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性意指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是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品质。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思想家都对德性阐述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更是在吸收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德性观。现如今,社会道德危机状况重重,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与中国哲学中的德性理论进行比较,寻求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在我国的当代价值,并与当下社会现状相结合,寻求解决道德危机的方法,探索如何重塑我国新形式下的社会道德观。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亚里士多德及中国哲学中德性论的价值,联系创新,立足实践,重塑德性论,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性观。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德性 影响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69-02
  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研究及分析
  “德性”意即“德”,多指人的道德品质。古今中外,德性都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倡导德性,重视德行的作用,让德性塑造人的品质,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德性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亚里士多德重视德性的养成,把德性看做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类最终目的即实现人的幸福的一种品质,他将人的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理智的德性,是由于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所以必需时间和经验),是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对自身发挥功能时表现出来的德性;道德的德性则是习惯的结果,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欲望在理性指导下的德性。其中,中道是德性伦理的核心,过度和不及是分布在“中道”两边的恶的部分。同时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最高的善,只有符合在德性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幸福,走向至善。
  对于德性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从目的论出发,将人的自然禀赋作为一种与现实相对的潜能,德性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德性是在具体实践中获得的,不是抽象的思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德性的来源。德性是实践理性,也是实践的产物,我们所有优秀品质,不是一种想象,我们只有在切实去践行的过程中才会激发这种品质:一个战士,上了战场才会激发出其无畏勇敢的内心;一个母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会激发出无穷的爆发力,这些品质是平时隐于内心,在实践中激发出现的。
  德性的内涵,主要论述德性作为一种品质的具体内容。亚里士多德采用了排除论证的方法,将德性排除属于情感和能力的可能,明确将其定义为一种品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确保成功的品质和手段。他把人的德性看作一种使人成为善良、获得其优秀成果并使人不断强大的品质。一个战士,他战胜了敌人,他具有强大的品质,但同时,他战胜敌人更是一种勇敢的品质;一个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具有品学兼优的品质,同时,他更有一种灵敏机智的品质,德性具有其内涵,是内外兼修。
  德性的修养,主要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修养论。亚里士多德不认为道德是先天存在的,认为人的德性品质都是在后天行为习惯中慢慢培养生成的。习惯决定未来,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塑造一个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一个人自幼受的训练,与人如有不同,那么后来所形成的差别便会更大,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两样。此处指出从小培养一个人道德德性的重要性。德性不可天生,但一个人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德性的高度。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与中国哲学不同的,中国哲学中认为德性是天生的,例如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然后通过反身内求进行德性修养的塑造,通过反思自身内省自悟的方法去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好的德性的养成。两者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去发展德性,方法一样,但无论德性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培养,我们都要在后天去练习激发我们的德性,不断完善自身,向更好地德性发展,。
  德性与人生的关系,指主体个性人格和人生幸福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幸福观是不分离的,他论述了其幸福观:以至善为起点,通过德性的完满实现来达到幸福观。他指出幸福在于完全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就是灵魂符合德性的活动。在德性与规则之间追寻幸福是道德主体获得幸福的切实途径。我们现在常问:你幸福吗?那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身体健康是幸福、家庭和睦是幸福、有足够的金钱是幸福等等,但是这些幸福都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我们健康的身体需要锻炼坚持、家庭和睦需要我们的宽容理解、足够的金钱需要我们不懈奋斗,这些都是德性应具有的品质,当我们的德性不断完满,我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德性是我们实现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德性的核心,过度与不及都可以败坏德性,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中”,是指追求一种目的,用中庸的手段去接近达到这个目的。在实践道德领域,中道不是单纯的折中主义,其涉及到人的具体的情感与欲望,达到有所不易,但是在理智、物质世界,达到相对容易。同样,在中国哲学中也强调了中庸的思想,不偏不倚,如《中庸》中提及: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我们实践德性,践行中道,让我们逐渐接近我们的理想,不至于走上犯错的道路,为人处世要机智灵活,不要走极端,处理事情之时便会更加容易。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内容丰富,涉及我们的生活、情感、未来各个领域,我们要将其德性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理解并践行德性,发现德性,让内心充满幸福感。
  二、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现代意义
  时代变迁,历史在向前发展,思想也应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散发出其夺目的光辉。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教育条件在不断上升,但我们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今社会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现象比比皆是,亟需我们采取有力手段,进行德性的回归与重塑。只有德性顺乎时代潮流不断提升,国家社会才会得到长久持远的发展。
  (一)中国当今的德性缺失现象即德性回归的重要性
