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应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此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生的效果才会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将来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不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 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够使人从各种层次、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分析。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在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举凡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仅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还有: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国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骄横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强权政治,结果落个身死国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则使国家繁荣昌盛,成为历史佳话。在教学中,我通过引用这一反一正的史实,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史实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联系到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这一事实更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再如:我在讲课中,把清朝闭关政策与唐朝全面开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比较,学生便明白:只有改革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台湾问题、印巴争端等等,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学习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無涯,学无止境,十几年教师工作所积累得的这些点滴经验,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此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生的效果才会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将来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不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 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够使人从各种层次、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分析。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在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举凡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仅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还有: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国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骄横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强权政治,结果落个身死国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则使国家繁荣昌盛,成为历史佳话。在教学中,我通过引用这一反一正的史实,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史实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联系到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这一事实更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再如:我在讲课中,把清朝闭关政策与唐朝全面开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比较,学生便明白:只有改革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台湾问题、印巴争端等等,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学习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無涯,学无止境,十几年教师工作所积累得的这些点滴经验,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