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性灵的自由 撑起艺术天空的女赞助人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史上,艺术赞助人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他们不是艺术创作者,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艺术发展的进程。他们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提款机,他们更是艺术家的伯乐、知音,以及精神伙伴。而对于女性赞助人来说,赞助艺术这件事同样意义重大,她们在用自己的财富和品味撑起艺术天空的同时,她们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性灵的自由。
  
  赞助艺术,女性突围的秘密通道
  
  艺术赞助人的意义在于为那些脆弱得不谙世事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暂时风平浪静的庇护,免得他们的天分被冗繁的俗务所打扰。而相比艺术家对于赞助的需求,艺术赞助这件事对于这些坐拥财富与地位的女人同样重要,赞助是她们影响世界的秘密通道。
  艺术赞助人,一说起这个头衔,总让人在崇高的艺术之外,又联想起繁华放达的贵族生活和一段段活色生香的伟大情史。然而,艺术赞助人的贡献远远不只为后世的小说家或影视编剧歌颂爱情和人性提供创作素材这么简单,艺术不是乌托邦,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除了艺术家的天才外,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艺术赞助人用自己无与伦比的眼光和财富支撑了艺术的前进。
  赞助人制度是欧洲艺术界历史悠久的文化生态之一,几乎与欧洲文明同时起源。在古罗马帝国,那些叱咤疆场的铁血皇帝们,也大多是艺术爱好者,他们在发掘和培养艺术人才上不吝开销,也为各类艺术家提供了实现抱负的舞台。进人中世纪之后,教会和宫廷贵族成为艺术赞助人的主力,不过受赞助的艺术家需要按照赞助人的意志从事文艺创作。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兴起,许多有钱人为自抬身价附庸风雅,也希望豢养几个艺术家,就像那些贵族曾经享受的尊荣一样,让他们在乐谱或小说的扉页上写下“致尊敬的某某阁下。”二战之后,赞助人制度经历了法律化的转型,即赞助人与被赞助人组成一种持续稳定的、契约化的利益交换联盟,艺术赞助是建立在商业文明基础上的反映艺术家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赞助同时开始具有选择开放性和公益性特点,时至今日仍旧是欧美艺术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管是罗马皇帝,还是今日曼哈顿的富豪,不可置疑的是,艺术赞助人多数是真诚的艺术爱好者,他们不仅仅是受赞助人的伯乐,同时也是受益人,因为在与艺术家们的交流中,他们可以从这些天才身上尽情地汲取艺术养分,来滋养自身的精神世界,这比财富和权力更容易带来充实的快乐。
  美国的电视女王奥普拉曾说:“物质上的成功让你有能力去关注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也为他人的生活创造非凡的改变。”相比男性赞助人来说,赞助艺术对女性而言,并不仅仅丰富精神世界这么简单。历史上手笔最大的女性赞助人几乎都戴着王冠、手执权杖,如建造了世界上第二大奇迹空中花园的巴比伦赛美拉玛女王,如直接培育了以斯宾塞、莎士比亚、马洛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精英的伊丽莎白一世。又如将伏尔泰、狄德罗捧成一代大文豪的凯瑟琳二世……最不济的也像蓬皮杜夫人一样有个路易十五这样有钱又有权的情人。
  然而即使这些权力和财富在握的女人,她们的世界依然被男性话语所包围。对于她们来说,赞助艺术这件事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仅仅是粉饰金钱地位的花边,或是出于装点她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赞助艺术是她们情与性的表达,是她们在婚姻、金钱和政治之外寻求自身存在感的方式与答案,是她们在肉身受限时向自由突围的一条秘密通道。
  
  而对于艺术家们来讲,假使没有这些女伯乐和守护者参与艺术的进程,不知道他们创作的春天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而今天的艺术史将会是怎样的单调与荒芜。
  
  守望艺术,权力与财富之外的自由与爱情
  
  在漫长的艺术史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女赞助人的角色也在不停地转变,从让艺术家敬畏依赖的恩主,到那些著名情史中的女主角。然而,无论怎样的角色转换,不变的是,她们在守望艺术时,所焕发出的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勇气与光芒。
  
