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十九)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b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注意缺损多动障碍;儿童期;心理健康;全科医学
  安东尼是一个8岁的男孩。父母是中国人,最近在澳大利亚做生意和读学位。安东尼在当地上小学。在课堂上,他一会儿也坐不住,经常干扰老师上课,跑出教室,不停地碰其他孩子的头,每项功课都不能完成。他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孩子,只不过不能坚持与其他孩子做好游戏。他的书写有困难,不过英语说得还很流利。安东尼在家的时候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不能专注游戏,不能安静坐下来吃饭,不能坐下来看电视。他不能完整地做好一件事,比如不能穿好衣服。他不能安静下来去睡觉,而且每天早上醒得很早。只要是他醒着,就根本停不下来。他会经常打断父母与来访者的交谈。安东尼的父母很疼爱他,不过由于他一贯的要求行为和很差的学校表现,父母也很生气和沮丧。最近,安东尼开始不准备去上学,推说自己肚子疼。父母送他去学校的时候,他会感到很痛苦;不过一旦父母离开,他也能在学校待下去。你询问孩子父母关于家族史方面的问题,发现孩子的叔叔和堂哥(即叔叔的儿子)有学习困难、强迫性反社会行为、就业不稳定等问题。
  发育史
  母亲在怀安东尼的过程中,孕期是正常的。母亲在孕期曾经抽很多烟,不过现在已经戒烟了。安东尼是足月产,不过属于急产(1~5 h)。安东尼生下来时皮肤深紫色,需要清理呼吸道和给氧。生下1 min时阿普加评分为2分,5 min时为6分。与其他孩子相比,安东尼的体质量和身高均偏低(第5个百分位)。他是一个焦躁不安和不停运动的婴儿,很难安静下来吃奶,睡眠也不好。他12个月开始走路,不过精细运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发育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明确的用手偏好。对安东尼的发育评估结果证实,他的各种能力发育属于正常偏下,且短期听力记忆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发育迟滞。
  躯体检查
  在整个看病过程中,安东尼不停地在搬弄各种玩具,但没有完成过任何一项游戏活动,比如组装起玩具火车的轨道。他经常用一些毫不相干的理由打断父母的谈话,不过态度是友善的,而且能保持很好的目光接触。你让他画一个小人儿,在画画的过程中他很容易分心,窗外轻微的声响就能让他停下来。他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画好小人儿。他画的小人儿很潦草,缺乏很多细节,明显低于他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画画能力。在画画的时候,他握笔的动作比较笨拙。你让他在画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写一句简单的话。他写出来的字母大大小小,间隔不一,遗漏一些词,而且有拼写错误。躯体检查结果证实,他的生命体征正常。腹部检查和神经学检查均没有异常发现。
  提 问
  问题1:最可能做出什么心理学诊断?
  问题2:你考虑哪些心理学和神经发育的问题和鉴别诊断?
  问题3:应该考虑做哪些进一步的评估和辅助检查?
  问题4:什么原因造成注意缺损多动障碍?
  问题5: 应该考虑哪些非药物的干预措施?
  问题6:哪些医学管理措施适合安东尼这样的孩子?
  问题解答
  问题1的解答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诊断是“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或者按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诊断为“注意缺损多动障碍-注意缺损和多动综合型” [1,4-5]。他在几个方面发育异常:缺乏注意力、活动过度、容易冲动、混乱。
  这些症状严重地影响了他在学校的学习、社交互动、娱乐和家庭生活。这些症状在7岁前发作,已经持续了6个多月,并具有弥漫性(在各种场合发生)。
  问题2的解答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孩子通常有各种相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问题。按照ICD-10的诊断标准,最常见的问题包括:(1)特定的学习技能障碍(比如阅读、拼写和计算技能),或者精细功能障碍,或言语和语言障碍;(2)品行障碍,比如对立违抗性障碍;(3)儿童情感障碍,比如离别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并可能有躯体化症状;(4)心境障碍,比如抑郁发作;(5)抽动障碍;(6)非器质性睡眠障碍;(7)弥漫性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8)精神发育迟滞,如智力残疾。
  对于安东尼的病例,全科医生应该考虑手写、阅读和精细运动能力(动手操作和握住铅笔所必须具备的),以及语言(短期听力记忆问题)方面的特定的发育障碍。他不能保持自己按照别人的口头指令做事情,并有随境转移的情况,即经常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什么,而且做事情杂乱无章。
  全科医生还应该考虑他有离别障碍和社交焦虑问题,他有拒学现象,并以肚子疼作为躯体化症状。安东尼对上学的焦虑可能有很多潜在原因,包括越来越明显的学习困难和社交困难,以及因为各种行为和学习成绩差所遭受的老师和父母的批评。
  问题3的解答
  对于安东尼的肚子疼,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便在把症状归因为焦虑之前,能排除器官方面的原因。在做这方面检查时,全科医生要采用最简单的措施,让家长得到安慰。要让家长知道他的肚子疼与他的上学焦虑有关系。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查,比如粪便镜检和培养检查,或者腹部X线检查。
