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笔史心:略谈闻一多《唐诗杂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huil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收录了闻先生对唐诗研究的几篇重要文章,另有两篇年谱考订,汇编成册而成书。在此书中,闻一多综合了诗人的飘逸才情,史学家的洞见和考据学家的审慎,打破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视野,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对唐诗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思想。两篇年谱考訂类的文章展现了闻一多先生谨慎细致的朴学学者的优秀作风,而阐发观点的文章则新论频出、多有卓见。
  【关键词】:《唐诗杂论》;闻一多;诗性书写
  一.论说类的文章及作者的史家意识
  《唐诗杂论》中,除两篇年谱考订外,剩下的七篇都属于作者陈说观点的文章。略而观之,几篇文章研究的诗人、时代、关键问题皆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将几篇文章串联在一起,即闻一多的文学史意识。闻先生的唐诗研究,不管是论一位诗人还是一种流派,都不是孤立的去探讨研究对象,而是横纵两方面相结合去论述诗歌之发展与演变,以此将唐诗的发展情况尽力的展现在今人眼前。
  从纵向来看,闻一多注重文学自身的传承性和演变规律。他论一位诗人,其实带动着一种文学现象或文学流派的形成变化;他论初唐诗,实际上着眼的是整个唐代诗歌的发展。在其文中,初唐诗承继六朝诗风,但在发展中,“察觉了险象而愤激”的“四杰”等人“大声急呼,抢上来施以针砭”【1】,对六朝传承下来的宫体诗破而后立,使宫体诗变态的情感复归正常;稍后出现的《春江花月夜》则实现了宫体诗的自赎,达到了“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高度,“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2】;再论盛唐时期的孟浩然,盛唐转中唐时期的杜甫,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孟郊,中唐转晚唐时期的贾岛。至此,闻一多描绘了一段较完整的唐诗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前后承接、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由作家和作品联系起来。而在论述作家与作品时,闻一多也不是将二者孤立出来解读,而是用文化学的眼光,将作家的创作与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阐释,即横向的研究。诗人当时的政治背景、时代特色、民俗艺术、身世经历、交友往来等都是他唐诗研究时考虑的对象。傅璇琮先生在导论中说闻一多“要充分利用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特殊手段,来揭示那时代活的文化形态”【3】。其实,闻一多也在用当时的文化形态来揭示诗歌的特点及发展演变趋势。如《贾岛》一文,对其“爱静,爱瘦,爱冷”【4】的诗歌特色的形成,闻一多将贾岛早年的僧侣生涯和其生活的空虚的时代背景结合进行解释,并从贾岛个人的特色推演到了“每个朝代末叶都有回归贾岛趋势”的时代规律,又建立起了诗歌发展的纵向研究格局。利用这种纵横交叉的方式,他的唐诗研究扩展到了整个唐代文化的范围,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唐诗的发展变化。
  二.散文式的传记与文章的诗性书写
  闻一多先生是优秀的诗人,在《唐诗杂论》中亦毫不避讳诗意的笔锋,阐述学术观点时往往带有诗的个性特征,其表现出的诗人气质和丰富想象极具感染力。书中的各篇文章都呈现出勃发的诗情,而《杜甫》一篇的诗性书写尤其强烈,几乎像是一篇散文式的人物传记,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作者的诗人特质。
  对闻先生来说,杜甫是一个特别的诗人。我们可以在其唐诗研究计划中看到,除了对全唐诗的考订以外,对杜甫的研究被单独列出。有《杜诗新注》、《杜甫》(传记)等。《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一文对杜甫年谱的考订也做得相当细致缜密,述杜甫本人的生平之前还专列其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以诗证事,创新地把诗人的生活、创作与广阔社会环境里的其他文化现象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中一事一言的狭小范围,以此更真实地再现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这样跨越学科的研究可说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新开拓。
  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曾说“闻一多的笃实恳挚,紧紧抓住中国的土壤,使人想起诗圣杜甫”【5】。从二人对“做”诗的执着,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性追求上看,闻一多与杜甫确是相似的,而更令闻一多推崇杜甫,将其标举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6】的,是杜甫的爱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
