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序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d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怎样看待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自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估,但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种存在和发展,当然和历史衍变的大背景有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种新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包括亿万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也受到了触动,引发起或大或小、或快或慢的转变。植根于社会生活中,表现作家对生活的感受、人心的感应的文学,必然要适应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会有一段距离,也还有其复杂曲折的过程。就文学自身来看,这种存在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特征。比如在题材的拓展上,在主题的深化上,在创作方法的多样上,尽管“文革”以前的十七年,同建国以前的文学(特别是解放区文学)更为相近,而“文革”以后的十年,变化更多。但总的来
其他文献
【正】 周正刚《论模式》一文(载贵刊87年第6期),在论述模式的特点时指出,模式"是能够被模仿和学习的","模式提供了模仿或遵循的样板".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我认为,模式,至少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需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相应增多,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常伴有慢性病,如何做好高
期刊
<正> 赵园在《“文字趣味”琐谈》(《文学评论家》1991年5期)一文中指出: 文学语言从来没有质地真正纯粹过。五四时期因文白夹杂倒是成就了最具时期特征的文风。鲁迅自承“不三不四”;周作人、郁达夫等,不但用语,而且造境也往往“陈旧”。恰由那“夹杂”,令人感到这一代人深厚的知识素养,倒是补了“初期”在结构手段上普遍的幼稚粗拙。二十年代的小说作者不便
大学毕业.玲进了一家刚起步不久的展览公司,该公司位于一所著名的办公楼里,按照目前的说法,玲也算是一个新生代的白领了。在这家公司里.玲做得很辛苦.很投入。经常不计报酬地加班,她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时代发展的必然,其特征是资本、技术、商品、信息、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
<正> 罗守让在《中国当代文学和民族传统文化》(《文艺报》1991年12月7日)一文中指出: 现在的世界,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门户大开,交往频繁,文化的相互交流日益增多。改革和开放,既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我们的国策。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影响之下,文学
<正> 杨义在《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6期发表了长篇论文《唐人传奇的诗韵乐趣》。文章指出:唐朝是以诗歌为精神生活最高形式的时代。唐人传奇体现出诗风极盛时代诗情对小说文体、叙事细节、总体意境的广泛渗透。初、中唐传奇,常写或绮丽幽艳、或委婉曲折、或忠贞不移的情爱,展示了唐人身上独有的风韵与襟怀。由于时移境迁,
党管人才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完善党管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当前,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只有建立完善人才的资源配置机
【正】 读《莺莺传》的同时,比照着看《读【莺莺传】》,也看寅恪先生其它一些有关文章,以及近年来国内学人研究《莺莺传》的文章,颇有感想。其中有一些是对寅恪先生观点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