  学校报告中提到的信息会非常有帮助。对孩子的认知评估,比如智力测验和学习能力测验,可以帮助全科医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孩子。如果怀疑有遗传性的障碍,则可以安排更专业的检查,比如脑电图扫描、染色体分析等。
  问题4的解答
  对于某些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儿童来说,是脑部损伤(如胎儿酒精综合征)、或获得性脑损伤、或遗传性疾病(如X染色体脆折症)造成的症状。对于另外一些儿童来说,他们的症状是生物学(如遗传和家族影响因素)、心理学(如短期听力记忆发育迟滞)和社会学方面因素(如家庭矛盾和父母教养问题)的互动结果。大多数患儿还同时存在其他发育和行为问题,如焦虑、拒学、对抗和挑衅行为,抽搐,抑郁和焦躁不安,学习困难(包括拼写、阅读和算术困难),以及协调和语言问题[1,4-5]。   具体对安东尼的案例来说,这个孩子的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可能原因,一部分是母亲在孕产期吸烟造成的脑部影响,另一部分是急产和围生期缺氧造成的。还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因为家族史中发现有人有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随着儿童期的成熟,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症状通常会改善。大多数孩子进入成人期后不再符合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诊断条件,不过可能终生仍持续某些症状性障碍[4-5]。在成人期继发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包括社交关系困难、就业困难、酒精和物质滥用[4-5]。青春期出现的品行障碍可能发展成为犯罪行为和人格障碍。焦虑可能发展成为强迫障碍,青春期易患抑郁,而易冲动性则可能造成自杀行为。如果不能获得可靠的儿童期发育信息,则可能很难进行注意缺损多动障碍与成人的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
  问题5的解答
  一个很有帮助的措施是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给家长提供管理困难行为的专业建议。医生可以给家长提供网上的教育资料,也可以给家长提供书面的教育手册[5]。在学校,老师可以采用专门的教育技术来帮助这些孩子,比如把某个任务分解成很多简单的步骤,让孩子逐步地完成;改变学校和教室的环境,减少让孩子分心的影响因素;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取得的小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等。
  可以让孩子使用“核对清单”,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活动,比如“穿衣服的清单”、“准备书包的清单”。还可以采用清晰的“每日活动表”,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动。
  如果具有适应证(如焦虑),可以给孩子提供心理学治疗。可以采用放松练习的方法,或让孩子接受参与社交技能的培训[5]。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改变饮食的措施对孩子的帮助。有些成瘾性的食物(如酒石黄,一种黄色的人工色素)可能会刺激孩子不好的行为[5]。
  问题6的解答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中枢兴奋性药物[4-5](如利他灵和硫酸右旋苯丙胺)可以在三年内减弱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症状,改善学习,克服孩子的家庭和社交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类药物的长期效果。中枢兴奋性药物是短效的(2~6 h),通常每天服用2~3次。不过晚上不要服药,以免影响孩子的睡眠。这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抑制食欲(以及青春期成熟迟滞)、头痛、焦虑和烦躁不安、抽搐、出现失眠(不过失眠也是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一个症状)。很少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心悸和血压轻微升高,因此需要在临床上进行监测;还有很少的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计划应该由专家提出,不过全科医生可以每周对孩子进行监测,观察药物的治疗反应。一旦出现了稳定的药物作用,全科医生可以改成每个月监测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儿童甚至家长可能会非法地使用这类药物。
  全科医生对孩子的监测应该包括血压、脉搏、身高、体质量、睡眠、食欲、抽搐情况、心境等。如果需要在10个小时内保持稳定的药物浓度,或服药依从性和服药管理上有问题,那么可以使用缓释的中枢兴奋剂。二线的治疗药物包括托莫西汀、丙咪嗪、可乐定。目前认为神经松弛剂(如利培酮)对缓解症状的效果不明确,不过如果孩子出现进攻行为或不稳定心境,可以由专家决定是否使用这种药物。对于全科医生来说,一个最好的监测方法是采用“症状核查清单”对患儿的治疗反应进行监测。
其他文献
