族个性的孱弱”[1],明代初中期的小说创作受其影响,小说家们在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带有更多的倾向性。生活在明初的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自然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并将其体现在三部小说的构思和人物情节构建上。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人物塑造上遵循儒家的“仁义礼信”道德及宋明理学“醇儒”式的人格范式,小说中刘备、宋江、唐僧三个“弱主”几乎都是儒家道德因素的化身,他们代表的是儒家道德礼法或是被儒家化了的释家道德。可以说正是这些封建道德成法的影响,牵制和束缚了小说家塑造人物的手笔。小说家在描写主要人物时必须服从道德准则,把他们描绘成道德的化身,塑造成典型的仁人君子,这就不可避免的剥离甚至排斥很多不符合小说家心中仁君圣者形象的故事情节,乃至将其移嫁到其他人物身上,以此契合封建道德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与作者主观愿望相背逆的“主弱从强”现象。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如刘备是仁的代表,他仁德及人,在桃园结义时就抱有“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仁德理想,他也是封建礼法的化身,他是汉室宗亲,是皇叔,代表正统,这样的人物,本身就是仁义忠孝的代表。所以在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中,作者就把《蜀书·先主传》中原是刘备鞭笞督邮的故事移嫁到了张飞身上,因为怒笞督邮不利于塑造刘备的仁义君子形象。同样,《水浒传》最早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明杨定见就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作为水浒英雄首领,宋江是作者塑造的仁义忠孝的代表,是理想人格的化身,他一当上梁山首领就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他一心想着招安,融入正统,维护礼法,为梁山众将谋一个好出路,甚至在临死时说道:“宁肯朝廷负我,我衷心不负朝廷。”可见他心中对朝廷的“忠贞”始终占据绝对地位,义不但没有与其相分裂,反而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的人格形象是其忠义思想的外化,所以才以其文弱形象占据了领袖地位,呼延灼就曾对宋江说:“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感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这是对其忠孝仁义最好的说明。《西游记》中的唐僧也很好的诠释了仁爱与忠孝思想,唐僧是佛教得道高僧,佛教“五戒十善”是其道德指引,至于“忠孝”,小说中唐僧本是受唐王之命到西天取经,无疑是忠君的表现。唐僧所取的佛经本身就是“道德”的物化。由此可见,三部小说都是把忠义仁爱提升到统摄全篇的高度。
  基于这些道德圭臬,作者在塑造他们心中理想道德化身的时候,自然就会用他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去滤化人物,拔高人物的道德性,淡化其非道德性,专取利于表现仁义道德的情节,而忽视对他们力勇的描绘。但在一个崇尚力勇与降妖斗魔的小说世界里,过分拔高道德因素而淡化力勇,在无意中就使这些道德人物“弱化”,经过道德净化的人物形象非但不够饱满,反显得苍白乏力而孱弱平庸,加之身边众多英雄的反衬,“主弱从强”这一视觉偏差就异常明显了。
  二、叙事技巧及故事素材的选择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设置及故事前后勾连上成就卓著,代表我国古典小说最高叙事成就,三部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叙事的成功。三部小说中“主弱从强”模式就是一种巧妙而又高效的叙事方式和技巧,它与常见的“主强从弱”现象完全不一样,形成巨大的反差,产生了巨大的叙事张力,形成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故事情节。如果刘备、宋江、唐僧强势非常,智谋勇武超凡出众,故事就落入俗套,就没有那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也就很难引人入胜。以《西游记》为例,唐僧白净俊秀,妖精们对他垂涎三尺,可唐僧偏又很文弱,根本不能自保,动辄被妖精虏去,这就需要三个武术高强的徒弟前去解救,在不断的被困与不断的解救中,故事情节层递推进起伏有致,如唐僧本身就勇猛刚强,三个徒弟实在没有出场的必要,更何谈取经团队的构建,又何谈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推进。《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是一样,刘备、宋江很文弱,随从则刚强威猛,在一强一弱的比对中,故事才能循环往复迭次展开。   可见,“主弱从强”有利于情节冲突的形成,强有力地推动故事的展开,并在矛盾的解决中调和各人物之间的关系,使故事波澜壮阔而又跌宕生春。人物有弱有强,强弱互现,互为牵制,互为补充,使人物形象鲜明出彩,故事情节紧凑有序。
  其次,故事素材的束缚也是形成“主弱从强”现象的原因所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故事在明以前就多有流传,“应该说从唐朝中晚期到明朝中晚期,也就是说从公元8世纪到16世纪,这八百年都是它的形成期”,这些故事“是民间智慧和下层文人智慧的一个结晶”,“最早的片段在唐朝、宋朝就可以看到”。[2]《三国演义》最早的信息就见于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西游记》的某些片段早在敦煌变文《唐太宗入冥记》里就能看到。但是在这些故事素材中,关于刘备、宋江、唐僧的故事相对较少,而描画他们身边人物的故事却较多且较为精彩。这些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又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故事的雏形,小说作者在收集相关素材时必然会受到这些流传故事的影响,这也促成小说“主弱从强”现象的形成。
  “据统计,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元人杂剧,多达四十多出。在这四十多个剧目中,以关羽为主角的有十二出,张飞的有八出,诸葛亮的有七出。其次是刘备、周瑜、曹操,吕布等。”[3]元代剧作家们对蜀汉人物情有独钟,涉及关、张、诸葛的戏占绝大多数,比如在元剧中“关羽戏”就有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郑光祖《三英战吕布》等八种,而敷演刘备的戏却很少,刘备的形象显得苍白。又如《水浒传》,在元代“水浒戏”中,剧作家们热衷于描写李逵,李逵戏有《黑旋风诗酒丽春园》等七种,其中更出现了有“水浒戏双壁”之称的《李逵负荆》和《双献功》,而以宋江为主的杂剧很少,只有《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宋公明劫法场》、《宋公明喜赏新春会》等几种,且都不够出名。在元杂剧中,人们显然更喜欢精彩纷呈的武力较量和斗智斗勇,至于明显的道德说教,似乎很难激发观众和读者的兴趣,为了迎合大众品味,剧作家和文人总在努力编排力与勇的赞歌,不断丰富和完善着相关人物的形象。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在创作小说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故事素材的影響,并将大众的这种喜好和取舍引入到小说中,这就在无意中就使小说呈现出来“主弱从强”的人物建构模式。
  参考文献:
  [1]席红霞.论刘备、宋江和唐僧的“醇儒”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杨义.新诠释学视角下的明代四大奇书[J].《求索》.2002年第5期.