  中国向来以五千年优秀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著称于世。但今天,人们却普遍感到我们的伦理道德出现了危机。我们的危机真的出现了吗?是的,中国的道德危机已经出现,并亟需解决,因为它不仅关系着中国的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也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未来。   在当代我国社会中道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一些领域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小悦悦”事件;明星吸毒嫖娼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事件,同样在社会中还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的思想倾向,某些官员以权谋私、权权相互、贪污腐败现象,或一些地方黄、赌、毒等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并且这些不良现象仍在蔓延,这无不在控诉着我们道德的缺失。而拯救道德缺失,刻不容缓,我们除采取一些必要的法律、制度、行政手段外,对道德、德性的宣扬和发展也十分重要。
  众所周知,健康的公民道德是国家保持自身积极性质的一种精神保障。道德教育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塑造良好的公民道德,我们要注重将德性与教育相结合,发挥教育在培育公民道德修养中的引导作用,让道德回归我们的生活,重塑道德理性。我们将德性教育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来起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学生是祖国将来发展壮大的脊梁,培育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重视德性的作用,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样,在社会上宣传德性思想,如通过公益展演将德性思想排成人民喜而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的道德品质。中国道德缺失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去发挥德性的作用,一步步、潜移默化的深入社会中,逐渐塑造出一种积极的德性观。
  (二)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及其当代意义
  德性,对提升个人素质、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作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德性论思想,至善、友爱、公正、中道、幸福、自制等等,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及的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提升公民道德德性的重要方面。其提及的思想不仅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契合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是德性的具体体现,当今社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相互借鉴,共同促进社会德性论的建立完善。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提倡的要培养合格公民应具有的美德包括责任、勇敢、爱国、守法、团结有爱、互助和谐、自律、公正等,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并与我们当今社会状况相联系,对于培养我国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我国公民的幸福感,促进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升国家竞争力等都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是其更加适应与我国的发展,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改善当今社会的道德缺失现象。
  我们重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思想,将其解构并作用于现在生活,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与中国国情及主流思想相结合,不断完善发展,在如今道德缺失,亟需道德熏陶的今天让我们重塑道德理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对于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更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为人所接纳。我们要不断弘扬道德理论,身体力行,发挥教育的优先作用,在我们的社会让思想道德与经济、科技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 尼各马可伦理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04年重印).
  [2] 胡永兴,韩伽伽. 浅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法制与社会,2014年18期
  [3]秦进. 《尼各马可伦理学》德性观探究. 河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
  [4]温克勤.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其他文献
“2011年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技术进步奖”近日在沪揭晓,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长寿命夹布密封件的研制”项目荣获一等奖。
【摘要】借助教学实例,呈现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陷入所设计的知识“陷阱”中,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主动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主动探究,获得新知,构建化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陷阱 质疑 认知冲突 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37-01  生态课堂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者们关注较多的教学模式之一,是指完全以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在教育领域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是新课改之后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在教学时,让学生学会积极愉快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一理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
对于具有随机特性的快速移动物体的捕捉是控制领域的一项难题。成功地完成捕捉必须在目标物发生机动前以最短的时间跟踪上目标物。鉴于基于液压技术的捕捉控制系统研究较少,以
在数控机床的直线电机进给系统运行中,绕组线圈发热、铁心磁滞发热及其他机械摩擦发热,会导致温升过高,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工件加工精度。添加相变材料的高孔隙率泡沫金属三明治
基于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和RNG κ-ε湍流模型,针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分离时的冷却系统,建立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冷却模型.借助ANSYS/ICEM、CFX等流体软件,并应用瞬态温度场有限
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课程,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模式教学,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本课题将从本地民族院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英语教
对嵌入式磨削加工主动测量仪应该采用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先通过数字滤波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硬件抗干扰处理后附加在测量数据中的各种各样的干扰,使采集到的数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摘要】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在中学阶段打好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它的操作性强、需要有专用的教室和设备,这样一来课堂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关键词】兴趣 管理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68-02  教师的管理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