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提炼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 生活化 生活体验
  有人说,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见,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實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真正地从生活中提炼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
  一、从生活中提炼数学
  1.从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虽然这单元内容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或长度单位,但对于三年级的中差生学生来讲,学完后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再结合语文学科写日记的题材,我设计出下题: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日记,请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读,在他日记中用“—”划出使用不当的计量单位,并在下面写出恰当的计量单位。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2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这是学生很熟悉的场景,学生们边读题会边在头脑里想象出场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感觉到日记里描述长度或重量单位不符合实际,很好笑。觉得是个很“简单”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么“简单”的问题,引起同学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他想告诉大家他知道解决方法,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指出错误:“2分米长”的床改为“2米”长;“8米”高的餐桌改为“8分米”;“65千克”的鸡蛋改为“65克”;“3吨”重的书包改为“3千克”。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课堂引入学生熟悉的事物,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更容易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巩固知识。
  2.从各种渠道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要在教学中加强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二、让数学融入生活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利用,既然小学数学是一门工具课,那么使学生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奠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1.通过模拟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堂《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片断:课一开始,老师告诉学生这堂课是研究分配东西的问题(板书:分配)。教师在黑板上画一长方形,注明它表示一块土地,问:“谁能分?”学生说“分什么知道了,有多少公顷不知道,没法分。”教师接着在图上方注明:400公顷。“谁能分?”学生说:“分给谁?怎样分都不知道,没法分。”(反映出学生已对解题思路有所感知)
  老师又说:“谁能把它平均分成5份?”一名学生上来把长方形用线段分割成5份。“现在你们可以提什么问题?”老师追问道,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平均每份有几公顷?”接着老师让全班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出解题算式,并问:“这是一种什么分法?”学生答:“是等分。”教师随即板书算式,注明等分。教师又引导学生假设:“假如这400公顷地是某一个农场的,平均分成5份后种5种农作物,如第一份种青菜,第二份种大葱……这样行吗?”“不行,这样青菜会不够吃,葱太多吃不完。”“从这个例子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老师问。这时,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还得有其他的分配方法。接下来,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出了课题“按比例分配”。这里,教师独具匠心地凭借教材把教学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看似平常却有矛盾的内容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这真正体现了现代生活教育的意趣: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
  2.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学会“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堂是生活的课堂,它所探究的问题从生活中来,学生对现实生活是充满疑问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探究的目的结合生活,研究从生活中来的问题,用生活来解释数学知识,努力使学生体味到数学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当前研究生大多是生于80年代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开放意识和科学意识。但这个群体也存在认识和对待
当今社会,空巢老人问题日渐凸显,备受党、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党员,在强化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敬老、爱老
[摘要]: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好的心理素质是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 习惯 学生一、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作为UC组,结肠息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的基础,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谈几点看法。  识字教学识字效率策略对于小学生来讲,笔者以为,语文课识字教学尤其最重要。因为只有识字多了,才能去读书,否则就会遇到很大障碍。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呢?  一、总结规律,循序渐进,打好基础  在小学语文第一册里,首先要求打好集中识字的四个基础就是:(1)
目的:鼻咽癌中LMP2A、AnnexinA2、Rad52、Gli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经纤维鼻咽镜下活组织证实为鼻咽癌以及轻度慢性鼻炎黏膜炎症的组织,抽提组织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术后应激反应程度和免疫应答状态。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政府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伴随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危机事件的增多,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已刻不容缓。我国政府有必要从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设立独立的危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既定的目标,是我国政府管理的内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我国管理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使聋儿的听觉能力语言交流等能力得到全面康复,是需要康复机构和家长一起努力并密切配合的.但有部分听障儿童家长由于对人工耳蜗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