  德埃斯特——赞助文艺复兴的姐妹花
  
  文艺复兴时期是女赞助人的重要舞台,这其中不掺杂情欲,仅仅跟自由有关。
  在西方艺术史上,从文艺复兴开始,女性开始作为重要的艺术赞助人角色对近现代文明施加自己的影响,在同一时期的中国人眼里,这几乎是一个不能被理解的现象,由“穷得只剩下钱”的女性赞助人去拯救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七尺男儿——在中国文人的观念里,面对这带着脂粉香的赞助,无论是桃色效应还是软饭嫌疑,都足以令人避之不及。然而,东西方的伦理差异正体现于此。在十字军东征期间的骑士文化中,行吟诗人将骑士阶层的浪漫情怀和检验男性吸引力的标准,直接指向城堡女主人的青睐。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历史岁月中,这是一种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而漫长的中世纪将这种情怀深深植入欧洲的文化当中。即使当历史的脚步行进至以颠覆中世纪的禁锢为己任的文化复兴时期,森严的等级观和这种浪漫情怀依然在延续,女赞助人与男性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就脱胎于这种女主人与骑士的模式——从纯粹典雅的欣赏与忠诚开始起步,止于恩主与仆人的关系。
  在今天看来,这种关系似乎因为缺了一些桃色的成分而显得有些局促和紧张,缺少让后人浮想联翩的空间,然而对于身处其中,拥有权力却没有情感选择权和人身自由的女性来讲,对艺术的热爱和赞助,却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她们体现出自己才华,消磨光阴并改善生存环境的事情和通途。她们通过这种曲折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或是避难所。
  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美第奇家族齐名的女赞助人是德埃斯特姐妹花。伊莎贝拉德埃斯特(Isabella d’Este)和贝阿特丽丝·德埃斯特(Beatrice d’Este)是活跃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一对姐妹。二人出生在费拉拉城邦的贵族家庭,在幼龄时期就被分别许给了曼图亚大公和米兰大公。姐妹俩的生命轨迹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幼年因为是女儿而不受重视,随后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导致终身不幸的婚姻。然而,姐妹俩本身文采出众,妹妹贝阿特丽丝更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美丽最富才华的公主,失意的感情让她们在庇护和赞助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方面焕发出别样的激情。