  在闻一多先生的《杜甫》中,他用大胆的想象力和充满激情的诗化语言塑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完整、丰满的杜甫形象,有童稚时的欢乐愉快,少年时的肆意潇洒,也有中年时的艰难苦恨。面对杜甫,闻一多不是历史的旁观者、审视者,而是参与者,抑或要叙写的诗人本人。闻先生把古书放在古人的生活范畴里去研究,更把自己放在古人的灵魂状态中去探寻,他站在诗人直面的境况前,发出的就是杜甫心中的感喟。“他为了这个社会与人群而同其欢乐,同其悲苦,他为社会与人群而振呼”【7】。在探寻的过程中,杜甫的忠君爱国与闻一多家国为上的精神重合了,二人都借“以诗传言”的方式,表达悲天悯人的关爱和临危不惧的气节。故此篇的诗性书写色彩格外浓郁。他用浸润着诗情的语言描绘杜甫的经历:“风渐渐尖峭了,云渐渐恶毒了,铅铁的穹窿在他的背上逼压着,太阳也不见了,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的旋舞”【8】。分明是一篇好故事、美文章。这种洋溢着激情的描述将我们带回杜甫的时代。而在杜甫的人生轨迹中,又展现着一位现代诗人的精神形象,他继承了古人杀身成仁的气概,并坚守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闻一多慷慨激昂的语言歌颂的不仅是杜甫,而是千万个如杜甫般爱国忧民、坚守气节的民主斗士。
  虽然《杜甫》是基于闻先生学术研究而成的文章,但其行文用语完全可看做历史小说、传记的模范。现在许多作者写作历史小说、科普读物等,但佳作却极少,不仅语言干涩无味,内容也真假难辨。这些作家缺少的不仅是闻先生激情澎湃,深情含蕴的笔锋,更是对历史真实的严谨的态度和考证的耐心。
  诚然,闻先生在书中提出的观点存在争议,运用的诗性书写方式也引起了一些问题,但正如傅璇琮先生在《<唐诗杂论>导读》中说明的:“我们是站在学术繁荣的新的高度来回视前辈学者的成就的。靠了许多人的努力,我们把学术道路往前延伸了一大段,再回过头来看前人铺设的一段,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用汗水(有时还有血泪)开拓的那一段高兴,但绝无理由因此而鄙薄前人的那一段,尽管那一段比起现在来似乎不那末宽阔,或者甚至还有些弯路,但我们毕竟是从那一段走过来的。”【9】对《唐诗杂论》中有争议的观点,简单的用现在的理论和学术成果去批评和反驳是没有意义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闻一多先生谈及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时,对这“生成哀艳的传奇故事”仅写成了诗表示了惋惜:“凭一枝作判词的笔锋(这当然是他的当行),他只草就了一封韵语的书札而已……然而是试验,就值得钦佩。骆宾王的失败,不比李百药的成功有价值吗?他至少也替《秦妇吟》垫过路。”【10】此处虽述骆宾王,但对闻一多先生的唐诗研究而言亦是如此。闻先生用其擅长的诗意的笔墨去做学术性探讨,虽然有时在推断过程中,诗人式的猜想占了理性推断的上风,有想象过度和夸大失实的情况,但现在要做的是探寻闻先生创新的理论视角,并解读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形成了这样的思考。闻先生敏锐的学术眼光,浪漫的诗人气质及其敢于冲破旧传统的学术精神永远值得不断体味与感受。
  注释:
  【1】闻一多:《唐诗杂论》,《类书与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
  【2】【10】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8—19,14
  【3】闻一多:《唐诗杂论·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
  【4】闻一多:《唐诗杂论》,《贾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4
  【5】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157
  【6】【8】闻一多:《唐诗杂论》,《杜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35,139
  【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二卷》,《诗与批评》,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221
  【9】闻一多:《唐诗杂论·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
  作者简介:陈瑶,女,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科幻片做为一个生活用词不断出现在大荧幕上,并成为观众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影类型,如今,科幻电影已变成电影艺术中的“新宠儿”,兼具着票房的使命,同时又承载着人们的希冀。这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电影工作者在科幻电影这一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而科幻片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是姿态万千、性格迥异,但是其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暴力女性的形象,而这些暴力女性的存在,为科幻片增光添彩,同时也博得了许多
期刊
电影是一条“梦的彩带”,引无数人为之折腰。从电影诞生起,“影迷”就随之产生——那时人们痴迷于电影“再现”真实世界的“神威”,呼啸而至的火车迷倒了第一代影迷的代表人物乔治梅丽爱,从此,梅丽爱就走上了不归路,他十年拍了600多部影片,并为此倾家荡产。超级影迷梅丽爱使得电影真正开始“造梦”。  对于“迷影人”来说,电影是真正的精神鸦片,是为时九十分钟的春梦。我想,真正作为一个“超级影迷”、“影痴”或“迷
期刊
