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毗连地区方言语音的特征分布与内部分区

来源 :语言研究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47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考察苏鲁毗连地区方言语音的分布、扩散与分区等问题,并对分区情况与明清行政区划格局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根据18个语音条目的 特征分布可以形成6条同言线束,从同言线束得出以下5点:(1)语音扩散的方向大多是自西向东的周圈式扩散;(2)同言线束往往有一定的宽幅;(3)同言线束所包含同言线的条数不一,重要程度也不一样;(4)东海、泗洪两地方言有过渡性;(5)同言线束是可以走动的.苏鲁毗连地区方言分成连泗、徐宿、蒙日、沂莲四个区,其中,泗洪、东海被划归徐宿区(中原官话).语音特征分布与明清行政区划既有一致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致性说明行政区划对语音特征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性则说明,如果行政区划界线与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一致,就不会对语音特征的扩散产生作用.
其他文献
泥来不分是一种常见的方言现象,分布较广.追溯历史,唐宋西北方音就有这种现象.敦煌和西夏材料中,泥、来的洪细音字都是混用的.从对音看,既有泥母字混入来母,也有来母字混入泥母,泥、来为同一音位的变体.由于人口变迁、强势方言的影响、几千年来的语音变化等,今甘宁陕晋很多地区包括敦煌、银川泥来不混,相当多的地区泥来洪混细分,泥来不分局限在山西的南区和陕西的西府等地,它们才与唐宋西北方音有整齐的对应关系.文章从唐宋时期方言地理考察,发现现今方言泥来不分的现象不是单一源头,而是有多个起源.庐陵、西蜀、京山等地的泥来不分
什么(what)感叹句是世界语言类型中一类特殊的格式,其本质是表达“由意外引起的强烈的情感情绪”.根据意外的迁移规律,该格式发展出表示肯定和积极情感的纯感叹用法,表示语用否定和消极情感的“否定”用法等.文章考察了汉语中9种格式的“什么”感叹句,它们都极大地倾向表示语用否定和消极情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语言中表示肯定和积极情感的“什么”感叹句只接受程度的解释,即“量的意外”.而汉语“什么”感叹句只表示“质的意外”,导致其否定意义显著.其次,文章划分出7种具体的否定类型,并解释了其触发语用否定和消极
文章考察了四类十九种气象事件在古汉语中的编码形式,发现它们基本都可归入谓词类型、论元类型或“论元-半通用谓词”类型.各类气象事件的本体特征决定了它们可能以何种编码类型为主导.汉语母语者对于某些气象的特有认识则会对非主导类型的出现及特定类型的具体实现形式造成影响.从上古到中古,汉语气象事件的编码从“以谓词类型为主导”变为“以论元类型为主导”,转变的动因来自汉语历史上从综合到分析、从隐含到呈现的演变趋势.文章认为,前人提出的关于演变方向的假说之所以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事实,正是因为未考虑特定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对该
早期域外汉语教学文献见证了17至19世纪中西语言、文化接触的历史,这些西人著述中保存的汉语词汇语料具有口语化程度高、双语资料明确、底本来源及周边文献丰富等特点,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近代汉语文献资料.《语言自迩集》作为19世纪中期著名的北京官话教科书被视为其中的重要代表,该文献中保存的多版本、双语、非均质的“共时资料”不仅可为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证语料和多重证据,亦可在补益缺失书证、提前首引书证年代、增补义项与词目方面为《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修订提供新资料.
“真实运动-虚拟运动”的对立是动词“都0”与副词“都1”的根本差异.对大量历时材料的分析和统计发现:“np+都1+VP”结构中,早期np一般为指单一实体的名词性成分,np的历时发展趋势为:指单一实体的名词性成分>指复数实体的集体名词、类指名词、代词>并列的名词性成分.谓语核心V的基本发展趋势是:1)变化动词>状态动词(np指单一实体);2)变化动词>状态动词>动作动词(np指复数实体).“都1”的语法化过程和早期np的特征都可以从虚拟性得到解释.
频率副词“时时”早在西汉时期由频率副词“时”重叠而成,“不时”大概在宋元时期由跨层结构“不时”词汇化而来.频率副词“时不时”可能始见于民国时期,并不是在频率副词“时时”中间插入否定副词“不”而成的,也不是由“X不X”三字格类推而来的.频率副词“时不时”的生成机制是糅合.从表层来看,“时不时”是由语义相近的频率副词“时时”与“不时”糅合而成的.从深层来看,“时不时”是在句式“S时时VP”与“S不时VP”糅合过程中生成的.频率副词“时不时”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
冯亚星来自香山县,是最早造访德国的华人之一.其旅德期间,不仅曾有数名德国作者描述、记录过他所讲的粤方言,他自己也在手稿中亲笔记录了大量粤语罗马字注音.这一系列篇幅庞大的材料对于探索所谓“早期粤语”的面貌显然具备重大价值,然而至今却从未得到过汉语方言学界的系统发掘.本文旨在初步弥补这个空白,重构冯亚星个人音系中的声母系统.分析可知冯亚星的声母系统高度类似马士曼的澳门话记音.
《淮南子·说林》和银雀山汉简《唐勒》中的“归风”不应破读为“遗风”或“追风”,而应理解为《淮南子·览冥》所谓“追猋归忽”之意,指马驰骋之快如追从疾风,“归”应如字读.《淮南子·地形》中的“无前”“无后”类书或引作“兑前”“兑后”,结合《地形》内证与《晏子》等文献旁证来看,“兑”非“无”之讹,应读为“锐”,指动物身躯前部或后部锐小,而银雀山汉简《曹氏阴阳》中与“兑”相应之字作“贵”,可能是“遗”的异体.
字形糅合指在形、音、义、用等方面相互关联的几个字的形体相互糅合而成一个新字的现象.它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变易现象,也是汉字的产生途径之一.此类现象大致可从被糅合字的取形要素、字际关系以及新字的结构类型三个角度进行分类考察.文章研究了此类现象,对疑难字考释、字书编纂、文献整理等方面均有所裨益.
文章以皖西南怀岳片望江方言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分析蟹止二摄读音形式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u]介音在其蟹止二摄中的表现和层次,将其与周边方言相比较,并据此推导望江方言蟹止二摄[u]介音的来源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望江方言蟹止二摄开口字韵母中的[u]介音以及合口字[u]介音的一致性是通过类推其[u]介音特征而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