  姐姐伊莎贝拉与曼图亚大公弗朗西斯科二世的婚姻大约在她30岁左右的时候就陷入了死寂,心灰意冷之余,意志刚强的她曾给丈夫写了一封只有寥寥数语的信:“不必等别人告诉我,我晓得过去阁下爱我是多么少,然而这是一件令人多么不快的事。我……不愿意再去提它了。”结果,弗朗西斯科二世寻花问柳的生活过早耗损了他的健康,丈夫的长期卧床让伊莎贝拉作为曼图亚的女主人,被推上决策者的位置。她在政坛上游刃有余,成功进行过多次外交斡旋,挽救曼图亚的主权不被划人教皇的管辖区。
  在艺术趣味上,她继承了费拉拉贵族化的审美风格,在审美要求上成为曼图亚时尚的引领者,据说她自己每年的裙装都要做100件。过着奢华生活之外,伊莎贝拉更不遗余力地收集大量 古典书籍的手抄本、珍贵的人文主义雕像,如米开朗琪罗的《爱神丘比特》,以及画作、大理石古董和乐器等。当时的曼图亚宫廷,汇集着欧洲第一流的艺术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伊莎贝拉对艺术的态度虔诚而热情,与许多艺术家保持着长久的通信,本博、阿廖斯托、伯纳多等人都曾为她吟诗作颂。1524年,在伊莎贝拉的屡次邀请下,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学生罗马洛决定在曼图亚定居,他通过自己的艺术造诣将宫廷装饰一新,并别出心裁地用罗马时代标志性建筑装饰风格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多情而奔放的文化特征,令整个宫廷都为之震惊。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和提香都有伊莎贝拉的肖像画传世,在文艺复兴史上,她是少数被主流学者首肯的女性之一,被诗人尼科洛誉为“世界第一夫人”,被小说家班戴洛誉为“女中豪杰”,更有“文艺复兴第一女性”之称。
  跟姐姐伊莎贝拉在政坛上的叱咤风云相比,贝阿特丽丝的命运则始终被不幸的阴云所笼罩,她14岁即嫁给比她大20多岁的米兰大公路德维科斯福尔扎,婚礼曾经因为路德维科·斯福尔扎与情妇塞西莉亚·加里那妮的关系而屡次受到冷漠对待并一再拖延。婚后的8年,她时时需要为自己的孩子与丈夫情人的私生子争夺继承权,最终在22岁那年困难产死在产床上。
  由于当时的米兰城实力雄厚,贝阿特丽丝在短暂的主政期间曾充当意大利一流文学家、诗人和艺术家的保护者和赞助人,不惜重金从欧洲各地聘请有学问和有艺术天才的人来到米兰。她本人艺术修养极高,非常欣赏西拉菲诺的抒情诗和六弦琴的配唱,以至于当贝阿特丽丝死后,西拉菲诺难以忍受知音的离去而离开了米兰。贝阿特丽丝所做的一切都令她广受艺术家的爱戴,曾经有一位诗人为她写了143首十四行诗来赞美她。不过,由于她的早逝,她在米兰城所做的许多开风气之先的事情都被算到了路德维科·斯福尔扎头上,使其在文艺复兴史中拥有极高的“出镜率”。
  在当代美国作家柯尼斯伯格的小说《微笑吧,蒙娜丽莎》中,女作者曾经对贝阿特丽丝的一生展开过美好的想象。在她的笔下,贝阿特丽丝崇尚自由、开朗自信,因为相貌平凡,她的到来开始并不为公爵欢迎,但其后却用自己“快乐天使”一样的乐天与纯善赢得了公爵的爱情和周围人的喜爱。不过,贝阿特丽丝对于供奉于米兰宫廷的达芬奇过于严肃,缺乏活力的画风并不认可,屡次拒绝入画。而达芬奇则在贝阿特丽丝离世后,终于借一次为商人妻子作画的机会将自己对这位令人尊重的女性的怀念倾泻而出,留下了蒙娜丽莎那不朽的神秘微笑。这恐怕是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最为浪漫的解释了。
   艺术之外的情感交锋
  