冠心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专家指出,约七成心脏病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会影响供血和血压,从而影响心脏功能。这样,在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严重后果。有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后其心血管病病死率平均增加4.1倍,多数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6个月内死亡。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非常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到全科医生足够的重视,甚至多数医生
期刊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全科医学;精神卫生服务  珍妮,34岁,学校老师。近两个月来到你的诊所看过几次病,治疗双手和手指皮肤疼痛、发痒、流血。她试着用过各种防护霜去解决手和手指的问题,可是都没有效果。最近她提到,她每次洗手要洗好几遍,每天要洗很多次手,她总是担心手被细菌污染了。  其他病史  珍妮告诉你说,以前她有过这种问题,第一次发生在她接受师资培训的时候,她当时在考试时特别紧
期刊
本杰明是一位45岁的全科医生,遭遇了一场车祸。车祸中他受了伤,虽然伤的不重,不过自从那时起就一直脖子疼。车祸发生后警察到了现场,发现他的血液酒精浓度是法律规定上限的3倍。吊销了他的驾驶执照。从案例中看出,本杰明可能在车祸前已患有轻度或中度的抑郁,而本杰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寻求了一个新的关系,试图从困境中逃脱出来(海伦与本杰明的关系),但是他本人是医生,而医生的这类做法往往效果很差,不但新的关系是
期刊
曾记得,刚刚踏入医疗岗位的时候,自己生病了,家人以及朋友会很惊讶的说“咦,医生也会生病啊?”,自己顿时觉得汗淌无语啊,怎么医生难道不是人,不能生病嘛?怪哉!在外人的眼中,医生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病人来说,医生就是心目中的神佛,可以解决许多身体上的疾病。所以,在他们眼中医生是万能的,是不会生病的,试想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医生不能解决或保护自己的身体,他又怎么能成为健康的代言
期刊
【关键词】抑郁;老年;注意力;集中力;记忆;全科医学;精神卫生服务  琼是一位69岁的老年男性。最近6个月左右,他来诊所就诊好多次了,每次来看病都是各种不同的原因。最开始他说睡眠有问题,请医生帮助;几个星期后他再来看病的原因是胸部隐隐的疼痛;再后来的看病原因是让医生帮助解决他的胃肠问题。这次来看病,他的主诉又变成了记忆(memory)减退。  进一步病史  琼没有明显的既往病史。他以前吸烟,曾经每
期刊
如果这个刘同学在国内,出现这个现象,父母只会生气、抱怨、焦虑,恨铁不成钢,最后因为管不了,无奈的接受孩子成长的事实,而不会去看医生。  然而,国外的父母却有不同的认识。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澳大利亚全科医生的思维方式是从全科医学角度全面关注“整体的人”。从父母处了解情况,单独询问刘同学,做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得出“她是一个正常的健康女孩”。其次,使用了HEADSS青少年心理-社会筛查量
期刊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全科医学;精神卫生服务  在中文中,“心脏”和“心理”两个词都共享一个“心”字。从中医文化中,我们也了解到“心总统形神功能”和“形神合一”等东方哲学观点。这些朴素的东方文化提示了心脏和心理的互动关系,以及躯体心病与心理心病的共存现象。一项在中国的研究表明,某医院心脏内科40%的患者同时患有焦虑,24%的患者同时患有抑郁[1]。另外一个最近的研究发现,15%~30%的心血管内
期刊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妊娠;全科医学;精神卫生服务  安娜?布朗,24岁的已婚妇女,没有孩子,在一家餐馆做兼职厨师。1年前,在第一次躁狂(mania)发作后,她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她刚刚发现自己已经怀孕20周,并停用了治疗情感障碍的锂剂。她丈夫带她来诊所看病,他很担心她的双相情感障碍会复发。  其他病史  安娜5个月前第二次躁
期刊
【关键词】心理学;受损医生;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服务;全科医学  案例的序幕  医生也是人。医生与生活在社会中的其他人一样,也会患上各种千奇百怪的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不过,医生生病与其他人生病会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医生在给病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具有职业服务上的特权和影响力;大多数病人在医生面前是脆弱的,是需要医生帮助的。然而,医生的职业特点和权利也往往使医生自己暴露在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的危险之
期刊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全科医学;鉴别诊断;抗抑郁药;保密;家庭参与  对于大多数全科医生来说,当身为父母的人担心自己青少年的孩子有行为问题的时候,总会感到很棘手。全科医生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区分青少年的正常行为和心理问题。其实这种挑战不仅仅只有中国才有,世界各国的全科医生也面临同样的挑战[1]。2000年澳大利亚开展了一项《全国心理健康和幸福调查》,该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流行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