  [3]丘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M].漓江人民出版社.1983.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尽量满足下述要求: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与知识更新的快速化;多元学科和语言的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的比较、运用和练习;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讲授、论辩、练习、写作等因素的融合。在这个意义上,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开放性、参与性、批判性、合作性和想象力,决定了其在未来的法理学和法学教育中都将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可选择模式。  关键词:双师同堂;协作教学;智能技
期刊
摘 要:我们知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那么,要把握新闻本质的真实,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现象。  关键词:采访;本质;新闻写作  一、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没有不表现为现象
期刊
摘 要:隨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平台及其上的APP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可以说一个更加便捷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基于智能手机的手机APP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一般商业化的APP相比,面向高校学生的智能手机APP又有着自身的
期刊
摘 要: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爵士钢琴乐。在一段时间内,爵士钢琴乐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完善,从黑人的民间旋律发展为了比较完整的一个体系,成为了一种音乐流派,并且也以一种新的方式走进了音乐课堂。因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爵士钢琴乐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且因我国音乐观念的束缚,使得这一西方音乐形式在发展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与西方正统的古典音乐相比,爵士钢琴乐在地位上还稍显不够。因此,相关
期刊
摘 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旋律,因此,游戏活动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也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游戏研究的众多结果表明:游戏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促进幼儿身体、心理、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幼儿;智力  一、相关概念界定  对于“游戏”一词的界说一向没有同一的标准,至今没有一个能够让大家所普遍认同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将游戏定义为:
期刊
摘 要:汽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比如说能源威胁、环境威胁等等。现如今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新能源汽车,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对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研究,得到最好的参数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串联式;混合动力;参数  一、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及现状  (一)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和普通汽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存在着机构岗位设置不全、培训鉴定设备较差、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不够等问题。改革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鉴定的质量,能较好地推动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鉴定;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期刊
摘 要: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数据,企业服务的核心是流程,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流程的好坏关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关乎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与效能。本文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分权和流程设计体系探讨打造高效、可控、自动、固化的协同办公平台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流程;规范;管理;高效;可控;自动;授权  “好的流程可以固化制度,规范管理,监督过程,约束行为,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并有助于公司
期刊
摘 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必须要引起关注的,如何把死板的书本知识变成解决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关键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利用阅读前的讨论题、引用的相关知识、课文的整体感知、课文主题的延伸和礼貌用语的运用,在适度、量力、系统、和重点的德育渗透原则下,从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把德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逐渐对社会众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文化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受大数据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馆建设暴露诸多不足问题,难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数字化文化馆具有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馆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