  当资本主义的兴起打破女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的阶层隔膜,在艺术之外,一场爱情的交锋正在进行。
  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当欧洲的文明绵延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随着阶层差异被打破,高贵的女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不再是恩主与仆从的关系,情与性的解放渐渐弥合了女赞助人与男性艺术家之间感情的距离,也为以往精神伙伴的关系注入了一种或明或暗的激情。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女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开始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和演绎的兴致。
  对于艺术家来说,女赞助人有着其他女性难以企及的复杂吸引力。在她们身上,既有男性对于情人和母亲的假想,又有红颜知己所必备的艺术修养和生活情趣,与男性赞助人明显带有政治束缚的赞助行为比起来,女性赞助人对艺术本身要热忱得多,对艺术家也更为尊敬,她们不会妄自尊大地对艺术家的创作指手画脚,而是懂得欣赏和聆听,也更懂得享受艺术家们奉上的审美盛宴。同时,对于艺术价值的追求令这些女赞助者气质超凡脱俗,于是她们既是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缪斯,又是他们在权贵世界中的最体面的赞美者和坚强牢固的后盾。
  而对于身居名利场的女赞助人而言,艺术家是她们生活体制外的另一种人,他们潇洒不羁,才华横溢,气质狷介又激情四射,没有哪类男人比他们更能制造爱情的美妙,他们可以随时献上最新鲜热辣的情诗,最动人心扉的吟唱。
  于是,在达成精神上的沟通与物质上的盟友之后,爱情不仅仅是逢场作戏,这种混合了感恩、知心、刺激与禁忌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两类人在各自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冒险。于是,在这种幽深复杂的关系中,伴随着人类艺术文明进程的是无数著名的情史。
  卢梭,这位伟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不仅开启了人们对人性的探知,一本《忏悔录》让华伦夫人对他的哀婉爱情与他惊人的自省同样闻名于世。和华伦夫人相遇时,卢梭还是个16岁的懵懂少年,而华伦夫人则是一位曾经历过婚姻挫折和流亡生活的28岁贵族少妇。卢梭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其他代表人物不同,他出身低微,在遇到华伦夫人之前,他只是个温饱难足的穷小子。然而,在华伦夫人身边的13年,让卢梭得以在一个度身定做的计划下接受系统而严谨的教育。尽管自己也是寄人篱下,接受着法国国王的接济和庇护,华伦夫人却以一种奇异的执念相信着这个年轻人,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倾注到了对他的培养上:从神学院到音乐学校,她寻找着适合他成长的教育道路;为他今后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她亲自教授他历史、政治、自然科学等知识;在卢梭在巴黎最初的几年,她甚至还寄来自己的香料配方以帮卢梭获取金钱……即使她知道由于年龄的差异,这一切也许都没有回报,然而卢梭身上所显露的才华和活力四射的青春气息。仍然让华伦夫人乐于奉献自己的所有。
  对于卢梭来说,他对华伦夫人的感情既像是对母亲一样的依恋和感激,又像是对情人般充满占有欲。而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女性的高贵传统,在华伦夫人身上依然体现为忠于自己的判断,并不遗余力地付出,甚至是对于自己身体的交付,也并不是满足一时的情欲,而是对于卢梭真实的爱恋,以至于当若干年后。贫病交加的华伦夫人求助于卢梭的经济援助时,面对卢梭冷漠的打发,她依然脱下了自己仅有的一枚戒指送给了卢梭年轻的爱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启蒙运动后的几百年里,艺术家和赞助人之间向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而其中所隐含的情感也更像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故事。于是,与17世纪卢梭与华伦夫人之间复杂的情感,或是18世纪时巴尔扎克四处用爱情猎取女赞助人的心以获取资本不同,19世纪时,柴可夫斯基与大资本家梅克的遗孀梅克夫人之间的感情更像是两人一生情感中涓涓不断的潺细暗流。
  读过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通信集《我的音乐生活》的人,一定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天才艺术家内心的怯懦与孤独。柴可夫斯基结识梅克夫人时,他的第一次婚姻已经破裂,事业发展又停滞不前,关于他是否为同性恋的猜测在一个隐秘的圈子里让他承受了很大压力。但梅克夫人却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他的《暴风雨》,而对他产生了激越澎湃的热爱之情。1876年,梅克夫人给柴可夫斯基写了第一封信:“请让我向您表示衷心的谢意……您的作品如何使我陷入狂 喜,这是不必告诉您,也不适宜干告诉您的,因为您已习惯于听到比我这个音乐门外汉有资格得多的人们的感谢和钦佩…--·我写信请求您绝对相信,您的音乐确实使我的生活愉快而且舒适。”
  可以说,梅克夫人几乎在听到柴可夫斯基旋律的那一刹那,就真正听懂了这个男人脆弱的性格。她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以收藏乐曲为名委托柴可夫斯基作曲,每年支付6000卢布;为了避免刺激他对于女性施予赞助的疑惑,她坚持在柴可夫斯基使用她的别墅期间避居外地,并永远承诺只通信不见面。他们交往了13年,书信往来多达1100多封,从最初客套的钦佩与赞赏,逐渐向着艺术与人生、音乐与爱情的纵深处扩张。他们的书信虽有情意但并无热烈表白,严格来说实在不算情书,却涵盖了人生百味,到达了两个人心灵沟通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
  
