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w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中国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管理水平与自然因素对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的影响,以中国2008—2018年1 890起水污染事件为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核密度估计法(KDE)、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污染事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呈“一核多带”的空间分布特征。(2)2008—2018年水污染事件空间正相关性与聚集性逐渐增强,热点地区聚集于长三角、珠三角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向中西部扩张的趋势。(3)水污染事件基本分布格局为东北—西南,但标准差椭圆重心迁移频繁。(4)国内生产总值、人口与工业企业数是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的主导因子,自然因素的解释力较弱;此外,因子间通过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促进了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一直行进,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再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中心。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打破工具只适用于数学、科学等理科学习的偏见,突破以往语文课堂中已成为情境教学辅助的局限,创新工具,尝试撬动语文课堂变革。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主体,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
期刊
研究一元线性回归问题的可视化教学案例。基于Geo Gebra平台,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教学案例研究不同函数模型拟合效果、函数拟合的残差比较等,实现一元线性回归问题的教学可视化,并在与传统教学设计对比后得出可视化教学具有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论。
数学建模活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本文通过选用统计模型与建立回归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PM2.5污染物的现象并做出预测,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认识到数学模型在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本文的教学设计如下: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融入教学
期刊
空间薄膜材料的泊松比是张拉中产生膜面褶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需要对薄膜的泊松比进行设计,从而削弱甚至消除薄膜的泊松比效应对膜面精度产生的影响。针对应用于空间结构中的新型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膜,使用正交椭圆孔阵列对复合膜胞元进行泊松比设计,分析其等效的经纬双向泊松比随孔间边界距离和椭圆本身的长短轴之比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打孔后孔间边界距离g,以及椭圆长轴占长短轴之和的比例r,对打孔后薄膜胞元的等
学位
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不同构筑物中排放气体的组成和浓度不尽相同。采用不同工艺(生物法、水洗-生物法、酸洗-生物法和生物-碱洗法)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了处理,并在1 a内开展了共计12次现场监测,以评估除臭设施对氨(NH3)和挥发性硫化物(VSCs,包括硫化氢(H2S)、甲硫醇(MT)、甲硫醚(DMS)、二甲二硫醚(DMDS)、二硫化碳(CS2)和羰基硫(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