【摘要】:在电影领域中,电影是否具有语言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格雷姆·特纳认为:“电影当然不是一种语言,但是,它确实通过一套类似语言系统(摄影、声音剪辑等)创造意义。”电影符号家麦茨也认为,,“不要把它与‘电影语言系统’相混,后者的概念在我看来是不能采用的”。实际上,这表明了电影语言并不具有词语语言的约定性的抽象符号系统。电影语言是利用影像作为表现手段,而不是抽象的词语符号。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电影,被定义为一种艺术的符号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形式符号语言。服饰,是一种生活中的符号语言,是人们身份、地位的形式符号语言。在“第八艺术”独特的美学魅力之中,服装的特殊表现力也是塑造人物形象、促进叙事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奢侈品牌;叙事符号;美学空间  (一)叙事符号学  影片《穿着prada的女魔头》的叙事中心围绕安迪展开,安迪的服装变化  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并且是整部
期刊
【摘要】:地面沉降作为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着上海的城市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通过对上海市地面沉降现状的分析,进而探究上海市地面沉降形成的原因,为上海实施地面沉降防控管理、减灾防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上海;地面沉降;现状;成因  地面沉降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固结产生的,多见于大城市,沿海城市沉降尤为严重[1]。长期以来,地面沉降问题作为主要的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着上海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科技的进步,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平民可以购买DV并进行摄影,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和感动瞬间。另一方面,DV的快速应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码摄像机在大学影视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教师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后,一般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于对专业知识的练习,还有对DV短片拍摄的兴趣,往往在创作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融入很多个
期刊
【摘要】:安全防范系统及其建设中的效能评估能够有效地对相关安全体系的建设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并且有效地安全防范评价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防范的质量。在对安全防范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特定的环节进行设置,并且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便保证能在相应薄弱的环节找到缺陷并加以改进,从而能够及时补足缺陷,尽量保证将相关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对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及其相关评估效能进行研究,
期刊
在这里,春夏秋冬的界限异常明显。一年又一年就好似未曾改变一般,春天农作物带来的清晨,使得家乡的年终有了更为殷实的收获。  一个小镇,一条喧嚣的路,在冬天的阳光里更为真实。集市里,热闹与喧嚣取代交换与商业成为集市在当代存在的意义。早在 蒋一葵(明) 《长安客话·狄刘祠》:“京师货物咸趋贸易,以席为店,界成集市,四昼夜而罢;俗呼狄梁大会。”和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有时郊区农民在集市上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国家科技水平也随之上升,高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在社会领域中的各行各业。自从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成为社会职能之后,新闻传播的道德问题就一直在新闻界中备受关注。恩格斯曾经说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性质,新闻传播行业也不例外。从世界范围内观察所有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工作状况,我们就会发现新闻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明显。事实证明,新闻传播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有
期刊
【摘要】:党校智库是国家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认识到党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校智库建设有着学员优势、政治优势和学科优势。在新形势下,要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大力加强党校智库建设。  【关键词】:党校智库;建设;作用;发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智库”概念。该文件的出台为一些决策机构和科研机构进一步创新咨政建言方式和方法提供了重要指导。当前,高校、社科系统、党委和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