  她们让纽约艺术起来!
  
  在现代,对于女赞助人来说,权力已然不再重要,财富和眼光才是艺术的坚实后盾。充裕的财富和前瞻的艺术眼光足以重建世界艺术版图的格局。
  20世纪前半叶的巴黎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先锋地和中心,然而斗转星移,当二战的战火从欧洲的大地上披扑灭时。世人却惊奇地发现,在短短的几年间,纽约已经替代了巴黎的位置,而完成这项惊人转变的却是两位娇小柔弱的女人——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和派吉·古根海姆。前者是惠特尼美国博物馆和美国艺术双年展的建立者,而后者以自己庞大的艺术品收藏量成为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的顶梁柱。这一切不仅仅因为她们口袋里拥有着丰厚的财富,更因为她们超前于时代的眼光和特立独行、坚持到底的胆气。
  
  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和大都会美术馆对着干
  
  1929年,当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拒绝了一位叫惠特尼的女人多达500件现代艺术品的捐献时,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愚蠢的决定却催生了三年后第一座美国现代艺术美术馆的建立。
  如果不是执著于现代艺术,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也许和碌碌度日的普通的贵妇小姐没有两样。惠特尼出身于美国著名的范德比尔特家族,父亲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不仅是在美国航海业和铁路业占有一席之地的富商,且在社会上拥有卓越的声望。在罗德岛州的大宅中,惠特尼自由自在地玩着男孩子们的游戏,度过了自己金色的童年时光。
  
  1896年,21岁的惠特尼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嫁给了出身金融世家的哈里惠特尼。婚后3年里,惠特尼迅速升格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然而,在一帆风顺的主妇生活背后,惠特尼心中却深深埋着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雕塑家。然而让她备感困扰的是,每当她宣告自己的目标时,却只是赢得亲朋好友善意的劝慰,在人们眼里,她只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憧憬于波西米亚式艺术家生活的阔小姐,而艺术只是她浮夸摩登生活的点缀,没有人真的认为她有那个才华和毅力。
  1900年,前往欧洲的一次旅行彻底激活了惠特尼心中的梦想。在法国巴黎,她兴奋地看到了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艺术,巴黎正在发生的一切让她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梦想进行到底。于是,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她重新回到了学校,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雕塑与美术。并远赴法国拜在罗丹的门下。终于,在惠特尼不懈地努力下,几年后,她的作品在巴黎和纽约同时声名鹊起,在雕塑之外,她也开始涉猎公园、公共纪念碑等地标的设计。
  然而,对于梦想成真后的惠特尼来说,雕塑家的梦想已经不能再满足她,她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终身所痴迷的现代艺术做一些事情。一直以来,惠特尼和丈夫是美国现代音乐的赞助人,此时惠特尼要将这种赞助普及到现代艺术上来,而范德比尔特家族和丈夫的财富给了她坚强的支持。
  1913年,惠特尼出资赞助了在美国艺术史上著名的纽约“军械库展览”,第一次向美国公众大规模地介绍美国和欧洲的现代艺术。惠特尼可以说是美国现代艺术的第一伯乐,上个世纪的第一个10年,西方的艺术中心一直是巴黎,美国的本土艺术一直被视为上不了台面的支流末技,然而此时的惠特尼却凭借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已经开始大量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甚至赞助有潜质的艺术家去欧洲留学。惠特尼还出资成立了惠特尼艺术工作室和惠特尼画室俱乐部,目的是为那些热爱艺术却不为人知的艺术家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以及展示艺术作品的平台。
  1929年,一件让惠特尼的命运发生转折并最终让她名垂青史的事情发生了。在这一年,她满怀热忱地找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打算将自己收藏的500件美国现代艺术的精品捐献出来,在大都会美术馆内成立一个现代艺术展馆,让新兴的现代艺术也进入当时美国顶级的艺术殿堂。惠特尼甚至将建立展馆和作品保养维护的所需经费都准备好了,准备作为那500件作品的“陪嫁”一同捐给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都会美术馆的负责人和董事会竟然拒绝了她的捐赠,理由是“美国的现代艺术没有收藏的价值”。
  大都会美术馆的冷漠和高傲彻底激怒了惠特尼。既然别人不愿意接纳,那么只有我自己来做这件事了!惠特尼向来是不会认输的。此时,惠特尼在1918年成立的惠特尼画室俱乐部,经过10年的发展,从一开始仅限于艺术家俱乐部会员的成果展,到后来成为美国艺术界的年度大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美国当代艺术家,到1928年时会员已经达到800名左右。于是,在画室俱乐部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筹备,1931年,以惠特尼家族姓氏命名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正式在美国曼哈顿上东区开幕。
  这座博物馆位于纽约上城麦迪逊大道的富人区,与大都会美术馆比邻而居,经过多年的发展,今日已经成为人们领略美国现代文化和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展示中心,而到这里参观过的人们无不为惠特尼的远见、真诚,以及对艺术的热爱而感动,因为就是她的坚持,才为美国现代文化和艺术争得了一席之地。
  除了美国艺术博物馆,惠特尼还创办了如今最为著名的美国全国美术展——惠特尼美国艺术双年展。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惠特尼双年展已成为美国当代新潮艺术的坐标,也是美国当代艺术家展示自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
  1942年,67岁的惠特尼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按照她的遗嘱,儿女们将她葬在丈夫哈里的身边。在惠特尼的身后,她所创办的美术馆和双年展却成为美国现代艺术最为重要的推动器。
  
