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讽刺小说《变色龙》,创作于1884年,当时俄国社会处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黑暗统治之下。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小狗咬人案件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走狗形象。小说的标题取得很有意思。变色龙是一种两栖爬行动物的俗称,学名蜥蜴,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这一点与小说主人翁形象极其相似。现在人们常常用变色龙来讽刺那些没有立场、原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篇小说让这类人有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作者正是抓住主人翁奧楚蔑洛夫善“变”这一特点来揭示小说的主题的。
那么小说的主人翁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变”了五次色,做了六次判定,我猜想,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经济萧条,谋份工作不容易
小说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凋敝萧条,百姓生活艰辛的现实。作为下层社会的小公务员奥楚蔑洛夫警官 ,他的生活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前文才有了跟在他后面的巡警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的滑稽一幕,这也为下文奥楚蔑洛夫的变色埋下了伏笔。当他听说小狗有可能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时,他为了能保住自己的职位,怎么能不变色呢?
二、职位卑微,巴结权贵不容易
主人翁奥楚蔑洛夫的身份很低微,他只是一个下层社会的小警官。可想而知,平时接触的人对他职位的升迁几乎没有帮助。现在借一条小狗可以和将军有交集,这不等于给他送来了接触权贵的最佳机会吗?怎能不好好把握呢?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
因此,当他不断的自我否定时,都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只要有一线希望能巴结到权贵,都要做百分百的努力。“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代名词,来讽刺那些为了个人利益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人们。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他们这一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吗?
三、法律虚伪,声张正义不容易
当时的社会是19世纪80年代,在俄国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下,法律其实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摆设。在很大程度上,法律是为政策的制定者服务的,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法律的公正和严明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统治阶级凌驾于法律之上,老百姓只能被法律所愚弄。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要是我说了谎,那就让调解法官审问我好了,他在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啦。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 文中的受害者赫留金说得这么认真,把法律当作自己的护身符,就是一个被法律所愚弄的典型代表。他竟然还天真的认为有法律的保障,大家都应该平等,从他的语言中我们发现,他居然把他当宪兵的兄弟搬出来,仿佛他对法律十分清楚并且把握十足,他有兄弟在他们的阶层中,同时又将自己向这个阶层靠近了一层。但是我们又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话“法律是调解法官的法律”,法律怎么可能是某个人的呢?这又充分说明了当时法律的虚伪。
四、民众麻木,变色自然很容易
那么短的时间之内,警官奥楚蔑洛夫作了六次判定,五次变色,当着那么多的民众,居然表演得如此轻松,民众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对他的行为提出质疑,全都被他玩弄于鼓掌。课文开头有这样的句子“带着睡意的脸纷纷从小铺里探出来,不久木柴场门口就聚上一群人,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人群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作者用很夸张的笔法为我们描绘出一群极其无聊的看客,他们唯恐天下不乱,只要稍有一丝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像潮水涌过来,他们却忘了自己也是受害者,竟然和所谓的执法者——警官奥楚蔑洛夫一起来欺侮同样是受害者的赫留金。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更可恨的是,居然还有人出来指证赫留金:“他,长官,把他的雪茄烟戳到他脸上去,拿他开心。他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无聊的人,长官!”为了看到赫留金受到惩罚,竟胡乱编出这样的理由。到此,我们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警官奥楚蔑洛夫可以在民众面前随意耍威风,随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那是因为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总之,奥楚蔑洛夫的变色“表演”催人深思,发人深省。如此丑恶嘴脸、卑劣灵魂,怎不叫人痛恨?可究其因由,他又何尝不是黑暗时代的受害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实验中学城东校区(224200)
那么小说的主人翁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变”了五次色,做了六次判定,我猜想,可能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经济萧条,谋份工作不容易
小说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凋敝萧条,百姓生活艰辛的现实。作为下层社会的小公务员奥楚蔑洛夫警官 ,他的生活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前文才有了跟在他后面的巡警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的滑稽一幕,这也为下文奥楚蔑洛夫的变色埋下了伏笔。当他听说小狗有可能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时,他为了能保住自己的职位,怎么能不变色呢?
二、职位卑微,巴结权贵不容易
主人翁奥楚蔑洛夫的身份很低微,他只是一个下层社会的小警官。可想而知,平时接触的人对他职位的升迁几乎没有帮助。现在借一条小狗可以和将军有交集,这不等于给他送来了接触权贵的最佳机会吗?怎能不好好把握呢?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
因此,当他不断的自我否定时,都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只要有一线希望能巴结到权贵,都要做百分百的努力。“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代名词,来讽刺那些为了个人利益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人们。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他们这一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吗?
三、法律虚伪,声张正义不容易
当时的社会是19世纪80年代,在俄国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下,法律其实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摆设。在很大程度上,法律是为政策的制定者服务的,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法律的公正和严明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统治阶级凌驾于法律之上,老百姓只能被法律所愚弄。
课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要是我说了谎,那就让调解法官审问我好了,他在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啦。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 文中的受害者赫留金说得这么认真,把法律当作自己的护身符,就是一个被法律所愚弄的典型代表。他竟然还天真的认为有法律的保障,大家都应该平等,从他的语言中我们发现,他居然把他当宪兵的兄弟搬出来,仿佛他对法律十分清楚并且把握十足,他有兄弟在他们的阶层中,同时又将自己向这个阶层靠近了一层。但是我们又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话“法律是调解法官的法律”,法律怎么可能是某个人的呢?这又充分说明了当时法律的虚伪。
四、民众麻木,变色自然很容易
那么短的时间之内,警官奥楚蔑洛夫作了六次判定,五次变色,当着那么多的民众,居然表演得如此轻松,民众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对他的行为提出质疑,全都被他玩弄于鼓掌。课文开头有这样的句子“带着睡意的脸纷纷从小铺里探出来,不久木柴场门口就聚上一群人,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人群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作者用很夸张的笔法为我们描绘出一群极其无聊的看客,他们唯恐天下不乱,只要稍有一丝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像潮水涌过来,他们却忘了自己也是受害者,竟然和所谓的执法者——警官奥楚蔑洛夫一起来欺侮同样是受害者的赫留金。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更可恨的是,居然还有人出来指证赫留金:“他,长官,把他的雪茄烟戳到他脸上去,拿他开心。他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无聊的人,长官!”为了看到赫留金受到惩罚,竟胡乱编出这样的理由。到此,我们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警官奥楚蔑洛夫可以在民众面前随意耍威风,随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那是因为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总之,奥楚蔑洛夫的变色“表演”催人深思,发人深省。如此丑恶嘴脸、卑劣灵魂,怎不叫人痛恨?可究其因由,他又何尝不是黑暗时代的受害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实验中学城东校区(224200)