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云南省于2009年9月起对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 岗前培训 校本课程 以人为本 理念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46-01
在实施新课程以前,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热切期待高中生活能变得自主、快乐、丰富多彩,但在课改初期,由于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改理念,盲目实施,走了一些弯路。我就我校两年来实施新课改的探索过程与体会与大家交流。
1 积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导入和展示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知识只追求讲清楚、讲准确、讲完整。这种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新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要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首先要重视教师意识行为的转化。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推动学生行为转变的直接而有效的动力。教师的意识、行为、角色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过渡,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尽量缩短过渡期,必须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教育部在2009年7月举行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区教师远程专题培训。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分三批组织教师在暑假期间分别进行了十天的新课程网上培训及三天的赴昆明学习。通过教学方法和课程意识的培训,教师基本建立了新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行为。
2 结合我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又允许学校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开设校本课程。我校立足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除开足,开齐高考课程以及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考察课程外:
一、我校在高一年级每周还开设了一节书法课,训练学生写毛笔字,写楷书等,旨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各年级每学期设四次校内外科技劳动课,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他们切身体会知识的作用。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且锻炼学生的意志;
三、2011年三月,我校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庆,启动了广泛开展“中华魂”——颂歌献给党的读书活动,通过这项读书活动,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事物总是在发展着,我校的校本课程也会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时期变化着。
3 首次参加六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可喜
通过师生一年的探索,努力,拼搏,我校高一年级于2010年7月参加了六门由省教育厅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结果:A,B等级学生达到预期目标:A等级历史61人,B等级164人;地理A等级18人,B等级92人;物理A等级76人,B等级160人;化学A等级105人,B等级123人;生物A等级59人,B等级72人;通用技术A等级112人,B等级184人。对于未通过的D等级学生和部分自愿重考的C等级学生,我校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后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以期帮助学生在重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比其他学校,我校抢考了三门课(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业水平考试,帮助学生提前修完必修课程 。这样做既重视过程教育,也为高考复习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也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接纳,并对课堂中的教与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与研究产生着全方位的深刻影响。现在,我校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我们从以往的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程,我们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为了提高课堂效力,教师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进行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组织综合组教师开展“交叉备课”,动员自制教具,实施集体备课,与家长共同交流、探讨教学方法等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新课改已初见成效。
两年来,我校教师已经积累了一些课改经验,但我们仍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教与学。我们认为:与新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各项考试评价制度应尽早出台,这会更有利于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情绪的稳定。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先生说: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的话,那么新考纲就是一个中圆,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我们期待这个小圆的尽早出台。当然,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 刘大春.《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关键词】 岗前培训 校本课程 以人为本 理念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46-01
在实施新课程以前,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热切期待高中生活能变得自主、快乐、丰富多彩,但在课改初期,由于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改理念,盲目实施,走了一些弯路。我就我校两年来实施新课改的探索过程与体会与大家交流。
1 积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导入和展示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知识只追求讲清楚、讲准确、讲完整。这种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新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要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首先要重视教师意识行为的转化。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推动学生行为转变的直接而有效的动力。教师的意识、行为、角色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过渡,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尽量缩短过渡期,必须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教育部在2009年7月举行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区教师远程专题培训。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分三批组织教师在暑假期间分别进行了十天的新课程网上培训及三天的赴昆明学习。通过教学方法和课程意识的培训,教师基本建立了新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行为。
2 结合我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又允许学校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开设校本课程。我校立足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除开足,开齐高考课程以及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考察课程外:
一、我校在高一年级每周还开设了一节书法课,训练学生写毛笔字,写楷书等,旨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各年级每学期设四次校内外科技劳动课,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他们切身体会知识的作用。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且锻炼学生的意志;
三、2011年三月,我校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庆,启动了广泛开展“中华魂”——颂歌献给党的读书活动,通过这项读书活动,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事物总是在发展着,我校的校本课程也会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时期变化着。
3 首次参加六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可喜
通过师生一年的探索,努力,拼搏,我校高一年级于2010年7月参加了六门由省教育厅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结果:A,B等级学生达到预期目标:A等级历史61人,B等级164人;地理A等级18人,B等级92人;物理A等级76人,B等级160人;化学A等级105人,B等级123人;生物A等级59人,B等级72人;通用技术A等级112人,B等级184人。对于未通过的D等级学生和部分自愿重考的C等级学生,我校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后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以期帮助学生在重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比其他学校,我校抢考了三门课(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业水平考试,帮助学生提前修完必修课程 。这样做既重视过程教育,也为高考复习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也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悉、接纳,并对课堂中的教与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与研究产生着全方位的深刻影响。现在,我校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我们从以往的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程,我们普遍感到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为了提高课堂效力,教师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进行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组织综合组教师开展“交叉备课”,动员自制教具,实施集体备课,与家长共同交流、探讨教学方法等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新课改已初见成效。
两年来,我校教师已经积累了一些课改经验,但我们仍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教与学。我们认为:与新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各项考试评价制度应尽早出台,这会更有利于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情绪的稳定。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先生说: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的话,那么新考纲就是一个中圆,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我们期待这个小圆的尽早出台。当然,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 刘大春.《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