  派吉·古根海姆:4万美元与50件名作
  
  艺术和艺术背后的男人是派吉古根海姆一生的最爱,后者让她终身与家庭幸福失之交臂,而前者却让她在美国现代艺术史上永垂不朽。
  古根海姆,这是一个挂着艺术与财富双重标签的姓氏,在艺术界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姓氏,因为著名的国际顶级连锁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就是由这个家族 建立的。而古根海姆博物馆因其庞大的馆藏量,以及藏品一流的艺术水准,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骄傲。而说起古根海姆博物馆今日的地位,就不能不提起这个家族中一位传奇的女性——派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派吉出生于1898年,父亲是本杰明·古根海姆,母亲则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然而,出身优渥的派吉却有个并不幸福的童年。在3个女儿降生后不久,本杰明和妻子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派吉的母亲带着3个女儿住在纽约,而本杰明则干脆和情妇直接搬到了巴黎。在派吉儿时的印象中,父亲跟圣诞老人属于同一国度,他的出现必定带给她们新奇漂亮的礼物,也必定让家中空旷的大屋被欢笑的声音填满,然而,这种节日一年没有几次。
  1912年,代表着当时西方工业文明成果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航行中撞上冰山沉没,让这一年成为西方文明史上掺杂着骄傲与哀愁的一抹留影。然而,对派吉来说,和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的还有她的童年。她英俊的父亲为了赶回纽约给她的小妹妹过生日,不幸搭上了这艘死亡之船。据说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个在人们都纷纷弃船逃命的时候,却衣冠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和秘书谈笑风生、视死如归的绅士就是派吉的父亲本杰明,他在关键时刻保持了最后的尊严,而被他送上救生船的情妇最后活了下来。就这样,父亲带着最后的光环,从12岁的派吉的生活中消失了,最后留给派吉的只有不知是带着恨意还是骄傲的无尽追忆,以及一份将近50万美元的遗产。
  几年以后,长大成人的派吉利用这笔遗产,远赴欧洲学习艺术。1920年,22岁的她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曾经牵绊住了他父亲脚步的巴黎。在这里,她成了各种艺术沙龙的座上宾。她年轻富有、热情活泼,同时又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让她与许多艺术家结下友谊,也让她的爱情异常丰富。就在这里,派吉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Laurence Vail——一位达达主义艺术家。
  不幸的是,这段婚姻并不和谐,LaurenceVail在带领派吉深入艺术精髓的同时,派吉也发现,她这位魅力四射的丈夫在婚姻之外也随处寻找着爱的激情。终于,这段婚姻没有熬过七年之痒的大限。离婚后,派吉的感情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沉寂,她热爱艺术,也同样狂热地爱着艺术背后那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然而她所选择的那些男人却无不在丰富了派吉的艺术视野后又弃她而去。
  一段段失意的爱情,却带给派吉日益精到的艺术眼光。1938年,派吉在伦敦开了一家现代艺术画廓并开始收藏艺术品。派吉奔波于伦敦和巴黎两地,把巴黎的现代艺术作品运往伦敦,在她画廊里做展出。同年,她策划举办的当代雕塑展在英国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她还给现代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在英国办了第一个个展,她也成为把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介绍到英国去的第一人。派吉的画廊一时间成为伦敦最为前卫和时尚的人士们的聚集地。
