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机制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uj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应激状态被认为与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的发病机制及恶性转化有关.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具有预防、抑制和逆转口腔癌发生的潜力,维持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浓度在适当范围内对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微量营养素的抗氧化作用机制与OPMD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制定散结通脉颗粒(SJTM)质量标准.方法 使用薄层色谱法(TLC)对SJTM颗粒中丹参、水蛭、茯苓、泽泻、枳壳、陈皮进行定性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JTM中丹酚酸B含量作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进样量在0.034~0.544μg中与峰面积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1.95%(n=5).结论 此标准稳定可行,可作为SJTM的质量标准.
目的 探究雷火灸辅助疗法对肺纤维化并发肺气肿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肺纤维化并发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2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呋辛钠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火灸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纤维化和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的FEV1、FVC、FEV1/FVC、DLC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的HA、PC-Ⅲ、Ⅳ-C、LN水平均降低,且
小儿泄泻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和研究的“四病”之一,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小儿泄泻脾虚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在脾虚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辨证,常见参苓白术散证、健脾丸证、异功散证、七味白术散证,均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进行加减施治.通过梳理四君子汤类方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现代临床运用情况,为临床对脾虚泄的辨证论治和立法处方提供借鉴和依据,以更好的运用经方指导临床.
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是一种蛋白转录因子,广泛参与多种生物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Runx2是髁突软骨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髁突软骨增殖分化、功能改建和病变等进程.本文就Runx2在下颌髁突软骨发育、改建和关节病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芦根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为10~150 g,常用剂量为10~30 g,散剂常用量为4.14~15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芦根发挥其透热解毒治疗外感疾病(温病初起、伤风感冒、咽喉疾病、急性扁桃体腺炎)为15~50 g;发挥其生津止渴,清热除烦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咯血、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痈、肺间质纤维化)为30~60 g;发挥其清热和胃止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呕吐、消渴)为10~60 g,4.14g~15 g(散剂);发挥其清肃肺气,利尿
腭中缝钙化程度随年龄分布差异极大,临床以生理年龄作为扩弓决策依据常不准确,Angelieri等提出基于CBCT的个性化腭中缝成熟度分级体系,有利于准确获取腭中缝钙化程度,为患者选择最合适而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法,在提高扩弓成功率以及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其应用也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就Angelieri分期在临床正畸扩弓决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通过试验探讨清肝降浊方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饲喂的方法,诱导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动物模型.预防性给药12周后,检测血脂(TC、TG)、肝脂(TC、TG)及肝功能(AST、ALT)指标,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Western-blot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NF-κB P65、MyD88表达水平.结果 清肝降浊方3个给药组动物血清AST、AL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LR4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
目的 对比牙周内窥镜与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准确性,以评价牙周内窥镜在诊断伴有深牙周袋VR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临床症状高度怀疑为VRF但根尖片无法确诊的患牙56颗,分别进行CBCT和牙周内窥镜检查,评估两种方法对VRF的诊断效果.结果 在56颗疑似VRF患牙的诊断中,牙周内窥镜的正确指数为83.7%,CBCT正确指数为53.1%.其中,在对43颗根管治疗后疑似VRF患牙的诊断中,牙周内窥镜的正确指数为92.3%,而CBCT仅为41.0%.两种方
目的 通过构建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探究大鼠牙移动过程中坏死性凋亡对牙周膜中IL?1β、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抑制剂组、加力组、加力+抑制剂组,各组分别根据建模时间再随机分为1、3、5、7、14 d五个亚组,建立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正畸模型,游标卡尺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的距离,取压力侧牙周组织,HE染色观察压力侧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1β、IL?17的表达.结果 IL?1β、IL?17的表达均随加力时间推移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
目的 比较传统树脂和流体树脂这两种树脂材料制作的附件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口腔医院2019年至2020年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22例,共232个附件,比较传统树脂和流体树脂这两种树脂材料制作附件的操作时间差异,并比较粘结当时和粘结一年后附件缺损、附件脱落方面的差异及不同附件形态和不同牙位间脱落率间的差异.结果 流体树脂制作的附件在操作时间方面短于传统树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结当时及粘结一年后,优化附件的脱落率低于传统附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结当时,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