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和谐文化建设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它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以文化养人,以文化造人。①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身的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国语·周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文解字》中将“和”解释为“相应、协调”;②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和谐兴邦。和谐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境界。
  和谐文化理念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是学生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的环境。因此,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既体现学校的精神面貌、办学思想,又具有时代特征。
  第一,鲜明的学校特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每所高校在办学历程中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只有不断传承、发扬、丰富这些精神文化成果,才能不断培育和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品质。例如我校“好学力行”的校风、“严慈、严谨、严格”的教风、“勤勉求是”的学风等构成了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对塑造人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活跃浓郁的学术氛围。高校是广大师生求学、做学问的地方,它对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不同学科、流派文化的交流讨论相互渗透,对于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例如,贝尔实验室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就是大家踊跃交流的时间,这种看似无意的交谈,往往成为新思路的起点。朱棣文用激光冷却方法捕获原子的实验,就是在自助餐厅偶然听到一位同事早在10年前提出的想法开始的。
  第三,平等的师生关系,浓厚的学习气氛。民主与平等是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进入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生动活泼的师生教学互动局面。③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认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基础。平等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日常的交往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渴望被尊重与信任,师生以朋友关系交流切磋问题,更易被学生接受。
  第四,优美的校园环境。物化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布局、建筑风格以及人文景点等文化环境,会在不知不觉的情感陶冶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生活在其间的师生感到安静、舒心,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图书馆是高校图书情报资料中心,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被人们称为“知识的源泉”。
  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图书馆的职能是传播知识与信息,而知识是校园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图书馆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全面系统地收藏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与知识经验的文献资料,使人类文明得以保存和流传,使今人得以汲取前人的精华,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成绩。
  图书馆大量密集型知识信息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发源地,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大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传承、批判和创造文化的活动。④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依托和载体,成为宣传校园文化、办学精神的基地和窗口,所有学子都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和谐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体现,它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追求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图书馆人以自己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为教学和科研做铺垫,催生了一项又一项教学科研成果,默默地为教学科研乃至社会作着巨大贡献,在无声中传承着一种崇尚学术、无私奉献的校园精神文化。
  另外,图书馆通过为读者服务,使广大学子从书中汲取营养。通过学习,他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稚嫩走向成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使人类文明的火种得以延续。
  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环境。图书馆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和学术沟通的重要场所,它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个人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门。图书馆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书库、电子导航屏等设施,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集结地,又是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升华思想⑤。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物化的文化,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和谐的文化环境,善于把校园内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要素、社会心理注入师生的心中,通过总结、沉淀形成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外在氛围。图书馆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陶冶了广大学子诚实质朴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严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众所周知,经典文化是经过时间淘汰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研读经典是图书馆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内容。让广大师生接触经典、阅读经典、激活传统,对复兴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阅读经典还有助于广大师生了解历史、了解伟人的思想和心灵,加强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例如,通过阅读杜甫、范仲淹等作家的作品,就可以体味他们那种胸怀祖国、忧国忧民的意识,使广大学生懂得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都与国家的兴衰、民族尊严息息相关,从而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
  培养创新精神。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的GDP水平高吗?不是。真正能让人们记住一个城市和国家的,主要是他们的文化影响力。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图书馆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书馆的教育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学生置身其中,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文献,不必受外界的约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治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图书馆本身对文化的更新整合作用。图书馆通过系统地收藏、保存人类的文化,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保障。通过对知识的提炼、加工,利用新技术提供特色服务,使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个性化,从而达到创新。
  宣传教育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会自然形成,优秀而有生命的校园文化必是精心打造、长期培育而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先进的电子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渗透,不断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影响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心理观念、消费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例如大学生中出现的思想西化、铺张攀比等行为,都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作为民族文化资源集中地的图书馆,要承担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积极利用网上平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我们的民族文化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在实现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外民族的先进文化,不断发展本民族的新文化。另外,图书馆的文化宣传也要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健康地开展活动,也才能为更多的师生所接受,从而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光明日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优化人才成长环境》,2006年8月6日。
  ②凌征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5)。
  ③莫振轩:《试论高校图书馆和谐馆读关系的构建》,《图书馆论坛》,2007(1)。
  ④李银、张庆奎:《江苏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
  ⑤习万球:《图书馆在我國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5)。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儿童成长一直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母题,历年来也有很多大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一定的剖析和阐述.本文将通过对《杀手的眼泪》的解读,从小主人公帕洛的成长
新闻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真实性、时效性特点决定了该文体的特殊性,使得新闻翻译与文学、科技和商务等方面的文字翻译存在诸多差异。  新闻英语是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它用词范围广,变化多;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生活、金融商业、军事冲突、科技发展、外交斗争、文体动态以及宗教、法律、家庭等各方面。目前对新闻英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多基于新闻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理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①而普通逻辑的学习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在高校开设逻辑课,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普通逻辑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
博客即blog,由英文weblog缩写而成,意为网络日志。在汉语中,博客兼指网络日志及撰写网络日志的人。博客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早期主要流行于小部分IT从业者及新闻爱好者中,既是人际交流、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的平台,又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媒体。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网络并对博客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1998年德拉吉通过其博客对克林顿绯闻的报道以及2001年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心理学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之间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学生的行为模式的准确把握,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人性化作为教育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至少有以下三个心理学理论依据。  从需要层次理论看,人性化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原始的需
[摘 要]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过:“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初中语文的素质教育就应该从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使学生在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各种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程,但又是不能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唯有投身其中,孜孜以求之。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提高
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都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新课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谈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认识、加深感情的一种活动,是最直接、最具亲和力的沟通方式。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学会运用谈心这种手段化解矛盾,掌握谈心艺术,寻求谈心规律,把握谈心技巧,理顺情绪,鼓舞士气,对搞好各项工作无疑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做到“四个清楚”,做好谈心准备。谈心
新闻舆论监督是在一定的舆论基础上,借助媒体的广泛性、公开性,传播以批评性、揭露性报道干预社会生活,形成舆论强势,从而迫使被监督者接受社会规范,改变既定作为的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政治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分配形式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新闻舆论监督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搞好新时期的新闻舆论監督工作就成为摆在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搞好新时期的新闻舆论监督工
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份高校新闻杂志,《河南教育》(高校版)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求索的道路。在短短两年多的办刊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As the only universi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该小说用沉重的笔调讲述了一段黑人奴隶的历史,呈现了19世纪美国种族现实、种族奴役、种族歧视的现实问题,“甜蜜之家”、“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