  一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派吉的展览不得不中断,但是却让她的传奇在德军占领巴黎的前夜拉开高潮的序幕。
  就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派吉身上所流淌的犹太人精明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在巴黎的艺术家纷纷抛售作品以套现逃命之际,身为犹太人的她不但不忙于逃命,反而顺势开始了大收购活动。在德国人与法国人战火正酣之际,派吉的电话也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她的艺术品收藏生意从没这么火暴过,而那些画家的画作也从未如此低廉过。甚至就在德国的战机乌云般压顶而来时,派吉还在床上与雕塑家布朗库西就他的作品激烈地讨价还价着。最终她在巴黎一共买下了50件欧洲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毕加索、布朗库西、杜尚、莱热、康定斯基、布拉克、达利等人的作品。而这50件作品总共只花去她4万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在今天恐怕连她的半幅收藏都买不起。
  1941年,成功收购的派吉也同样成功地从欧洲战火中脱身而出回到了美国,在纽约57街,她建立了自己的画廊——世纪美术馆。而她在曼哈顿东51街的宅第在当时几乎成为流亡美国的欧洲艺术家们的大本营,媒体们戏称那里为“超现实主义的司令部”。而她也对这些流亡的艺术家们异常慷慨,她甚至每月都出200美元供养着法国超现实主义的“教父”普吕东,直到他能在纽约找到职业为止。
  除了欧洲艺术家从派吉那里获得庇护外,战后,派吉在纽约的画廊也成为扶植美国本土艺术家的热土,对于当时年轻的美国艺术家来说,谁的作品可以进入派吉的画廓,就必定会成为评论家的宠儿。在派吉的资助名单中,最为著名的奠过于日后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波洛克,当初波洛克遇到派吉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油漆工出身的失意画家,半生潦倒,但在派吉的资助下,他成为艺术界“新美国”的代表,在20年后的拍卖会上,波洛克的每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都以百万美元计。
  身为著名的艺术赞助人,派吉的一生都在忙于收藏艺术,以及和她所青睐的那些艺术家谈情说爱,以至于当晚年有记者问她曾拥有过多少任丈夫时,她耸耸肩:“我自己的5个,别人的就不清楚了。”然而,派吉所享受的家庭和爱情所带来的幸福光阴却少之又少,当她最后一个情人死于车祸后,她搬到了威尼斯,带着夸张的太阳镜乘着小舟徜徉于威尼斯河上,此时她唯一愿意去做的工作就是展览她的收藏品,而她的个人藏品也成为她叔叔索罗门所创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主要藏品。
  1971年,派古病逝于威尼斯,骨灰被安置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雕塑园内。尽管生前,没有天赋美貌的派吉曾无数次向她的艺术家情人抱怨,他们不把她当做缪斯般地在画作中殷勤赞美,然而,只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名号一天没有消亡,她就永远不会被人们忘却。
其他文献
这个季节彩宝热辣辣地流行起来。紫、绿、蓝,红,鲜艳、甜美、透亮的色彩令人如同尝到鲜香的美果,真正体会到秀色可餐。从夏季各式各样的水果和糖果中得到灵感,带点儿另类的首饰带来让人惊艳的美丽。      编辑 文诺
期刊
时尚风向朝夕有变,谁人当道谁人隐退,谁说了算?或是,一朝的热门卖点,大伙儿蜂拥而上。明星、名模、名媛都开始圆自己的时尚梦,纷纷“下海”推出服饰系列,继续红火好生热闹。    一个属于伯爵的仙境    伯爵全新的Limelight Paradise系列,引领我们进入奢华如水晶般透澈、芳香满布,充满焕丽色彩殛欢欣快乐的世界,遥唤起炫目迷离的航海世界温暖的海水与热带花卉。薄荷绿电气石,天蓝色海蓝宝石、湛
期刊
这个春天银幕上最新鲜靓丽的阳光注定是英国女星艾米丽·布伦特带来的。日前,《年轻的维多利亚》、《伟大的巴克霍华德》和《阳光清洗》——3部风格迥然不同的新片密集上映,让这位新一代英伦玫瑰的声名仿佛坐着火箭一样扶摇直上,在大银幕上攻城略地,抢占着人们的视线;更有不少媒体把她誉为是继艾玛·汤姆森和凯特·温丝莱特之后最具实力的英伦玫瑰。在暖暖春阳下,这朵实力超群的英伦玫瑰正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在大家眼前急速绽
期刊
2009年伊始,57岁的机长舒伦伯格以自己几十年的驾驶经验,敏捷的反应速度、准确的判断,拯救了1549航班150名乘客的生命。最近,他登上了《People》杂志的封面,这是继奥巴马之后,该杂志今年第二次启用非明星脸作为封面,这也预示着美国又一个超级全民偶像的诞生。  2009年1月15日下午,舒伦伯格像往常一样做着准备工作:向纽约拉瓜迪亚国际机场汇报了情况,并检查了起飞前的各项指标。  3点25分
期刊
珠片的亮丽装饰点缀早已不再是精致晚装包的特专。中、大款型的挎包也要极致闪耀,点缀、镶嵌远远不足以抒发美丽绝伦的心情,除了要夺人眼球更是要高段品位的奢华态度。      编辑 燕丹妮
期刊
为了缔造晶亮剔透的无瑕肌肤,建议你一定要在初妆之前使用全新底妆产品,或者是为肌肤带来防护的妆前乳及隔离霜。  讲究的使用方法,众多的产品,使彩妆前的步骤也成了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  根据天气情况以及皮肤状态,在化妆前使用一些焕肤、活肤霜,能让皮肤看起来不干燥或油腻,甚至提高肌肤的湿润度,遮盖那些细小的皱纹,填补粗大毛孔,调整肤色至最佳状态,使化妆后的皮肤更自然漂亮,并保证妆容的自然持久,让完美妆容
期刊
天气回暖,空气干燥,皮肤下面又有了蠢蠢欲动的不妙感觉?快快选用有效的去痘产品,防止痘痘卷土重来!    平衡皮脂  皮肤分泌的油脂似乎悄悄地增多了,这可是一个需要警觉的信号。一旦它和污物混合在一起堵塞了毛孔,痘痘光顾的可能性可是非常之高哟!    痘痘治疗  各种专门针对痘痘的产品应运而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一款!    调理淡印  不仅仅是淡印,如今的产品更加注重对于皮肤全方位的护理。]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风格在近段时间回归,满世界的Iegging就是最好的证明,想当个流行达人吗?让我们DIY,将原本的80年代改良再创造!    柔媚摇滚  80年代除了那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艳彩妆容,清新自然也同样被推崇。我们借鉴了那个时代的酷醋的服饰特点,而选择娇嫩的粉色作为配搭,一种有趣的对比效果就此产生。    闪耀明星  粗粗的眉毛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在这里将原本流行的立体粗眉,改成了平面画法,
期刊
据悉,远在彼岸的日本美容Fans圈子中近来很风行用碳酸水来护肤!因此,《淑媛》美容编辑马上将搜刮来的最新消息,呈献给亲爱的读者们。  对于喜欢去国外泡温泉的人来说,碳酸水这个名字也许并不陌生,从几百年前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利用碳酸气体来改善人体健康。碳酸气体不仅可以舒张血管,更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后来又有人将碳酸气加入到水中以模仿能冒泡的具有治疗效果的天然泉水,从而诞生了碳酸水,也就是我们常说
期刊
皮肤雪白,脖颈修长,四肢纤瘦,除了走起路来有些外八字,形体几乎无懈可击,这是人们对芭蕾舞舞蹈演员的一般印象。的确,如今想到芭蕾舞演员,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窈窕低调却气质高雅的女演员,殊不知最初的芭蕾舞台对于女性也是一种禁忌呢。  女性走向芭蕾舞台,纯粹是一次偶然事件。据说晚年的路易十四性情大变,对芭蕾舞也由早年的钟爱态度转为冷淡甚至憎恶,于是原本宫廷豢养的芭蕾舞者们不得不走向社会,自谋生路。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